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会给学生创设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境,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加减法时,我制作的课件中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在荷花池中有4只青蛙,这时又游来了5只,一共有多少只?操场上3个小朋友做游戏,又来了6个小朋友,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做游戏?汽车上有10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通过创设这些生动形象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画面:淘气要过生日了,爸爸出差还没回来,他只有和妈妈两个人分享好吃的了。
1.淘气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2.淘气又把2瓶果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这一课的教学,突出“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地引出分数。第(1)、(2)题,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第(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声音、动画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借助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可学习数学概念又很枯燥,如何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原理,进行实际运用成为数学的难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他们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例如学习图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让一只蚂蚁绕着一片树叶跑一圈,蚂蚁留下的痕迹,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看了动画后立刻明白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就把简单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更易理解。
又如,在三年级学习《分数比较大小》时,同分母的分数同学们都会比较,但遇到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就有点困难。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把第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然后再把第二个圆平均分成6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引导学生比较、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分子一样,分母大的反而小。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通过操作完成的,而利用多媒体既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思考后,又节约了时间,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借助信息技术,使巩固练习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课堂练习是教学内容的有效巩固,而传统的数学练习只是数字与文字的组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因此,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型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地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机器人图案,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让多媒体成为我们老师的小帮手。
四、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死教育当然学起来索然无味,由死变活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带给学生以学习的快乐是我们的追求。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到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将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例如学习《认识时间》这课时,我在课件中创设了这样几个情境图,小明起床图、上学图、放学图、做作业图、睡觉图等,每个图片上都有一个钟表,上面都有具体的时间,让学生一边认时间,一边拨动手中的自制表,这样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使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身边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学习”。
论文作者:吴红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分数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