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西周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音系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杜易芹[1](2020)在《商代金文通用字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历代文献中都存在文字通用现象,金文也不例外。本文以商代金文中的通用字为研究对象,以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所收铭文为材料,穷尽性地搜集了商代铭文中的通用字,根据字形、字音、字义的不同关系,将其划分为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同义字、同源字来进行分类研究。商代铭文共6469篇,共整理出137组通用字。本文共有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材料来源、处理方法和凡例。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将整理的商代金文通用字按照字际关系分为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同义字、同源字进行探讨。第二部分为通假字,收字9组;第三部分为异体字,收字49组;第四部分为古今字,收字74组;第五部分为同义字,收字1组;第六部分为同源字,收字4组。每一部分都由字例和小结两部分构成。字例为整理收录的通用字,每组通用字由字组、铭文用例、字义、字音和案语五部分组成。通用字每组释字在前,被释字在後。铭文用例先标明器名再引铭文,句末注以时代和铭图编号。通用字字义以许氏《说文解字》为准,许氏未收之字义则暂缺。字音列中古音与上古音以供参考,中古音以宋本《广韵》为准,《广韵》未收之字音则暂缺;上古音以王力上古三十韵部、三十二声母为准。王力未列音韵地位之字,则按段氏“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归类方法标注音韵地位。案语多引古今人士论断,以及补充其他字书、韵书材料来证明两字关系。通用字字组之间先按字际关系归类,再根据前字的音韵地位,按照王力上古三十韵部归类,韵部内依据五音(唇舌齿牙喉)排列先後顺序。小结主要对不同类别的通用字的特点进行分析;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部分着重分析了字组之间的语音联系,以寻求通假字的语音条例,古今字的语音演变,同源字的语音联系。第七部分为结语,总结了商代通用字在字音、字形、对应关系方面的总体特点,以及商代文字面貌的特征。此外,还探讨了在记录同一义项的条件下,所用的不同字形或可能使用的不同字形之间,它们的职能对应关系和字用属性关系。对商代通用字进行整理之後,根据其文献使用的“本字——本字”“本字——借字”“借字——借字”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文末附录一为商代通用字表,供学者查询和参考,附录二为有待材料证明的通用字表,以供其他学者研究。
申倩[2](2019)在《上古[-n][-m]类十三韵部亲疏关系研究 ——以《古文字通假字典》为例》文中认为明陈第正确的语音观始,古音研究便有了质的发展。古韵分部的畛域自清以后大体已定,现代学者王力总结《诗经》时代古韵二十九部,战国至两汉古韵三十部,至此得出上古十一类三十部,阴、阳、入三声相配的古韵系统。然而在各类着作中,王力先生对于上古韵部的次序排布却不尽相同,也直观地体现出学术界在上古韵部亲疏关系上的分歧。通假字历来是上古音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证材料,新世纪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古文字通假材料作为第一手资料,更加翔实可靠,能真实地反映上古语音原貌。本文以王辉的《古文字通假字典》为底本,从音韵角度出发对该书中[-n][-m]类十三韵部的所有通假字进行系统的梳理,以中古音韵为基准点,结合古音演变规律考证每一组通假字的音理性,最后通过通假频率的科学统计来判定韵部间的亲疏关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包括本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歌部、月部、元部;对歌、月、元这三部分别从通假情况概述、本部自身通假字表、异部通假关系例证这三个大方面着手,分析和归纳通假字组。第二章脂部、质部、真部;对脂、质、真这三部分别从总体情况概述、本部自身通假字表、异部通假关系例证这三个大方面着手,分析和归纳通假字组。第三章微部、物部、文部;对微、物、文这三部分别从总体情况概述、本部自身通假字表、异部通假关系例证这三个大方面着手,分析和归纳通假字组。第四章缉部、侵部;对缉、侵这两部分别从总体情况概述、本部自身通假字表、异部通假关系例证这三个大方面着手,分析和归纳通假字组。第五章叶部、谈部;对叶、谈这两部分别从总体情况概述、本部自身通假字表、异部通假关系例证这三个大方面着手,分析和归纳通假字组。结语部分,对全文[-n][-m]类十三韵部的所有通假字作出频次总结,运用韵部间的通假频率来分析亲疏关系,拟定韵部次序。最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旁转、对转、旁对转、通转理论。
