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皮肤病 治疗要对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对论文,皮肤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生产中,经常发现有些毛皮动物皮肤发痒、掉皮屑,甚至掉毛、皮肤发炎、溃疡等情况。许多养殖户都按寄生虫来治,结果效果往往不理想。其实这些症状并不都是寄生虫引起的,下面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一、病因
1.寄生虫:由体表寄生虫如疥螨虫、蠕螨虫(也叫脂蠕或毛囊蠕)、毛虱虫以及吸血虱虫引起;前两种体表寄生虫的个体长大约在0.25毫米左右,体宽在0.04毫米左右;而后者毛虱虫以及吸血虱虫的个体相对较大,体长在2毫米左右。毛皮动物常见的四种体表寄生虫的临床区别见附表。
附:毛皮动物常见的四种体表寄生虫的临床区别表
寄生虫疥螨虫蠕螨虫 毛虱虫
吸血虱虫
体形(毫米)
0.3×0.2 0.25×0.04 2.01.5
毛囊周围有小红 瘙痒难忍,不停
皮肤红肿、剧痒, 突起,形成小脓 的蹭痒,并用爪 奇痒,动物惶
症状 形成黄白色痂皮
肿银白色皮屑抓挠啃咬惶不安
部位 真皮(凿浅道)
毛囊毛和表皮鳞屑皮下血管
0.5%蝇毒灵、15%溴氰菊酯涂
治疗 0.5%敌百虫涂擦、伊维菌素注射擦
2.皮癣:主要由皮霉菌类真菌引起的秃毛癣;是毛皮动物的皮肤传染病。特征是初期在皮肤上出现圆形的秃斑,然后形成形状不太规则的灰色的斑块。外层覆盖着外壳、痂皮以及稀疏折断的被毛,一般呈地方性爆发。
3.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不平衡:如维生素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泛酸、生物素等或矿物质中的锌、锰、铁等缺乏,也会表现出像皮炎一样的症状。
4.急性湿性皮炎:实际上是一种继发性的疾病。任何引起皮肤局限性瘙痒的原因,都可以引起本病的发生。如体表局部部位(唇、耳、注射处、肛门等)的炎症、体表寄生虫、变态反应等。在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病情发展迅速。病变部位仅限局部。
二、症状
1.皮肤发痒:表现为用爪子去挠毛,将毛挠掉或在笼具上蹭痒。2.掉毛:呈圆圈状或块状掉毛。3.有大量的皮屑。4.有的皮肤出现红肿,严重的出现溃疡。
三、治疗措施:
1.体表寄生虫:可以通过使用如左旋咪唑片、生南瓜籽、硫酸苯硫咪唑等(用量与含量和厂家有关,在购买的时候打听清楚)直接用药液涂擦患处,或者是使用烟叶或烟梗一份,加水20份,浸泡24小时,再煮1小时后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一次。或者是使用伊维菌素直接注射治疗。
在使用有毒药物体表给药治疗时,要注意:
①所治疗的动物应该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面,防止其他动物舔食后中毒;②对治疗的毛皮动物要加戴脖套,防止自身中毒;③做好环境、用具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2.皮癣:
①使用25%的漂白粉涂擦患处,然后再涂擦过磷酸钙粉。一周后再使用一次。使用时要戴上胶皮手套,同时还要防止动物中毒;②按照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的用量,使用灰黄霉素拌料或者口服,每天1次,直到治愈为止。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消毒清洁工作。
3.如果是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不平衡引起的,只需补充所缺的营养物质,病状就可以逐步好转。
4.急性湿性皮炎:在消除病因的同时,采用以下方法辅助治疗。
①应先对患处进行消毒后,使用消炎平和皮康霜直接涂擦患处,每天1次;②地塞米松2~6毫克/只,每天1次。
(北京中特养生物技术研究所谭英)
(摘自《河北科技报》2006.12.14.⑦
联系电话:0311-8581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