论城市道路景观整体风貌的更新与提升论文_赵慧

身份证号码:37072419861009****

摘要:如何在场地原有条件的基础上使其呈现新的风貌,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崭新城市面貌的杭州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次设计以杭州经济开发区下沙路为例,论述城市道路景观的更新与提升重点及措施。

关键词:道路综合整治、城市景观风貌、更新、提升、重点及措施

0、总体设计概论

1城市道路更新的组成要素分析及出发点

提高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提供安全顺畅的通行条件;融汇下沙精神、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彰显时代风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带动城市更新;集展示、防护、迎宾、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景观大道实现“美丽、幸福、和谐“东方品质之城”“美丽东部湾”的建设目标。

2 市政工程总体概论:通过对道路·交通·管线·桥梁·景观和周边用地分析与评价。以规划为指导,结合建设目的,提出整治措施。

一、交通工程:预测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路段满足近远期预测交通流。交叉口远期高峰期接近四级交通流饱和状态,经全线系统梳理交叉口和公交站点,对欠合理的瓶颈部位增加1~3车道数,与路段向匹配,封闭不合理的道口或减少平交路口,采用右进右出的方式与辅道组织交通,更新现有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此基础上,提升智能交通设施,提高智慧管控技术。

二、道路工程:现有道路总体(平面线性和纵、横断面)布置合理,满足快速路使用要求,以维持现状为主。纵横坡度:虽现状满足使用要求,但坡度变小,坡度之间局部有凹凸现象,局部存在积水点,对后期道路结构和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道路结构病害:①机动车道路面纵、横向裂缝(达到年限后“白改黑”通病)为主,②交叉口:是刚、柔基础的衔接,新建相交道路的衔接,管线开挖区域为道路结构的薄弱点,其积水现象及纵横向裂缝、沉陷、拥包、麻面、车辙、沉降等病害较严重。③公交车站停靠区域:因大型公交车辆停车、起动期间的制动,导致路面沉陷、车辙、拥包等病害,高温天气尤为突出。④辅道:路面整体情况较好,道口部位存在裂缝和少量部位积水。⑤人行道及道路设施:整体状况良好,少量存在破损、缺失现象。平、侧石(墩)分隔带防撞墙、局部损坏。

结合上述现有道路平、横、路基路面、交通体系及纵横坡综合技术分析评价和原有承载能力、使用年限、全寿命以及峰会项目的建设标准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路段,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采取整治与整修(小中大修)及养护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具体请详见下表。

三、管线工程:管线容量满足现状周边地块的需求,大部分管线运营年限较久,经CCTV的检测结果显示多为轻微缺陷。管道运营情况良好,机动车道范围检查井盖、雨水口经多次修补,但沉降、倾斜和烂边等病害情况严重。现有管道以保留为主,对检查井盖进行防沉降改造加固。

四、桥梁工程:根据现有桥梁的静载实验及外观检测,总体结构良好,保持原有的荷载标准,对空心板、墩、台、盖梁补强措施,桥面铺装、伸缩缝更换,结合竖曲线半径要求采用两段或三段直线坡组合设计(针对脱空、断裂的搭板进行修复或置换,沥青路面铣刨加罩)消除桥头跳车现象。

文章中道路·交通·管线·桥梁仅对提升重点及措施进行论述,限于篇幅文中不再赘述)

3、景观部分

一、道路整体风貌提升要素分析及策略:

道路景观的重点策略一:界面形态的控制

界面的限定是对道路空间的控制手段,连续性的界面“侧、底、顶”、三种界面对沿街表面形态的控制方式。

顶界面的功能控制——林冠线、建筑天际线: 对道路主线来讲,天际线主要通过林冠线进行控制。

侧界面——主要指两侧植被及两侧建筑层次,底界面——人、非、车直接接触面。

道路景观的重点策略二——动态景观策略

根据下沙路的设计时速(70KM/h)、道路等级、车速及交叉口位置、距离等状况测算出下沙路的景观尺度及核心关注的景观要素:

道路景观的重点策略三——生长性景观的打造

城市建设初期:道路两侧为密林式种植,防护性较强,景观性相对较弱,与两侧无地块的呼应功能。

城市建设发展期:逐步由防护密林逐步显现绿地的景观性,已开发地块局部可以做到与功能的相呼应。

城市建设成熟期:兼顾防护性、景观性、文化性、功能性,形成真正意义上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景观。

目前下沙路两侧景观正处于由初期向发展和成熟期转变,因此设计要具备发展性眼光,对其进行长远考虑。

四:道路主轴景观设计

1打造一季一景的整体性植物景观

保留现有中央及机非隔离带上层长势较好的乔木,对下层老化的整形灌木进行更新,下层植物选择主要考虑上层乔木与下层地被季相交错,更换为常绿花被或缀花草坪,避免同一时节上下层景观的杂乱。人行道——现状无行道树,借用两侧绿化带补充种植。

2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更新

道路设施——车行、人行指示牌、监控、标志标线等、二次过街、车档、隔离栏、隔离带等

城市家具:公交车站、自行车停放处、垃圾桶

景观小品:坐凳、树池、侧石墩、景石

街道广告:广告牌、广告柱、店招等

灯具系统: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机辅隔离栏

二次过街

二、道路两侧景观带的更新

两侧景观带是体现公园大道核心理念的关键部分,强调和周边地块的休闲互补功能,根据现状整体风貌,将下沙路两侧景观带分成两大风貌段

月雅路——幸福路段:全线贯通慢行系统,并根据两侧不同的绿化宽度及两侧地块性质,将此大段分为慢行休闲段、绿化景观段、公园景观段。

幸福路——一号路段:周边为居住和商业,人流量较大,景观结合滨水休闲、商业展示、景观防护三大功能于一体,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带状滨水公园。结合滨水公园的打造,重新整合现状植被,梳理现状较为僵直的岸线,保证滨水休闲的美观性、安全性。

论文作者:赵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论城市道路景观整体风貌的更新与提升论文_赵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