许敏[3](2018)在《论高本汉的中国青铜器研究》文中提出高本汉是瑞典汉学家,他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也很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本汉的《中国青铜器中的殷与周》、《殷代的一些武器和工具》及《中国青铜器新研究》等成果。在《中国青铜器中的殷与周》中,高本汉通过分析青铜器的形制、铭文、纹饰等信息,将带有“亚、析子孙、举”等三种图形文字的青铜器归为殷商时期;带有周代国王名字、周代王室宗庙、周代封国名字、周代大臣名字等青铜器归为周代。《殷代的一些武器和工具》,高本汉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所收集的青铜武器和工具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他所收集的武器和工具的年代,并结合国外一些学者对带有动物风格的青铜器起源地的相关论述,探讨他所收集的中国青铜器与西伯利亚地区卡拉苏克文化时期青铜器的关系,得出中国殷商时期是动物风格青铜器的起源时期,西伯利亚地区卡拉苏克文化时期的青铜器受到殷代青铜文化影响的结论。《中国青铜器新研究》,重点分析了古典式中的A、B、C三类,他认为A、B两类纹饰是完全不同的,C类介于A、B之间,又吸收了新的元素,形成一种新的风格。认为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在于,制作青铜器的工匠不同。高本汉通过分析青铜器的铭文、形制和纹饰,并结合中国史料文献的研究方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秦凤鹤[4](2012)在《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对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进行搜集与整理,共统计出147件器物,涉及器类30余种。甘肃迄今出土有铭铜器不仅数量与种类丰富,而且出土地的分布比较集中。陇东出土器物件数最多,陇南位居其次,相比之下,陇西、河西数量则较少。这些器物对研究甘肃先秦历史与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主要论及有关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的出土时地、现藏地、时代、着录、铭文拓本、释文及注释等。这部分内容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对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进行整理与研究。在铭文汇释之后备有按语,对前修时贤的观点择善而从,对于尚不能确释的内容则持保留态度。第三部分是列举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的着录简目,以期方便他人参考。结束语:主要是对本文的自我评价,包括写作过程中的获益,同时提出后续研究的设想。文末附参考文献和引用书刊及简称对照表。
杨怀源[5](2011)在《金文语音研究述略》文中提出学者们对金文语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金文韵读的探求;二、利用金文语音对上古音研究进行补苴;三、探求金文音系。
何珊[6](2011)在《西周金文韵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西周有韵的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铭文韵例,归纳该时期韵、调特点。论文包含绪论、西周金文韵例、西周金文韵调分析、西周金文韵谱、结语、附录六个部份。绪论简要介绍了金文韵读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归纳西周金文韵文的韵例。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韵文大多是句尾韵;从一篇韵文中韵字的相互距离来看,韵文大多是句句押韵、隔句押韵的密韵例,也有一些相隔两句以上押韵的疏韵例。从韵文所用韵数来看,有的一韵到底,有的多至一文七韵。换韵形式已出现较为规则的交韵、抱韵。第二章归纳西周金文韵文的韵部,考察入韵字声调。西周金文韵文共出现韵部28部,其中阴声韵9部、阳声韵9部、入声韵10部,较多合韵例。声调方面,西周金文韵文同调相押是主流,同声调相押者又以平声相押居多。第三章以王力上古三十韵部为序,将韵部按照阴阳入三种韵尾分别排列韵谱,每一部之中包含韵字表、韵谱、合韵谱三个部份。韵字表以《广韵》韵目为序,排列用於西周金文韵文的所有韵字;韵谱收集该部同部独用的韵段;合韵谱收集该部与他部合韵的韵段。结语部份对前面的研究作了总结,并且将西周金文与春秋战国金文的用韵简单作了比较,发现两周时期的韵例及韵部等方面并无大异。附录收集西周时期有韵的铭文362篇,是本文的研究所本。铭文的用韵处标注韵字的中古、上古的音韵地位,以方便读者查阅。
