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对策论文,新课改论文,原因论文,语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允地讲,自语文独立设科始,人们对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探寻从未停止过;而自从1978年吕叔湘痛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以来,无疑这种探寻愈发显得积极、主动。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虽有了若干方面的改进,但实际的教学效率、效果、效益并不理想。近年来,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拟就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析。

一、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

1.在“为什么教学”层面:课程取向难以调和

关于“为什么教学”的问题,“课程标准”给出的答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目标与课程性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反映与被反映的逻辑关联。从“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看,这个“语文素养”事实上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指向工具性的,一是指向人文性的。有专家解释:“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1]这种“期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中人们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似乎并未达成“共识”。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如何统一?学术界至今依旧缺乏真正令人信服的学理阐释。而更为严重是,理论界或鼓吹“工具性”或张扬“人文性”,摇旗呐喊之声依旧不绝于耳,之间的论战至今依然未歇。无疑,理论上的混乱必将导致实践中的无序。“工具”与“人文”的话题,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其结果如何?就是愈来愈多的语文教师发现自己愈来愈不会上语文课了!

2.在“教学什么”层面:课程内容建构阙如

从学理上讲,一次系统完整的课程改革必然包括这样四个方面,即“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厘定、“课程实施”的指导以及“课程评价”的阐释。与此对照,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指导以及“课程评价”的阐释三方面,确实彰显了革故鼎新之态;然而,对于“课程内容”的厘定与表述却几近空缺。而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讲,都应该是以“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为基础和核心的,离开对“课程内容”的研讨,其他一切包括“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指导以及“课程评价”的建议,事实上都犹如在玩空手道——课程本体的迷失必将导致课程实践处于一种无所依靠的“失重”状态。不难想象,连“教学什么”都没有清楚明白的定位,怎奢谈“如何教学”“如何评价”乃至“为什么教学”!实际情况已经表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大阻力,即为人们对“课程内容”的困惑。

3.在“用什么教学”层面:语文教材建设不力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代替语文“课程内容”而现实存在的一直是语文教材。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的革新态势主要表现在对语文教材“人文性”的加强上。这种变革注重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用王荣生的话来说,事实上至多是在“定篇”上下工夫。过多地注重“定篇”恐怕不是建构“有效教材”的正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2]时至今日,这个“大毛病”似乎依然存在。事实上,语文教材笼统的“选文”,其随意性是很大的,这种随意性的直接危害将导致所选的文本从其功能意义上来看显得相当复杂——“概括地讲,是‘例文’的框子、‘定篇’的姿态、‘样本’的企图,而在教学中则最后被误植为‘用件’”。[3]面对如此“怪异”的语文教材形态,除了睿智的语文教师能有意识地加以改换,大多数教师则只有依“本”而教了,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这样的语文教材形态的处置常常是跟着感觉走。

4.在“如何教学”层面:教学方式顾此失彼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如何教学”层面来审视,制约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最大障碍是我们“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教学实践中,便是对语文教学方式选择的顾此失彼。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日益流行,语文教育界出现一种自觉不自觉地把讲授法看做是落后的、过时的教学法倾向。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倘若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教者更是刻意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活动;而评课时,更是把教者“讲”得多少作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之一。事实上,“自主、合作、探究”只是通行于所有学科的共性的学习方式,如若不顾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不顾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一味地崇尚、张扬“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语文教学定然是非常盲目的,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实质上极易将语文教学引入歧途。

二、对策

1.搁置话语论争,注重实践探索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为什么教学”这一问题上,工具性目标取向与人文性(或思想性)目标取向很多时候就像是玩跷跷板,而这样的游戏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对语文教育自身的伤害。现在看来,语文教育理论界真的有必要在这一问题上“暂告一段”了。暂且不去讲一些“形而上”的概念术语,让我们回到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形中来,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那就是完成中小学其他学科无法完成的使命。很显然,这个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如果我们语文教学不能完成这一使命,那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语文学科存在的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无论课程如何改革,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有目标”是不应、不会、不能动摇的!若能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其他“各式论争”我们可以暂且搁置,而一门心思于实践层面认真探索到底该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达成上述目标。如果这一件事做不好,即使在理论上对“工具性”“人文性”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阐释得多么深刻、精确、完美,也是没有多少价值与意义的。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其不可推卸的任务;只要通过科学的途径,真正踏实、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这样的语文教学定然是“有效”的。

2.厘定课程内容,开发语文知识

厘定语文课程内容虽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但再困难我们也要面对。这里谈一些思考。关于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其为“课程要素”。根据加涅和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语文学科的课程要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以及语文情感。[4]“语文情感”可以理解为在语文课程中要教学的情感,主要表现为高尚的政治情操、良好的道德情怀、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的态度情思。其中,前三个方面分别指向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第四个方面则主要指向学生的个性人格修养。“语文技能”学术界通常界定为四个方面,即读、写、听、说。但这样的界定还是非常笼统的,还必须做进一步精细化研究,特别要好好研究这些技能形成到底需要哪些知识。从目前情况来看,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最为棘手,而课程的基础乃知识,因此,对语文知识的厘定则显得更为重要。既有的以“八字宪法”为主的语文知识已被实践证明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缺乏有效性,那么现在我们的任务便是要开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真正有效、高效的语文知识。做好这项工作有两条路径可以考虑,即外“引”内“生”。外“引”即直接向相关学科(譬如应用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引进较为成熟的知识;内“生”即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经由专家集体审议,来生成适宜的知识。

3.调整编撰策略,分清选文功能

要想进行“有效教学”,就必须构建出“有效教材”。如果用现今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课程目标来审视当下诸多的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许多语文教材对达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个板块(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等方面是缺乏支撑效力的。“教材内容”受制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受制于“课程目标”。因此,“教材内容”间接地受制于“课程目标”,即“教材内容”应服从、服务于“课程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在语文课程内容不明朗的情况下,构建有效语文教材的有效路径可以借助于“课程标准”中已做出清晰厘定的语文课程目标。“选文”历来作为语文教材编制的一项核心工程。过去我们把“文质兼美”当做选文的基本原则,现在看来,要想真正实现语文

“有效教学”,这一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原则只是保证所选文本的“质量”,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未必好的文本就适合教学,关键要看文本本身对达成具体的语文课程目标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遵循“文质兼美”的基本前提下,分清所选文本的功能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而言,在编撰工作中,编制者对所选文本的功能应事先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所选文本到底有何价值,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讲,是“定篇”呢?是“例文”呢?是“样本”呢?是“用件”呢?编制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预设。这种“预设”可以有效地阻止由于语文教师依据个人的口味而对文本进行随意开发乃至过度开发现象的发生,保证课程目标向语文教材传递的有效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基于课程要素,择定教学方式

客观地讲,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定一种教学方式适宜与否,主要看它所运用的对象。具体到语文学科中,考察一种语文教学方式适宜与否,主要是基于语文教学的内容。可见,择定语文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语文教学内容,在课程层面,即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要素。如前所述,语文学科基本的课程要素有三类,即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情感。语文知识是可“教”的,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是其适宜的教学方式。语文技能是“教”不出来的,它只能靠“练”,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科学地操练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语文情感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练”出来的,它得诉求于“悟”,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通过熏陶感染,让学生体验感悟是其理想的教学方式。从上述可见,基于语文学科基本的课程要素,语文学科有三类基本的教学方式,即讲解式、操练式、体悟式。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与三种基本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认清语文学科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领会语文学科三种基本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有效地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保障。

标签:;  ;  ;  ;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有效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