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关键要点论文_陶利

谈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关键要点论文_陶利

珠海市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对一个城市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市民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一定要深挖城市的文化内环,结合城市的实际特点,满足交通功能需求,进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不但具有保障交通安全的需要,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指数。

关键词:城市道路; 绿化; 生态规划; 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通行功能,而对其环境景观功能也有了更高需求。然而,国内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偏重其功能与美学形式的塑造,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却是极少的。我国大部门的城市道路还停留于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基本的视觉要求,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生态功能的初级建设阶段。因此,城市道路景观建设除了功能性的建设之外,还应该结合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做到道路工程结构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1 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一是保障交通安全功能。通常采用绿化植物来划分交通线路、指引路线,不但达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保障了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而且变换的植物可以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提高安全驾驶系数。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功能。植物不但能阻碍噪音,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同时,也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土壤和水分的流失,起到保护道路的作用。三是造景功能。城市的美化造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实现,但是道路绿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可以通过不同植物,表达不同的主题,或者形成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植物景观,也可以结合城市地形特点,做成一定的造型,打造城市的风景线。当然,也可以通过城市道路的绿化,遮挡路两旁的破旧建筑等。四是表达城市内涵的功能。可以深挖城市内涵,结合城市的文化建设,进行生态规划,通过植物的造型或者制造主题,制作一张城市文化的名片,表达城市的区域文化特点、文化内涵。

2 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的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是在保证交通安全及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增加城市色彩考虑,在城市道路两旁种植四季花卉草木,美化城市,减少尾气污染,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是要按照园林规划设施技术要求,结合城市特点,在保障道路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绿化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力。采用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绿化方式,实现垂直与层次绿化相结合,不但增加了绿化的面积,也比较美观,还有要尽可能采用乔灌草复式绿化的形式。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的特点,城市道路生态绿化要彰显城市的形象,为城市打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比如湿地、河流、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灵活运用植物造景手段,不但保护原有的植被,也增加了景观艺术性,这样道路两旁的绿色植物不但具有引导行驶的作用,也具备景观生态自然调节的功能。三是城市道路生态绿化要彰显个性,以人为本。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人们想回归自然的渴望,又能达到市民钟情自然、沉醉自然景观的要求。当然在植物的配置上要选择具有吸收尾气、保护生态环境、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

3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关键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景观和植被的功能效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功能、意境与美感的有机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功能设计

城市道路首先应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确保交通安全,不能遮挡司机的行车视线,最简单的就是在城市快速道路两旁间隔,种植矮棵的灌木与乔木。若成行种植,会遮挡司机的行车,尤其是在阳光充足时,会非常晃眼,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果灌木与乔木过高,更不利于司机的安全驾驶。同时,在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上种植矮灌木或者绿篱,这样的绿化带能有效地避免相向行驶车辆前照灯对司机眼睛的照射。而且交通广场通常人流量较大、车辆较多、交通压力较大。因此常采用绿色植物进行分隔与视线引导,达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的目的。同时绿化的植物也应因地制宜,与周边建筑、道路、路面相融合,建设具有特色绿化的生态空间,这样往往能给行人留下美好印象。而交通岛的生态绿化要满足安全的要求,不但要确保通透,分车绿化带要能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因此,应种植草本植物。比如植物种球。一般应遵循这样的原则,相邻机动车道理两旁的绿化带高度在0.6~1.5 m之间,株距应小于冠幅的5倍,并常年保证枝繁叶茂。而1.5 m以上的生态绿化带,应以种植乔木、灌木为主,可单一种植,也可混合交叉种植,最好采取立体化的种植方式,这样能有效增加绿化面积。

3.2 景观设计

做景观的设计者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以园林方面的设计者居多。不但要深挖城市的文化内涵,而且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建设,通过设计的生态绿色景观来表达一个城市文化的气息。同时在植物的选择上也颇有地方特色,以城市的市花、市树为主。比如南京的梧桐树与雪松,海南的椰子树等。这样的景观具有本地人文气息,外地人来了之后,对这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了最初的印象,也会倍感亲切。

在生态绿化植物配置以树种来说,分为纯林式和混合林式两种。这里重点说下混合林式,构图和组合方式比较多样化,由自然式、图案式、混合式三种方式组成。图案式一般采取平面构图的方式为主,鲜少采用立体构图,通过绿化植物组成具体或者抽象的图案,以表达一种意境或者思想文化内涵,比如在生肖龙年,有的地方就通过绿色植物来做成一条龙,表达当年主题生肖,活跃节日氛围。这种方式普遍受市民喜爱,观赏效果较好,一般在广场、交通岛中应用较多。自然式是根据自然界中植被的分布方式,进行高低搭配,做到疏密适宜。这样景观层次分明、色彩搭配丰富,类似自然景观。景观自然效果较好,风景宜人,不需要人为过多的修饰,常常在道路较宽的分车带或者道路两侧绿化带中使用。介绍最后一种混合式。所谓混合式就是采取两种以上的植物配置方式,主要由同类和组合配置两种组成。同类配置一般采用草坪、草本植物花卉为主,造出的景观视野宽阔,通透性较好。一般主要在城市广场、交通岛使用,特别适合表达一定主题,也适合修剪一定的造型。组合配置方式就是用不同色彩的树种,形状也不相同的绿化植物进行搭配,比如乔灌十、灌草式。一般都在广场或者分车绿化带上使用,可以通过它表达一定的主题,也适合修剪造型。

4 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与过去大为不同,人们不再停留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心理,还要兼具美观与生态功能。而城市道路绿化同样也发生了转变,不但要保障交通安全,还要起到生态保护、造景美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宜居指数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以及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关键要点,对科学合理搭配绿化植物,如何构成生态美景,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做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柱.浅谈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 (3):17-18.

[2]李亮.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 (36):202-203.

论文作者:陶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谈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关键要点论文_陶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