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幼儿园)
摘要:“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那么一但犯了错误则改正错误的手段之一就是惩罚。惩罚要有针对性,同时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样板,并且要注意场合,把握惩罚的尺度,要注意教师本身的情绪和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惩罚的手段要灵活,要奖惩分明。
关键词:针对性;尺度;情绪;灵活
惩罚和奖赏是对立的,在心理学上通常把两者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奖赏是对幼儿良好行为的一种鼓励方法。那么惩罚呢?则是对幼儿不良行为阻止否定的一种手段。成人的惩罚相对而言要比幼儿少,因为成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及头脑意识都走向成熟,而幼儿则不同,幼儿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变化,从而使他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由于幼儿头脑简单,对辨别是非的正确与否模糊不清,所以在处理问题上盲目行动不受任何局限的支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错误的行为和机会要高于成人。通过上述事实所言,我归纳了如下几点做法和运用。
一、惩罚要有针对性,惩罚的同时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样板。
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常常采用及时惩罚和继时惩罚的两种方法。当然及时惩罚要比继时惩罚的效果好一些,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留余地,但是继时惩罚因为时间的拖长,错误的事实在幼儿头脑中已模糊,在教师的记忆中也浅淡,所以,孩子犯的错误不仅不受压抑感,而且不以为然,教师也感觉说服无力。但是不论你用哪一种惩罚的方法,教师必须抓住一点,就是惩罚要有针对性、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样板,不然,孩子惩罚后,不知其原因,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应该怎样做?这一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问题的严重性要一针见血,决不能姑息迁就。如:我在带小班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带孩子们户外活动回来排队洗手,我在卫生间看着小朋友如厕,不料在排队的一会儿,记录孩子喝水的小鱼没了一半,这些小鱼哪去了呢?问谁谁也不知道,孩子是比较单纯的,他们不会掩盖事物的真相。当他们从教师严肃的表情中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正当时,一种羞愧和恐怖感立即从他们的脸上和行动中表露出来。这时我发现彭令仪和王枥苒两名小朋友两只眼睛睁的大大的,小嘴闭的紧紧的,两只小手背在后面一动也不动。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已猜出八九分,于是我说:“你们俩过来”,她们还是不动,我接这问:“小鱼是不是你俩摘下去的?”他俩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摇摇头。无意中我发现彭令仪脚下面的小鱼,我让王枥苒把手伸出来,可她不肯,我便站在她的前面往她身后一看,一把小鱼还在她手里打攥着,显然他俩是在事实的真相面前撒谎。因要开饭的时间我没有责备她们,饭后,我对全班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出去玩滑梯好吗?”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拍手说:“好。”我接着说:“但是彭令仪和王枥苒不准去。”话刚说完,他们就拽着我的胳膊大哭起来说:“老师,我不敢了,不敢了。”我觉得时机已成熟,我接着问:“你们干什么了?什么不敢了?”“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摘墙上的东西了,不摘了。”王枥苒哭着说。接着我对他俩说“不摘墙上的东西是好孩子,这是你们要改掉的第一个错误,还有一个错误,你们要改正,知道是什么错误吗?”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有想出来,接着我对全班小朋友说:“大家想想看,他俩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什么?” “摘墙上的东西还说谎”,“做错事情还不承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班级似乎显得有些乱,但我觉得大家争论也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对彭令仪和王枥苒的教育,也是对全班幼儿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争论了一会儿,我对彭令仪和王枥苒说:“知道老师为什么让大家出去玩 ,就是不让你们出去玩吗?”“知道,因为我摘墙上的小鱼和说谎了。”我接着说:“你看别的小朋友多么好啊,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会拿的,又懂事、又乖巧,你俩以后应该向他们学习是吗。”通过这件事,彭令仪和王枥苒不仅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同时也教育了大家,用暂时让个别幼儿离开集体的惩罚方式,不但使孩子改掉了毛病,产生羞愧感,同时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别人对在哪里,以后应该怎样做,自己受到的惩罚是合情合理的,以后不可再犯。
二、惩罚要注意场合,把握惩罚的尺度。
惩罚虽然是教育幼儿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惩罚幼儿错误行为时必须注意场合和把握错误的尺度,当幼儿犯了错误时,教师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对孩子犯的错误不分地点场合披头盖脸的训斥。例如:我班的一个小朋友,上课有个不好的习惯,老师讲事情总是爱插嘴,我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力求家长的配合协助,谁知这位家长就当着老师和许多家长的面对孩子训斥,当时弄的我和当场的人都很难堪。其实这样做就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吗?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会产生一种羞愧和压抑感,家长又不加思索的挖苦训斥,造成了孩子不仅没有悔改的勇气,又大大的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反而增加孩子悲观、失望和失落感,从中也反应了家长自己修养的不足和欠缺。但是我们也发现有这样的个别家长,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立即惩罚孩子,但是事情过后又觉得手软心疼,父母对孩子这样的痴心和爱护,其实会大大抵消惩罚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孩子错误行为的恶性发展,要让孩子知道错了就是错了。
三、惩罚要注意教师本身的情绪和孩子的心理特点。
惩罚孩子时,必须注意教师本身的情绪和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有天天顺心的,有些教师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对孩子又是秧歌又是戏的,遇事总是好好好、是是是的,对孩子犯的错误行为也是一带而过,化整为零。而教师的情绪又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慈祥亲切,生活的周围又像春天般的温暖到处阳光明媚。可是当教师低落时,教室的气氛也由晴转阴,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顺气,特别是孩子犯了错误时,那更是变本加厉,横加斥责,把惩罚作为教师的发泄物。当惩罚孩子时教师必须态度冷静、坚决、态度温和可亲。即使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我们惩罚孩子时也要注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可以惩罚的重一些,对那些少言寡语、胆小软弱的幼儿要慎重考虑,如果生理要求来考虑,男孩偏重于女孩,因为女孩自尊、自强、羞愧、怕事的心理状态胜于男孩。
四、运用惩罚的手段要灵活,要奖惩分明。
幼儿犹如一株幼苗,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幼儿的知识经验少,独立性和控制能力差,而且每个幼儿又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行为、知识、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一个幼儿,要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惩罚虽然是一种克服不良行为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要和其它教育手段相结合,这样才能灵活运用,立竿见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操,以身作则,做儿童的表率,正所谓“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对于幼儿错误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和体罚恰如两回事,在幼儿活动中我们还是提倡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每一件事,尽可能减少惩罚的教育手段,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幼儿行为的发生,我们提倡表扬、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在批评惩罚孩子时不应该全盘否定,应该为他们创设克服缺点的条件,并相信他们能够改正。这才是我们教育目的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书:《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心理学》
[2]文章:《惩罚的风险性及其调控》、《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论文作者:张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孩子论文; 幼儿论文; 错误论文; 教师论文; 手段论文; 他们的论文; 小朋友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