曹祝兵[7](2011)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上古音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上古音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材料有新的发现,研究方法有所创新,成果丰富。地下出土文献不但可以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和传世文献互相印证。可以说,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上古音,是为上古音的研究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必将成为今后研究上古音的主流。
杨怀源[8](2006)在《西周金文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土文献研究中文字释读的研究非常深入与丰富,但是研究者很少把词义放进词义系统里来考察,这与语文学以解释经典为目的性质类似,与现代语言学的要求甚远。出土文献具有真实与稀有的特点,其中有不少不见于传世文献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但在实践上未能加以应有的利用,实践上语法研究成就最大,音韵次之,词汇方面则甚为薄弱,这种现状急待改变。金文研究发轫于宋,盛于清代,民国,已是古文字学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然而,现代语言学的介入,以语法和音韵为主,具有系统观念的金文词汇研究甚为少见,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自19世纪末甲骨文被发现以来,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已经追溯到殷商晚期。由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多以传世文献为语料,现存最早的传世文献大多是春秋及其以后形成的,西周只有少量的篇章,这就造成目前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现状:从殷商词汇到春秋词汇之间存在着断层,西周词汇研究空缺的现实,掩盖在含混的“周秦词汇”(或与此类似的名称)研究名义下。从西周到东周,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词汇是语言要素中发展变化最快的,社会的变化影响着词汇的变化,西周词汇应该与东周词汇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对西周词汇进行断代描写。词汇史的研究要以历时研究为指归,要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参证,而历时研究要在共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对西周词汇进行共时描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上与甲骨文比较,追其前源,下与东周语言比较,寻其后宿。西周词汇研究的语料除金文外还有少量传世文献和周原甲骨文,应该结合起来研究,而结合的基础是先对西周金文的词汇进行系统的考察,因
孔义龙[9](2005)在《两周编钟音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为,西周编钟的音列是以一弦等份节点为理论依据进行设置的。这一数理可追溯至晚商,而延续到春秋早期。在两周之际随钮钟出现并运用于东周编钟的9件组设置模式中,正鼓音列始终呈现着按“徵—羽—宫—商—角”排序的五音,它应是与曾侯乙墓所出“均钟”的弦序相一致的五声。 分析表明,与五声相对应的五弦音高来自西周三种一弦等份取音法主要节点的综合。这一正鼓音列设置的改变,使编钟的旋律性能进一步加强。随着正鼓音列对变声的安排,以及侧鼓音由多声趋向统一,编钟音列逐步实现着旋宫转调的理想。 通过编钟音列现象来看钟弦关系的实质,调音在钟,取音在弦,钟弦关系自编钟出现之日便密切联系着。
屈哨兵[10](2004)在《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的被动标记,被动标记简称被标。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重在研究被标中的特定被标和可能被标。“小句中枢说”尤其是“小句中枢说”中的成活律是本文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背景。“两个三角”说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文章先有一个导言,共九章,第一章和第九章带有通论和总结性质,其余七章讨论七个被动标记,第二章至第四章讨论三个特定被标,第五章至第八章讨论四个可能被标。 导言部分主要对既往被动标式的研究作一大体上的回顾,重点检索既往研究中与被动标式有关一些成果,检讨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的一些特定被标和可能被标。由三节构成。第一节立足被动观念讨论被动原型,并以此为基础对被动观念的图式进行预测,预测线索涉及“面——向(点)——线——合——感”各个侧面;第二节对相关被标和可能被标的被动图式做个案分析,认为至少可以立出“上下、前后、路径、密合”四种图式来显示现代汉语中的被动观念框架;第三节是本章的余论,分析不同被动图式彼此之间的共性、关系与差异。 第二章讨论特定被标“给”。重点讨论含“给”被动句地域分布及其所以出现的原因,认为含“给”被动句在相关方言区中的发展大体有墨渍式和断续式两种情况,描写分析了其与其他被动标记的共处情况存在着强弱多少上的种种差异,并从认知反转和语用补分两个角度进行含“给”被动句的成因探析。 