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道德观下人的道德发展必要性
冯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道德就是伴随着人类发展应运而生的,道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行为举止规范、模范作用的潜意识或社会舆论。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个人追求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人都是需要道德的。本文是根据道德的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基于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进行的见解阐述。
关键词: 马克思 道德观 理论维度
一、道德的词源涵义
在词源的含义中,道德一词中的道与德在最早是分开使用的,“道”字最原始的意义是表示道路或街道,引申开来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德”字用处比道字更为久远,我国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义广泛。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是按礼法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最早把道德联系在一起使用的是《荀子·劝学》中的“道”与“德”,曾这样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学习到了礼仪的程度才停止,才算是到达道德的极致。当然,我认为劝学中另一层含义也指道德是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学习而提升的。面对道德问题,社会、国家并没有给予一个法律法规一样的明确标准,对与错都有章法可寻。道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关正常法律却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形成一定规范、模范作用的潜意识或社会舆论。所以道德常常会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指风俗、个人品行,其含义就显得略胜一筹,譬如柏拉图认为:“道德可以带给我们幸福。”这种道德往往指人们在朴素的现世物质生活中寻求行为者个人的幸福和所要达到的追求,表达对自身完满的实现,而同时道德又是不能轻易实现的,因为它是人一生追求的目的。
二、人的道德的三重理论维度
首先,我认为道德先是个人的问题。因为在马克思的科学研究中,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市民社会还是国家,都是由单个个体所组成的,这些单个个体的思想都无法被复制成同一种。而且随着道德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先是单个人的意识,而后才是被广泛认同的存在。就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而当我们认识到道德并开始运用道德的时候,道德就像是每个人的自然本性先天存在,无关高低却每个人都存在道德,而且在运用过程中,我非常赞同刘时工在《为什么要有道德》中所阐述的那样,“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有一杆秤,评判利己与利他。”或许有潜意识是大家都认同的道德“标准”,但这不是法律的明文规定,所以人们在行使道德的时候总是在不自觉地衡量利弊价值,这是人性的弱点所在,不能完全忘我,而且在衡量之中也包含着个人本性的冲动性,但只有当我们在道德选择中不断地把利己原则趋向于利他时,这样即使不是道德也趋向道德。而且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不断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这期间的变化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素养提升,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6)“机构实力”包含“正规的”“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有特色的”“有一定规模的”“诚信的”这五个自由节点,指的是个体在“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前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业务的能力”的特征感知。这些自由节点反映的都是培训机构的实力,即当一个再就业培训项目具备更多这些节点所描述的特征时,个体更倾向于认为项目依托的培训机构有着强大的实力。
其次,道德也是社会的问题。道德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由最初的“道与德”到后来的“道德”,再到后来的“行为规范”。人们对道德的认知逐步明确,这不仅是内化的自我成长也有外化的综合作用。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们对天地鬼神和宗教信仰的顶礼膜拜,这时的道德是在追求来世今生的善因恶果;而把道德两个字合在一起使用时,人的认识也在不断上升,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通过学习而到达仁、义、礼、智、信的完善,在心中形成明辨是非的标准,开始慢慢地进行自我管理,这时的道德在人的思想中产生潜移默化的行为约束力量,而这时也并没有考虑利己和利他;到现当代社会,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的道德也不再是对学习达到礼仪的状态就终止了,而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普遍共识以外,把利己主义道德逐步缩小,放大利他主义道德,抓大放小,追求更高层时的自我幸福感。可见道德的发展是随着人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道德后期发展也非常契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
最后,道德也是国家的问题。是国家用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如果没有道德,试想一下弗兰克纳的论证:道德缺失的部分就会用法律和传统习俗来进行补充,就会导致社会过于严厉或过于放任,这都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状态,降低了社会的张力。而且无论我们个人有着怎样的发展,最终都要以群体的方式而生活,不可能独居,我们终究是要回归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是有道德的,也是需要道德的,因为人在道德中可以使自己有充足的精神食粮,大多数人肯定又要说了,对知识的不断渴求不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吗。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社会虽然没有阶级了,但是还是存在着阶层的问题。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在国家的范围内生活,除了接受维护国家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法律准则以及人们普遍认知的习俗底线以外,我们还应有潜移默化影响人们并对其行为形成社会舆论的道德,在法律和习俗中间起到一个社会弹性的作用;其实国家不只在经济方面存在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两双手把握着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不偏离轨道。所以无论是从个人追求的角度还是对社会、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人都是需要道德的。
三、马克思眼中关于人的道德
对人的研究最全面的是马克思,他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于物质生产活动中,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正确地揭示了道德的真正起源,认为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的,它受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但是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人们的信仰信念、传统习惯等。譬如,和原始社会所匹配的道德是共同道德;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由统一的共同道德转化为阶级道德;而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所具有的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历史的洪流中,道德是具有历史性与阶级性的,永恒的道德与超阶级的道德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不是要追问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因为道德就是伴随着人类发展应运而生的,我们人人都有道德,不一定说多么伟大的行为才被称为有道德,可以从小事见之,而且个人的道德可以通过知识水平与认同感来提升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与正义、权利、自由、解放等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人才具有的东西,这是道德发展的高级层次的追求;马克思也是根据人的道德发展,在经济基础上对人和社会进行研究,我们常说观念、意识是上层建筑的东西,道德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具有了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才算是一个完整而牢固的结构体系。所以说人的道德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只有个人不断完善自我,在道德中不断成长,道德才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现如今,在城市交通密集地区,人行天桥、立交桥建设数量逐渐增加。钢结构桥梁工程重量轻,强度高,跨越能够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工程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74.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
[4]刘时工.为什么要有道德[J].伦理学基础研究,2010(4).
中图分类号: B82-0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4-0218-02
作者简介: 冯慧,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