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陈月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摘 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培养出专业技能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群分析,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况设计,课程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同时,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等措施来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2016年,我校被广东省教育厅选为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14所高校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习、应用、探究和创新的“四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课程。该课程融合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多门物流基础课程,以及管理学、运筹学等学科内容,实践性很强。传统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材内容组织课堂讲授,缺乏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到这就是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课。
因此,为了避免同样的知识点重复讲授,同时响应我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亡羊补牢”乃假羊事昭人理,典自《战国策·楚策四》。据此书载,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非但执迷不悟,还将劝谏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迅速占领楚都郢。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开导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襄王重整旗鼓,断言楚都虽陷,但只要楚人振作纠误,秦则不能灭楚。襄王纳其言后,果真化解危机否极泰来。可见,“亡羊补牢”昭示的事理在于,做事不怕犯错,纠错正误便不为迟;当然,“未为迟也”须以及时认错纠偏为前提。
随着右线隧道的掘进,1#和2#承台Y向位移同样也先增加后减小,1#承台4个角点Y向位移最大为0.20 mm。2#承台4个角点Y向位移最大为0.16 mm。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理论
我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原有的课程评价模式是采取单一的试卷考核,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模式,有悖于应用型本科以学习、应用、探究和创新的“四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这也会导致学生“平时不学,考前一周突击复习,考后全忘”的尴尬局面,最终的考核成绩并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应逐步加大能力考核和职业精神考核的比重,其课程评价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实施路径
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
(一)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我校2017年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对广东省内多家物流企业的走访调研以及和往届毕业生的访谈,确定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广州,服务广东”,即依托广东的制造业和贸易服务业,培养能胜任现代化运输、仓储、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我校往年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可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广东省的商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所占的比例约65%;30%的毕业生去向是生产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其余的5%不从事物流行业。从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走访的物流企业需求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绝大部分是物流各环节的储备干部管理岗,如采购储备干部、运输调度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运营和货运代理等。这些岗位群要求受聘者要熟悉物流活动环节,在熟悉的基础上具备计划、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熟悉物流系统运作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对物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和规划年的需求预测,从管理的视点研究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律,对现状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优化设计。该课程涉及物流系统运作的基本技能,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以及物流系统评价决策能力等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转换是对调研得出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系统化教学处理,其设计基于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重构学习内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习领域的内容包括: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战略分析、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仓储系统规划设计、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评价和物流系统决策。根据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习领域内容制定的教学计划详见表1。
因此,根据专业定位和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分析,结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课程定位,该课程下设三个课程目标。目标一:熟练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物流系统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物流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目标二:熟悉具体企业的物流系统运营管理,能够胜任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外包方案策划等岗位的基层管理工作。目标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物流业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通过教学设计实现学习能力、团队协调、适应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这三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学生形成职业岗位就业能力的过程。
4月26日,天成控股发布2016年度报告,因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亏损,天成控股实施股票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交易所特别处理,戴上“ST”的帽子,停牌一天,此后,日最高涨跌幅变更为±5%。
学习情境是对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加工,以共同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学习情境由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组成,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重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课程改革引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其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通过对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流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学习情境,具体如表2所示。
(三)学习领域转换
Rock shear failure crack propagation simulation and acoustic emission energy Monitoring TAO Ke-you(103)
表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计划
(四)学习情境设计
说出来。在自己情绪消极时,倾诉的对象就有限制了,一定要找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作为倾诉的对象,把自己的失望、气恼、伤感等说出来。只有把消极的东西说出来,人才有可能装入积极的东西。说出来,就是从可信赖的朋友或同事那里寻求安慰和帮助,缓解消极情绪。
表2 通八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习情境
续表
(五)课程评价
工作过程是指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效果所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我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是借鉴了德国的“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这种起源于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是否适用于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异同来获得答案。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相同之处是:两者的学生将来就业都是在生产一线,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不同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相对而言,学生就业岗位不是集中在几个岗位,而是一个或几个岗位群,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理论知识,即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起源于职业教育,但其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是以企业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强调的是知识的一种序化。它是分析特定专业的相应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所需职业能力,进一步根据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重构知识领域,最后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各个主题学习单元。其具体的实施路径详见图1。为此,参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实施路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步骤为:专业定位→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归纳→知识领域分解→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
表3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评价
三、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若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除了要对课程内容序化和完善课程评价方式外,还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条件改善等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撑。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方法应由归纳、演绎等较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引导文法等行动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转换。通过这种行为导向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应用型本科所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以学生完成具体项目为载体,深入企业实际工作场所,模拟不同岗位工作任务。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后,逐步探索“分析、战略定位、需求预测、规划设计、评价和决策”的完整规划行动过程,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或者团队完成较为复杂的规划设计任务。
(二)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有别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其课程面扩大,课程课时压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此时,课程资源库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课程资源库不仅要包括教案、课程PPT、教室授课录像、实训指导书、案例集和试题库等基本资源,还应包括重难点的微课片段、企业具体作业环节视频和学生作业成果等。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推动学生课内外的自主学习。
(三)实训条件的改善
学校在有限的校内实训资源条件下,应大力推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和当地知名物流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实际的企业实训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更高,在实际环境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更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岗位真实工作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物流行业的实际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将课程内容重新序化成不同的教学情境,课程评价也由原来的“一考定终身”改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化的工作,行业、职业岗位群是在不断变革的。因此,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要不断地去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陈中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仓储与物流配送教学改革研究[J].职大学报,2016(5):91-93.
[3] 唐斯陶.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以《餐饮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9):173-174.
[4] 龙晓虹,汪德荣.应用型本科物流系统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7(3):149-150.
[5] 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7-9.
[6] 谭满益.罗美玲,张惠,等,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内容设计与资源建设的探讨——成都理工大学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9):175-178.
[7]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1.
[8] 曾艳英.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J].亚太教育,2015(28):144-145.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018-03
[收稿时间] 2018-09-27
[基金项目] 2013年度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易初莲花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编号:国库项目9911401);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编号:JGZD201707)。
[作者简介] 陈月明(1984-),女,广西合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系统仿真。
[责任编辑:陈 明]
标签:课程改革论文; 工作过程系统化论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