第三章讨论特定被标“让”。由三节构成。第一节对“让”标进行历时考察,认为汉语史中较大规模使用“让”标句应该是在20世纪初叶,从角色与地位、行让与言让、诱转与类推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让”标所以出现的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结构动因,对既有的“让”标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修正;第二节对“让”标的共时铺展进行考察,分析了“让”标的跨区串片、通滞不均、共存难专、口书两存的共时表现特征;第三节侧重将“让”标与其他相关的被动标记进行比较,说明“让”标的使用在空间、时间认知框架中的表现,认为从认知来源上看,“让”标的标体具有一种复合性,包含身标(行让)和口标(言让)两类,并以此为基础经“容让”阶段而最后才转化为被动标记的。 第四章讨论特定被标“着”。由五节构成。第一、二节先从共时的角度考察“着”标的分布特征及在具体方言中的表现,第三节考察“着”标在汉语史上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注意其在历时状态中可能存在的地域分别,第四节重点分析“着”在不同方言区片衍推成被动标记具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在有的方言区片“着”标的衍推源于遭受义,有的方言区片“着”标的衍推则源于使役义;第五节讨论“着”与相关被标的共时叠变情况,论及“着”标与其他被动标记的共存数目、叠变类型和共现成因。篡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I三R1,A fl0N 第五章讨论可能被标“经(过)”。由三节构成。文章认为“经过”和“经”所引领的“经过/经+VP”的结构常常可以和被动观念发生联系,从而使结构及结构所处的句子具有一种受动倾向:以语料统计为基础,立足形式,注重语义,力图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经过十VP”结构及“经+VP”结构的受动特性作出描写与解释,并从语用势能的角度考察“经过”句和“经”字句在语体风格、施为力、启因量等方面的不同反应。 第六章讨论可能被标“在……下”。由三节构成。文章认为“在NV一卜”式隐含着被动观念,与动词短语发生关系的“在……下”看成是一种可能被标。第一节分析“在Nv一卜”句的受动格局和受事分布;第二节立出始发和现存两个指标分析“在NV一卜”式在隐含着被动观念的同时对所涉事件的划分方式上的内部差异;第三节讨论“在NV一卜”式的成立动因,分别从历时条件、框架蕴含、动性显化和语际诱发进行了辨察。 第七章讨论可能被标“用来”。由三节构成。第一}了先分析“用来”句的基本特征,再从历时角度观察“用来”句的由来:第二节从视点转移、关系调整、事件切分和施为者缺位等儿个角度讨论“由来”句成立的动因;第二节将“用来”句与其他相关形式进行比较,涉及被动观念表达的隐显强弱等问题。 第八章讨论可能被标“值得”。由三节构成·第一节描写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务种表.现,观察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第二节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讲川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讨论“值得”结构的使用动因;第三节将“值得”与“记得”类词和“吃得”类词进行比较,分析并解释相关形式是否也能成为可能被标的问题。 第九章是结语,讨论被动观念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关系。山二r}丁构成。第一节从客体凸显能力和因果推论能力两个角度论证被动观念形成的条件,认为被动观念是人的思维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观念;第二节从事件判断可能、句子表现实际及语种干涉三个角度观察被动观念的选择运用:第三节着重研究现代汉语中被动观念的标现级度。依据被动观念的凸显级度的高低将被动标记分成强标、次强标和弱标三种,其中强标和次强标所标示的被动观念的级度称为A系
二、以西周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音系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西周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音系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商代金文通用字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术语说明 |
第六节 凡例 |
第一章 通假字 |
第一节 字例 |
第二节 小结 |
第二章 异体字 |
第一节 字例 |
第二节 小结 |
第三章 古今字 |
第一节 字例 |
第二节 小结 |
第四章 同义字 |
第五章 同源字 |
第一节 字例 |
