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许检健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许检健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力度的加强,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碰到的技术难题也越来越多,其中针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软土地基的天然孔隙小、含水量相对较高、渗透性较小等特点使得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保障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如何对软土地基进行正确的处理,保障地基质量,避免出现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现象就成了实际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对桥梁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软土地基是在含水量较高,并且土质松散,如果在这种地基上进行桥梁作业,那么就会对桥梁的压实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等众多问题,所以软土地基在桥梁施工当中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层面来对软土地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一,会对桥梁施工的压实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在软土地基的结构当中包括了几个方面,有松散砂,松软土以及孔隙较大的泥炭等,也就是存在的这些因素就会导致桥梁施工没有足够的压实度,在稳定性方面较弱,存在安全质量问题。另外,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很高,而渗透性却很小的原因,如果遇到雨季施工,那么桥梁就会不断的受到侵蚀,造成出现质量问题。第二,由于降水和存积的地下水问题,也会造成桥梁出现沉降的现象,建筑物在水土流失的问题下会产生大面积的沉降,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所以,在软土地基上面施工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出现沉降。第三,在桥梁施工过程当中,应用最多的不是混凝土和沥青,但是这两种材料在稳定性方面均较差,会在桥梁的路面内部产生开裂或者是硬化的问题,失去了本应有的牢固性,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作业是不具有稳定性的。

2公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在实际公路桥梁施工中,为了保证地基坚固耐用,必须要采取科学、实效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针对处理。在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安全性原则

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路桥未来投人使用后的安全性能,这事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是施工中首要遵循的原则。

2.2预防性控制原则

软土地基施工前,要做好预防性控制方案的制定和研究工作,加大对实际环境的勘测,并结合先进、成功的施工案例经验,争取一次性处理到位。万不可反反复复处理,这样既增加了投人成本,又延误了工程的如期完工。

2.3稳定性原则

稳定、持久、耐用是公路桥梁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作为整体工程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一定要确保软土地基路面实现长期稳定的效果,力争达到路桥规定的路面使用年限。

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3.1置换土质

相较于以上几种方法,置换土质的方法并不是在软土地基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操作,而是采用将原有的软土地基中不符合要求的土层置换成承受力更高的土壤的方式,达到改善软土路基稳定差、抗压性能低、承载能力差的缺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普遍使用爆炸法以及人工挖掘两种方法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施工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单位的工作量以及成本投入,从而导致延误工期的情况出现。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公路桥梁施工中并不常见。

3.2表层排水处理

在表层的粘性土之中可以添加相应的添加剂,这样就可以增强填土固结的效果,这一种方法可以满足地基压缩性和强度的改善。在软土地基之中,在地基的上部敷垫砂层,其含水量较大,土层薄弱,由于砂垫层本身的排水功能良好,所以,在地基之中,就可以直接让砂垫层成为地下排水层,这样就能够对填土内部的水位进行合理的控制,为后续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均匀的分布软土地基土层,那么就可能出现局部沉降或者是不稳定的状况。一旦有这一类情况出现,就需要做好敷垫材料的合理选择,从而通过抗拉力和抗剪力来达到改善沉降的问题,不断增强地基的支撑力,确保施工机械能够顺利的通过。

3.3排水固结法

在公路桥梁施工之中,通过排水固结法的使用,就可以通过地基排水特性的利用,强化地基荷载预压,这样就能够提供强化地基的有效措施。作为施工人员,可以在粘土地基之中设置垂直排水柱,这样也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帮助其增强抗剪强度。这一种技术主要是采用深层的排水固结以及深层复合地基加固,这样有利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的提升。使用缓速填土法或者是加载法,再配合上排水固结法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对均质粘土质地加以改善,但是在泥炭质地地基之中使用的效果不够明显。如,与其余的工程实际相互的结合起来,在公路桥梁工程之中,塑料排水板应用了很多年,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在设计之中需要强调塑料排水板的型号以及断面尺寸。在设计之中,应该选择可测深度的塑料排水板。一般需要达到软土层的层底,如果软土层较厚,其排水通道打设深度不得小于1/2建筑物底宽,同时,排水板还应该穿过土体稳定计算弧形滑动面至少2m。将周边的地址情况调查情况,确保能够与实际的地质情况相互的结合起来。在塑料排水板插打过程中,需要使用套管,并且驱动套管可以使用振动或者是静压的方式,但是在进行边坡插板的时候,应该满足边坡稳定要求,只能选择静压的方式。另外,插板的深度必须得到保障,一般来说,排水板的回带量应该控制在20~50cm,一旦回带量超出50cm,就需要重新进行操作。自动检测系统一般是通过实际途面高层、水深、检测、桩深,就可以将回带长度换算出来。如果下桩过程距离桩底目标高层有50cm,那么拔出的时候,其深度报警器就会出现报警提醒。

3.4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在粉喷桩加固处理方法应用的时候,应该清除施工场地的障碍,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度,通过这一种施工技术,就可以创造有利的公路桥梁施工条件。针对低洼的施工场地,可以选择回填粘性土的方式进行。在粉喷桩加固处理法应用的时候,应该做好现场地质检测报告的准备,同时分析土工试验报告以及原地面的高层测量资料。另外,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还需要针对设计要求,与实际的数据之间进行相互的比较,这样才能够确保相关人员使用数据的准确性。

4结语

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时必须要处理好软土地基作业,它不仅关系到施工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在日后的使用,所以,在进行桥梁施工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个问题。根据以上的技术分析,在进行施工时,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地质勘察,作为技术人员要全面的了解地质的实质情况,进而对其分析并找出各种不利的存在因素,再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规划,在地质因素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从而来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蔺晓宁.对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4,(11):380-381.

[2]王咏梅,王志谦.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1):72-73.

[3]任杰.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5(06):89.

论文作者:许检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许检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