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对segond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_胡楠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院)骨四科 4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segond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骨折(segond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观察组的CPR,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segond骨折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促进骨折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segond骨折;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效果;

骨折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较大的疾病,而当人体发生骨折时,体内的多种指标将发生改变,不利于机体骨折处的愈合,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就是其主要的一项实验室指标。segond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性的骨折,多因为患者的下肢过度内翻加内旋的暴力所致,常常会伴有前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的损伤,同时由于外来的损伤会导致患者体内一些指标发生异常,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血流变等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segond骨折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丹参注射液对segond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segond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1±8.7)岁,其中跌伤的有3例,运动伤的有21例,交通伤的有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42.3±8.9)岁,其中跌伤的有5例,运动伤的有22例,交通伤的有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探查,对照组中12例行半月板破裂成形术,14例行外侧副韧带修补术,4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观察组中14例行半月板破裂成形术,13例行外侧副韧带修补术,3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术后1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等实验室指标。

1.3观察指标

术后1周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7.0进行处理,根据所观察的实验室指标及数据的不同和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是有显著差异,P<0.01是有非常显著差异,以评定丹参注射液对于骨折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试验结果分析

治疗前对照组CPR为(17.56±3.21)mg/L,IL-6为(55.03±3.01)ng/mL,TNF-α为(530.34±38.57)ng/mL,观察组CPR为(15.14±3.19)mg/L,IL-6为(52.02±2.87)ng/mL,TNF-α为(508.53±40.46)ng/mL;治疗后对照组CPR为(12.56±2.74)mg/L,IL-6为(48.25±2.43)ng/mL,TNF-α为(499.10±40.24)ng/mL,观察组CPR为(10.67±2.35)mg/L,IL-6为(43.01±1.27)ng/mL,TNF-α为(464.07±37.64)ng/mL,如表1。

3.讨论

骨折是由于外伤或者病理等因素导致的骨质部分或完全性的断裂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创伤,并且实验室指标证实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会在骨质损伤后发生变化[1]。血清炎性因子在患者受创伤后会发生较大的升高,特别是CPR、IL-6、TNF-α,这3个指标反应了机体受到创伤后的应激程度,当手术后会有明显程度的降低,因此也可以作为患者疾病的转归程度[3]。血液粘稠度反应了血液流动性的变化,在骨折时也会有应激性的变化升高,但是术后随着出血部位的恢复以及炎症的消退,会较前有所降低[4]。丹参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活血化瘀的药物,并且其临床不良反应较小,其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并且加速红细胞流速,可以改善微循环,进而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3]。同时有研究证实丹参注射液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因此可以保护骨质和骨细胞,但是还可以增加骨细胞的数量,促进骨的愈合,增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降低血清炎症因子,促进骨质的愈合[5]。因此在传统的治疗中辅助丹参注射液可以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了患者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坚.丹参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1,49(26):26-27

[2]谈发明.丹参注射液对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72-73

[3]武奎安.丹参注射液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7(3):114-115

[4]夏立新,汪辉,李坚.骨肽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胫骨骨折术后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5(6):151-153

[5]李丹,张瑞美.丹参注射液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3):236-237

论文作者:胡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丹参注射液对segond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_胡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