第二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上古[-n][-m]类十三韵部亲疏关系研究 ——以《古文字通假字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或缘由 |
第二节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歌部、月部、元部通假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歌部 |
第二节 月部 |
第三节 元部 |
第二章 脂部、质部、真部通假关系研究 |
第一节 脂部 |
第二节 质部 |
第三节 真部 |
第三章 微部、物部、文部通假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微部 |
第二节 物部 |
第三节 文部 |
第四章 缉部、侵部通假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缉部 |
第二节 侵部 |
第五章 叶部、谈部通假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叶部 |
第二节 谈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论高本汉的中国青铜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本汉及其学术成就概述 |
一、高本汉生平 |
二、学术成就概述 |
第二章 高本汉的重要青铜器研究成果 |
一、《中国青铜器中的殷与周》 |
二、《殷代的一些武器和工具》 |
三、《中国青铜器新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 |
第三章 高本汉研究方法分析 |
第一节 以青铜器铭文研究为切入点 |
一、殷代青铜器划分标准探讨 |
二、周代青铜器划分标准探讨 |
第二节 以青铜器形制研究为切入点 |
第三节 以青铜器纹饰研究为切入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现状 |
第二节、研究意义 |
第三节、研究重点及方法 |
第二章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集释 |
1、亚母鬲 |
2、父丁觚 |
3、母乙爵 |
4、甗 |
5、乌祖癸爵 |
6、父癸提梁卣 |
7、戈 |
8、亚保父辛鼎 |
9、父辛斝 |
10、父乙卣 |
11、父丁角 |
12、龟父丁爵 |
13、伯作爵 |
14、仆父己盉 |
15、方鼎 |
16、虎轭足饰 |
17、伯盉 |
18、伯卣 |
19、伯簋 |
20、伯方鼎 |
21、伯尊 |
22、王尊 |
23、泾伯卣 |
24、泾伯卣 |
25、泾伯尊 |
26、子夌尊 |
27、父癸觯 |
28、乖叔鼎 |
29、吕姜作簋 |
30、散鼎 |
31、伯作彝觯 |
32、并伯甗 |
33、父癸卣 |
34、来己父爵 |
35、父丁壶 |
36、父癸壶 |
37、父己簋 |
38、戈簋 |
39、伯身作宝簋 |
40、父乙妇好觯 |
41、父戊爵 |
42、戈 |
43、鼎 |
44、仲生父鬲 |
45、伯盨 |
46、虎形钺 |
47、秦公簋一 |
48、秦公簋二 |
49、秦公簋三 |
50、秦公簋四 |
51、秦公鼎一 |
52、秦公鼎二 |
53、秦公鼎三 |
54、秦公鼎四 |
55、秦公鼎五 |
56、秦公鼎六 |
57、秦公壶一 |
58、秦公壶二 |
59、秦公壶三 |
60、秦子镈 |
61、秦子盉 |
62、秦子簋盖 |
63、秦子元用戈 |
64、秦子戈 |
65、秦公钟 |
66、秦子钟 |
67、秦公镈 |
68、“公”字戈 |
69、囗元用戈 |
70、相邦密戈 |
71、高陵君弩机 |
72、三十四年工师文罍 |
73、鞅壶 |
74、右库工师戈 |
75、两诏铜权 |
76、始皇诏版 |
77、卮底座盖 |
78、西祠器铜豆 |
79、天水家马鼎 |
80、天水家马鼎 |
81、天水人家鼎 |
82、李氏鼎 |
83、彭阳鼎 |
84、安定郡库鼎 |
85、新莽环权 |
86、新莽衡杆 |
87、新莽诏版 |
88、建武大司农铜斛 |
89、永元五年弩机 |
90、河内工官弩机 |
91、建宁元年鼎 |
92、武威雷台汉墓人俑 |
93、武威雷台汉墓铜马 |
94、巨李锺 |
95、汉阳朔锺 |
96、朝阳造铜灯 |
97、姑臧库弩机 |
98、永元八年弩机 |
99、羊侯永用剑 |
附录 |
第三章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有铭青铜器着录简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引用书刊及简称表 |
(5)金文语音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文韵读的探求 (5) |
二、利用金文材料对上古音研究的补正 |
(一)关于“冬”部的地位问题 |
(二)关于“楚音”特征问题 |
(三)其它问题 |
三、金文音系的探求 |
(一)余廼永的研究 |
(三)刘志成的研究 |
(三)郭锡良的研究 |
(6)西周金文韵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金文韵读的研究概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西周金文韵例 |
第一节 韵在句中的位置 |
一、句尾韵 |
二、句中韵 |
第二节 入韵字的相互距离 |
一、句句押韵 |
二、隔句押韵 |
三、韵距不规则的押韵 |
