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在新生儿病房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革连慧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人民医院儿科 679200

摘要:目的:探究电话回访在新生儿病房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份168例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患儿,年龄为出生后到28天内,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出院时进行电话回访式延续性护理,专业护理人员按照要求每隔半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给予询问患儿的健康情况并提供专业的院外健康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半年内的再次住院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儿6个月之内的再次住院率为9.5%,对照组的再次住院率为27.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观察组再次住院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在新生儿病房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新生儿的再次住院率,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其他科室推广。

关键词:电话回访;新生儿病房;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到满28天的婴儿,特点是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力低,是最易受到损害的时期。新生儿常因早产出现低体重、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而收入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新生儿病房由专业的新生儿护理人员照顾,无需家长的照护,但出院后家属面对幼小的生命而不知所措,这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指导[1-2]。延续性护理是指病人出院后医院可以通过各个渠道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及指导,使院内的护理工作得以延续[3]。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的再次住院率,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联系[4]。电话回访式延续性护理方便易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了解,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5]。本次研究我院新生儿病房对出院的患儿实施电话回访式延续护理模式,对患儿家长进行专业科学的院外健康指导,降低了患儿再次住院率,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为延续性护理在全院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新生儿病区选取2016年1月—7月168例住院新生儿,其中女75例,男93例,年龄在出生后—28天,平均年龄为(6.8±4.3)天,将这1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观察组男48例,女36例,平均年龄(6.5±3.6)天,其中新生儿重症窒息9例、病理性黄疸34例、新生儿重症肺炎2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极低体重儿9例;对照组男45例,女39例,平均年龄(6.4±4.1)天,其中新生儿重症窒息8例、病理性黄疸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2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极低体重儿8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式

对照组在医院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院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每隔半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给予询问患儿的健康情况并提供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指导。电话回访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健康状况的调查

出院的当天记录新生儿的健康状态,包括有无病理性黄疸、皮肤情况、口腔有无破溃、脐带延迟脱落、有无腹泻等基本情况。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状况的调查,并给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健康指导,让其了解新生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帮助家长掌握新生儿护理的技能与知识。

1.2.2生活指导

了解母婴的饮食情况,奶水是否足够,多长时间开始添加辅食、目前新生儿的喂养和营养状况。专业回访人员要叮嘱家长对新生儿的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对家属进行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详细指导,教会家属抚触方法、臀部护理、小儿沐浴和脐部护理、小儿吐奶、呛奶的预防和处理等日常生活护理。

1.2.3疾病诊疗护理

新生儿出院后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治疗的,要指导用药,提高遵医的依从性,使新生儿早康复。在回访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家长按时带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并对作息习惯、常见病的观察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护理与保健做好指导工作。如果发现小儿的生长发育、体温、大小便、黄疸、呼吸等基本情况出现异常时要尽早就医。

1.2.4关注家长心理

新生儿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母亲和婴儿分离,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当新生儿出院后家长面对幼小、娇嫩的生命,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而这种心理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在电话回访中要关注患儿家属的心理变化,如果出现焦虑、抑郁时,护理人员要与家长沟通,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增强照护新生儿的信心,防止家长的不良情绪影响新生儿的心理健康。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应用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再次住院率比较

观察组的患儿6个月之内的再次住院率为9.5%,对照组的再次住院率为27.4%,观察组的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患者渴望在患者出院后能得到专业的照护,从而诞生了延续性护理模式[6]。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最早由Freem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21世纪逐渐得到完善,国外已经发展完善,近几年逐渐受到国内医院的青睐,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重视[7]。延续性护理模式主要分为电话回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中心、护理门诊和建立患者联谊会五种模式。电话回访是最常见的一种延续性护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方便、高效、仅需要一部电话就能获取到有关于患者的信息[8]。医院很多科室对患者实施电话回访,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普及健康知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同时有利于医院留住病号,增加医院效益[9]。我院新生儿病区首先在我院实施新生儿的延续性护理,患儿再次住院率(9.5%)显著下降,护理满意度(98.9%)明显提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医院应加大宣传和培训,提高对延续性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积极将电话回访式延续性护理推广到更多的科室。

综上所述,电话回访式延续性护理通过对患儿院外健康教育,解决了家属在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患儿的身体发育,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患儿的再次住院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提升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对延续性护理在本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保娣,邹文芹.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7):189-191+194.

[2]蒙婷婷,李亚玲. 早产儿父母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02):257-260.

[3]钱瑾,刘菲,尹小兵. 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4,(07):777-779.

[4]雷佳芳,莫蓓蓉. 延续性护理发展现况[J]. 护理研究,2015,(01):12-14.

[5]夏小丽.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 中国病案,2014,(12):79-80.

[6]王倩. 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2016,(01):56-58.

[7]刘桂华.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

[8]冉小梅,谭玲,茹永飞,杨琴. 电话回访对我国乳腺癌病人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全科护理,2016,(15):1513-1516.

[9]丁亚芬,黄泳泳,陈飞艳,李春玲,冯飞,崔晓艳. 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3,(04):154-156.

论文作者:革连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电话回访在新生儿病房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革连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