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论文_李占红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论文_李占红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学校 730084

摘 要:“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本人和同事多年的微课程实践,得到了一些收获和经验。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微课程 初探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通过本人和同事多年的微课程实践,得到了一些收获和经验,和朋友们一起探讨。

一、突出教学目标

微课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的内容更精简,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但是,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时把课程目标跟课时目标弄混了。我想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具体而微”,看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就让学生能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目标测量等。我想这样的目标才是有用的目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目标。如果大而空,目标就成了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

二、突出主题教学

教师要落实微课程,首先要明确地划分好知识点。划分出的知识点都是一个小小的主题,而这一个个小的主题都应该围绕在课时主题这面旗帜下。如“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节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主题,而划分微课程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先划分为这样两个主题,即“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友好往来的使者”这一微课程下,再微分成“使节来华(包括遣隋使、遣唐使)”、玄奘、鉴真三个微课程;在“对外影响”标题下,再分为对日本的影响、对新罗的影响两个微课程。这样细分之下,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要学习的内容。

三、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动画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印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尤其是视频里面有老师出现,对学生来说也是新鲜的,从视频中看到老师、听到老师的声音,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率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

初中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3~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如果不进行兴趣的引导,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历史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意义、过程需要记忆,对于课业负担日渐增加的学生来说,这足以让他们头疼,有的甚至因此畏惧、逃避学历史。针对这一状况,我开始尝试把微课引入课堂,微课的内容新颖而具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应用于历史教学中更是可以把一些知识线索连成串,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记忆和运用,免除了刻板背诵带给学生的压力。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开拓教师的视野。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视野和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的情景中可以发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要把握微型课的特点,注意每个细节以及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创设情景、引入材料、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借助实例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审题入手、类比、迁移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含蓄且耐人寻味。而且,一堂课讲得好,就像演了一场好戏,对学生是一种享受,对讲课者也是一种享受——微型课要想上得有激情,除了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外,还得有点演员的功底。

3.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丽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第38期。

[2]谢军华 初中历史课堂“微课程”的运用策略.《新课程.中旬》,2016。

论文作者:李占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论文_李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