第三节 一韵到底与换韵 |
一、一韵到底 |
二、换韵 |
第二章 西周金文韵调分析 |
第一节 西周金文韵部分论 |
一、阴声韵 |
二、阳声韵 |
三、入声韵 |
第二节 西周金文入韵字声调考察 |
一、上古声调研究现状 |
二、从西周金文入韵字看上古声调 |
第三章 西周金文韵谱 |
第一节 韵谱总说 |
一、材料的取舍 |
二、韵字的摘录 |
三、韵谱的编排 |
第二节 韵谱 |
一、阴声韵 |
二、阳声韵 |
三、入声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周金文韵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感谢语 |
(7)二十一世纪以来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上古音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语研究 |
1.声类或声母的研究 |
(1) 何九盈的《商代复辅音声母》 (1) |
(2) 杨薇《上古声类清浊不分现象的古文字形音角度考察》 (2) |
(3) 申红义《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 (3) |
(4) 赵振兴、陈灿《〈周易〉通行本与帛书本异文声母研究》 (4) |
(5) 张洁《张家山汉简通假字所反映的西汉时期声母特点》 (5) |
(6) 王文耀《殷周文字声类研究》 (6) |
(7) 孔仲温《殷商甲骨谐声字之音韵现象初探——声母部分》 (7) |
2.韵类或韵母的研究 |
(1) 陈仕益《郭沫若两周金文韵读补论》 (8) |
(2) 李开《孔广森古韵冬部独立与〈郭店楚简〉韵例评析》 (9) |
(3) 罗江文《〈诗经〉与两周金文韵文押韵方式比较》、《〈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 |
(4) 彭占涛《“两周金文押韵方式”志疑》 |
(5) 陈鸿《从战国文字的谐声看战国语言的阳声韵》 (12) |
(6) 江学旺《天亡簋新韵新读》 (13) |
3.声韵调综合研究及其他研究 |
一.论文数量增加 |
二.注重系统研究 |
三.运用材料和方法有创新 |
(8)西周金文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绪论 |
(一) 出土文献的语料价值 |
1 古文字学家的论述 |
2 汉语史学者的重视 |
(二) 西周金文的语言史价值 |
(三) 利用金文研究词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 利用金文进行词汇研究的必要性 |
2 利用金文进行词汇研究的可行性 |
(四) 本研究的词汇史价值 |
1 西周金文的语料属性 |
2 本研究的词汇史价值 |
(五) 本研究的任务与内容编排 |
1 本研究的任务 |
2 本研究的内容编排 |
(六) 本研究的语料择定、理论与方法 |
1 本研究的语料择定 |
2 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 西周金文词汇研究述略 |
(一) 金文语音研究 |
1 金文韵读的探求 |
2 利用金文材料对上古音研究的补正 |
3 金文音系的探求 |
4 金文通假字的研究 |
(二) 金文词汇研究 |
(三) 复音词判定标准研究 |
三 西周金文的书写形式 |
(一) 西周金文校勘举例 |
1 概说 |
2 西周金文校勘举例 |
3 讹误原因 |
(二)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 |
1 同字异词 |
2 同词异字 |
四 汉字的单音节性和西周金文单音词的特点 |
(一) 汉字的单音节性 |
1 汉字多音节论 |
2 多音节论难以解释的问题 |
(二) 西周金文单音词的特点 |
1 单音词的多义性 |
2 书写形式的多样性 |
五 西周金文复音词 |
(一) 西周金文复音词的语法、语义构成 |
1 西周金文复音词合成词的语法构成 |
2 西周金文复音词合成词的语义构成 |
(二) 西周金文复音词的来源 |
1 两个来源 |
2 复音化动因 |
六 西周金文单音实词同义词 |
(一) 名词 |
(二) 形容词 |
(三) 动词 |
七 西周金文单音实词反义词 |
(一) 互补 |
(二) 反向 |
(三) 反义 |
八 西周金文音系声母考察 |
(一) 说明 |
(二) 《声类分合大势总表》 |
(三) 讨论 |
(四) 《声类分合表》 |
(五) 再讨论 |
(六) 小结 |
九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西周金文复音词表》 |
附录2:《西周金文通假字表》 |
附录3:《西周金文已识字表》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两周编钟音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字部分目录 |
图表目录 |
图片目录 |
绪言 编钟音列研究综述 |
一、编钟音列研究的历时性描述 |
1、20世纪30年代的测量工作 |
2、20世纪40~60年代的测音研究 |
3、77年调查之后的测音研究 |
4、曾侯乙墓发掘之后的深入研究 |
5、《音乐文物大系》的编篡与出版 |
二、既往成果及其研究方法 |
1、从铭文角度看音列 |
2、从测音数据看音列 |
3、从文化角度看音列 |
4、从编钟设计特性看音列 |
三、既往成果的价值及整体研究的意义 |
1、既往成果的价值 |
