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活动
农村的乡土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青山绿水、一草一木,处处都是好教材。我们要立足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充分挖掘本地广博的文化资源与乡土特色,开展美术教育,促进农村小学美术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
1.利用广阔的田野,适时开展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要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把他们的感受表现出来,从周围生活环境变化中感受美,进而在作品中创造美,让美跟上时代的节奏。在农村小学校园周围,可以说处处是美景,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机。春暖花开,小草儿伸伸懒腰钻出了脑袋。走在田间小路上,深吸一口气,满是泥土的气息,青草的香味,忙不迭给学生上一节《花儿草儿》,看到那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春意,不禁心里也暖洋洋的。而泥塑课《小虫乐园》更使美术课生机勃勃。夏日炎炎,农民们在田野中辛苦劳作。想起古诗《锄禾》的诗句,结合五年级教材,创作诗配画作品《锄禾》,让艺术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绪可思。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教学,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小朋友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秋风送爽,庄稼成熟了,给学生上一堂《丰收》,表现乡亲们热烈、喜庆的心情及丰收之美,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领孩子们去发现美、创造美,于是《善良的葵花》、《向日葵休闲村》、《向日葵姐妹》等充满思想的作品应运而生。冬天来临,枯树竟也有一番风采,带上学生去写生,虽然辛苦,却也其乐融融。
2.利用优美的农村,适地开展美术教育。
所谓适地教育,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考察本地人文景观去寻找美,通过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及本地的人、物、俗、风、史等去发现美,从而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怀。农村小学所处环境为农乡,庭院经济丰富多彩,有学生根据环境与亲身的体验,创作了一幅《农家乐》。画面通过庭院、植物、蒲扇与小朋友的活动,体现出浓浓的乡土之情。
3.利用秀丽的山水,适材开展美术教育。
我们要充分发展每位学生的潜在能力,适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先天素质不同,后天所处环境相异,使其喜好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制作,因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分工也应有所侧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小制作比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生活中学习美术
我们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趋向,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1.贴近生活,在美术生活化中参与情感体验。
要调动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美术纳入到追求高品质生活所需要的范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艺术素质的美术爱好者。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本位”的飞跃。
2.表现生活,激活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从内心深处激活求知、渴望长进的愿望。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学生。
3.赞美生活,在体验中提高道德素质。
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展示符合教学要求、视觉形象美、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我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通过展示清晰醒目的图片,利用作品的视觉感染力,让学生在观赏、感受作品的构图美、造型美的同时,利用美术作品中具有革命英雄气概的人物形象,启发他们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无需大量的说教,学生就自然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三、观察出身边的色彩世界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人的大脑信息80%是来源于视觉下的观察,而观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伴随着思维与记忆的产生,而且是收集与储存美术知识的窗口。因此,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进入色彩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校园真热闹》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与绚丽夺目的色彩表现出校园活动热闹的氛围。小学生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与平时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身边的生活,在回忆中观察出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场面。美术教师可出示一些准备好的图片资料,讲解画面中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活动中的热闹气氛、充满美感的形式构图、不同色彩的视觉体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各种画面的活动场景描述,激发了学生记忆中的画面,将最喜欢的一幕使用喜欢的各种色彩跃然纸上,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传达艺术精神的一抹重彩。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幻想,渴望使用喜欢的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画出自己蓝天下的七彩童年。为了使童年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以此来完善好自己的蓝图。美术教师要将各种颜色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与感受。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变元素,使小学美术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色彩教学焕发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论文作者:于瑶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色彩论文; 艺术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他们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