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陆广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4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不仅能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基础建筑市场的需求,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尤其人民群众需求最直接最急迫的住宅建筑。施工建筑行业借势而不断壮大发展,发展态势的迅速升温也让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不断暴露。如何保证住宅建筑的工程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影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工程设计
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工程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在设计住宅建筑时未能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以致于设计出来的方案仅仅理论上通过,应用于实际却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施工人员按照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时,即便正确的施工操作也可能留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1.2 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的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薪资酬劳方面报酬也比较低,这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施工单位的成本输出。不过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低,并且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上的漏洞。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在在施工过程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致使一些施工人员根本达不到施工标准,在施工时无法完成设计施工,不仅会导致施工出现各种各业的施工质量问题,还会使施工工期延后。
1.3 建筑单位偷工减料、偷梁换柱
为了获取更多更高利润,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导致施工企业压低施工标价,导致施工中采取多手段来换取利润,最普遍的手段就是偷工减料、偷梁换柱。在施工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了房屋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除以上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和人工,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在这些方面获取成本,但是一味的降低只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2 加强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住宅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质量控制工作的检测和监督作用。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有效的管控施工中各个环节和细节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和设备,需要质监部门的检验和试验,也需要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督和检查。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来协调各方的工作,进而保证施工质量的水平,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需要建筑单位加强对质量管理的正确认识,不能一味的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成本而忽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环境、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以确保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最终保证整体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实地勘察,使设计与施工完美配合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进行施工设计,图纸设计人员不能单独坐在办公室按照自身理念设计,而是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仔细的勘察,在经过勘察后在结合自身设计理念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和制定。但是制定的施工图纸必须保证质量安全第一,而避免为卖弄自己设计文采而忽略设计质量安全问题。
2.3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职业技能即施工操作技术。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责任自身,调动其施工工作的将积极性。而建筑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从而确保民用建筑施工质量达到规范标准。
2.4 对材料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来审查,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新材料和新型制品要检查其技术鉴定文件的资料。原材料和成品以及半成品的采购和保管以及发放都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水泥和钢筋要建立起跟踪保管台账。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随时地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查,对出现的不合格材料要及时叫停和处理更换。材料进场要建立起相应的审核检验制度,认真检查材料的质保书和合格证以及检测报告,监理人员要监督材料的复试检查取样和送样,把好沙石材料的源头关,做好提前考察工作,保证沙石的质量,尽量选择名牌水泥,要将相关材料按照要求送检,并且要有国家质检机关检验的合格报告。
2.5 切实推进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
为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项目施工质量,首先,应制定项目经理负责制。在项目经理选聘中,要保证其具备高度责任感,有效强的组织能力,并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项目经理上岗后,要进行部门及岗位设置,并聘任较为合适的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施工水平。树立质量保证意识,并全面贯彻,实行人员优选及培训,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水平。
3 如何加强预防性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做好预防性的质量控制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3.1 搞好施工工艺管理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分别制定施工工艺,并附有关键部位的技术措施。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验证明,不少工程质量是由于施工不按工艺,操作违反规程造成的。
3.2 搞好工前检查和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
工前检查重点做好基标点、标高、轴线的复查、复测工作。工艺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特别是注意做好设备的开箱检查工作和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的放样校对等等。
3.3 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对不同的检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原则是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检验的重点是质量容易波动或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关键部位及最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检验手段和检验技术比较复杂,靠操作工人自检、互检无法保证质量的工序或工程部位;隐蔽工程末道工序和以后难以再检查的工序。
3.4 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检查人员必须敢于坚持真理,本着对国家、人民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进行交工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对工程质量状况,作定期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较多企业在住宅建筑施工管理阶段中积累了较多经验,然而现实工作中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对整体住宅建设质量以及实施速度形成负面影响。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应深化探究施工管理工作现状,树立创新发展意识,方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全面提升住宅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 梁云山,梁菊萍.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
[2]建筑施工管理及优化分析[J]. 刘颖.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
[3]试论建筑施工中的管理职责分配和质量控制[J]. 杨海.科技致富向导,2014(05)
论文作者:李佳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住宅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