2、编钟音列整体研究的意义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一章 西周编钟音列分析 |
第一节 甬钟音列的探索期与周人的数理意识 |
一、成编甬钟音列的音高与音程关系 |
1、眉县杨家村编钟的分组及各组的音高系列 |
2、(疒兴)钟的分组及各组的音高系列 |
3、甬钟的音程系列与弦长等差关系 |
二、底部音程的分歧与等分框架内的不同等份前提 |
1、弦长六等分制与甬钟音列结构 |
2、弦长五等分制与甬钟音列结构 |
3、弦长四等分制与甬钟音列结构 |
第二节 甬钟音列的定型期及其设置规范 |
一、弦长六等分制取音法的确定 |
1、中义钟音列分析 |
2、柞钟音列分析 |
3、逆钟音列推测 |
二、晋侯苏钟音列的释读 |
三、调音在钟与取音在弦 |
1、铭文与件数 |
2、先取后调与先弦后钟 |
第三节 早期编缚的音乐性能与音列设置的象征性 |
一、眉县杨家村编镈测音数据的三问题 |
二、形制限制与音列设置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二章 西周甬钟的数理渊源 |
第一节 四声定式及其渊源 |
一、四声定式 |
二、晚商编铙测音资料的整理 |
三、晚商编铙的音列分析及推测 |
四、三套编铙的特性及产生原因 |
五、南方制式与商铙数理的二重性 |
1、南方早期甬钟与晚商大铙在形制纹饰上的相承关系 |
2、南北方早期甬钟形制纹饰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早期的感性选择对数理提炼的意义 |
一、早期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 |
二、早期多声与钟铙四声的差异及原因 |
三、四声八律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三章 钮钟的出现与正鼓音列的转制 |
第一节 春秋早期正鼓音列的两种型态 |
一、西周晚期甬钟音列设置规律在春秋的延续 |
1、虢季钟音列分析 |
2、虢仲钟音列分析 |
3、秦公钟音列分析 |
二、正鼓音列设置的转制 |
1、虢太子墓编钟分析 |
2、闻喜上郭M210编钟分析 |
3、闻喜上郭村M211编钟分析 |
4、长清仙人台M6编钟分析 |
三、一弦、五弦与五声 |
1、一弦定五弦 |
2、五弦散声与三分律五声 |
第二节 春秋中期正鼓音列设置的五声定式 |
一、正鼓音列设置的五声定式 |
1、淅川仓房下寺M1编钟分析 |
2、游钟分析 |
3、临沂凤凰岭编钟分析 |
4、侯马上马M13编钟分析 |
二、新郑10件组编钟正鼓音列特点 |
1、新郑城信社编钟分析 |
2、新郑李家楼编钟分析 |
3、新郑金城路编钟分析 |
4、新郑螭凤纹编钟分析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四章 定式的突破与音列的接合 |
第一节 定式的突破 |
一、五声设置的延续 |
1、中原地区编钟 |
2、曾楚地区编钟 |
3、齐鲁地区编钟 |
4、吴越地区编钟 |
二、正鼓音列对变声的安排 |
1、琉璃阁甲墓编钟 |
2、王孙诰编钟 |
3、曾侯乙编钟中层2、3组与下层1组甬钟 |
4、信阳“(刑田)(竹鬲)”编钟 |
5、临淄商王编钟 |
6、涪陵小田溪编钟 |
第二节 与钮钟、甬钟相接合的编镈音列形态 |
一、4件与9、10件的接合 |
1、新郑金城路编钟的“镈—钮”接合 |
2、新郑城信社编钟的“镈—钮”接合 |
3、滕州庄里西村编钟的“镈—钮”接合 |
二、8件与9件的接合 |
1、淅川下寺M10编钟的“镈—钮”接合 |
2、固始鄱子成周钟的“镈—钮”接合 |
3、淅川徐家岭M3编钟的“镈—钮”接合 |
4、邳州九女墩M1编钟的“镈—钮”接合 |
第三节 正鼓音列的律制倾向、取音轨迹与音系特点 |
一、正鼓音列的律制倾向 |
二、正鼓音列的取音轨迹 |
三、正鼓音列的音系特点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五章 侧鼓音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侧鼓音的设置与五弦取音 |
一、侧鼓音位设置的多样与统一 |
二、五弦取音 |
1、准徽与琴徽 |
2、五弦取音与以指度律 |
3、“(甫页)”、“曾”释义 |
第二节 数理的传承与发展 |
一、正、侧鼓音的音系特点 |
二、音阶的完善与旋宫的发展 |
1、侧鼓音的三度选择与编钟音阶的完善 |
2、旋宫的应用与可能性推测 |
3、旋宫发展的地域差异 |
第三节 关于音高偏离的分析 |
一、理论音高与音高偏离 |
二、音高偏离的分析 |
引用参考文本 |
结论 从编钟音列现象看钟弦关系实质 |
一、四声音列与一弦等份节点 |
二、正鼓五声与五弦等份节点 |
三、正鼓变声与音列接合 |
四、侧鼓音位的有序设置与旋宫转调的逐步实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存见编钟一览表 |
附录二 古琴徽分比例表 |
后记 |
(10)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被动句标式研究概观 |
二 被动句标记研究的检讨 |
三 本文的研究 |
第一章 被动标记的认知分析 |
第一节 被动原型和图式预测 |
一 被动原型 |
二 图式预测 |
第二节 被动图式的个案分析 |
一 上下图式 |
二 前后图式 |
三 路径图式 |
四 密合图式 |
第三节 余论 |
一 不同图式之间的共性 |
二 不同图式之间的关系 |
三 同一图式内部的差异 |
第二章 特定被标:给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比较考辨 |
一 地域分布 |
二 共处情况 |
第三节 成因探析 |
一 认知反转 |
二 语用补分 |
第三章 特定被标:让 |
第一节 “让”标的历时考察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动因辨察 |
第二节 “让”标的共时铺展 |
一 基本情况 |
二 跨区串片 |
三 通滞不均 |
四 共存难专 |
五 口书两存 |
第三节 比较与解释 |
一 空间:同中存异 |
二 时间:异中有同 |
三 标体:单复有别 |
第四章 特定被标:着 |
第一节 “着”标的共时分布 |
一 基本情况 |
二 跨区串片 |
三 通滞不均 |
四 专共不一 |
五 口语留存 |
第二节 “着”标在宣恩话中的表现 |
一 文.白可分 |
二 介.动有别 |
三 施为者不省 |
第三节 “着”标的历时分布 |
一 唐时用“着” |
二 元时用“着” |
三 明时用“着” |
四 清时用“着” |
第四节 “着”标的意义衍推两条路径 |
一 路径A:源于遭受义的“着”标衍推 |
二 路径B:源于使役义的“着”标衍推 |
第五节 “着”与相关被标的共时叠变 |
一 “着”与相关被标的共存数目 |
二 “着”与相关被标的叠变类型 |
三 “着”与相关被标的共现成因 |
第五章 可能被标:经(过) |
第一节 “经过+VP”结构的分析 |
一 双重受动特性 |
二 施受选择不平衡 |
第二节 “经+VP”结构的分析 |
一 表现形式可变 |
二 受动始发特性 |
第三节 比较:语用势能的格、力、量 |
一 格:语体风格上的差异 |
二 力:施为力上的差异 |
三 量:启因量上的差异 |
第六章 可能被标:在下 |
第一节 受动格局与受事分布 |
一 受动格局 |
二 受事分布 |
第二节 始发与现存 |
一 事件始发 |
二 事件现存 |
第三节 动因辨察 |
一 历时条件 |
二 框架蕴含 |
三 动性显化 |
四 语际诱发 |
第七章 可能被标:用来 |
第一节 “用来”和“用来” |
一 “用来”的使用 |
二 “用”、“来”和“用来” |
第二节 “用来”成立的动因 |
一 视点转移 |
二 关系调整 |
三 事件切分 |
四 施为者缺位 |
第三节 与其他相关形式的比较 |
一 显性和隐性 |
二 定向和定点 |
三 强式与弱式 |
四 他指和自指 |
五 余论:“用来”与“被”、“把”的共现 |
第八章 可能被标:值得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 “值得”结构的肯定形式 |
二 “值得”结构的否定形式 |
第二节 动因辨察 |
一 语义与结构的历时衍推 |
二 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 |
第三节 与相关形式的比较 |
一 值得——“记得”类的比较 |
二 值得——“吃得”类的比较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被动观念的形成条件 |
一 客体凸显能力 |
二 因果推论能力 |
第二节 被动观念的选择使用 |
一 选择的三个层次 |
二 事件与被动观念 |
三 句子与被动观念 |
四 语种与被动观念 |
第三节 被动观念标现级度 |
一 A_1级度:强标-受动者凸显 |
二 A_2级度:强标-施受分显 |
三 A_3级度:次强标-受果旁显 |
四 A_4级度:次强标-受弱果隐 |
五 B_1级度:弱标-受动者凸显 |
六 B_2级度:弱标-受动者弱显 |
附录: 现代汉语各方言区片点被动标记辑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以西周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音系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代金文通用字整理与研究[D]. 杜易芹. 西南大学, 2020(02)
- [2]上古[-n][-m]类十三韵部亲疏关系研究 ——以《古文字通假字典》为例[D]. 申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论高本汉的中国青铜器研究[D]. 许敏. 兰州大学, 2018(11)
- [4]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D]. 秦凤鹤.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5]金文语音研究述略[J]. 杨怀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05)
- [6]西周金文韵读研究[D]. 何珊. 苏州大学, 2011(06)
- [7]二十一世纪以来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上古音的新进展[J]. 曹祝兵. 敦煌学辑刊, 2011(01)
- [8]西周金文词汇研究[D]. 杨怀源. 四川大学, 2006(03)
- [9]两周编钟音列研究[D]. 孔义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06)
- [10]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 屈哨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