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论文_范帮俊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论文_范帮俊

范帮俊

(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663000)

摘要:随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不断深入推广应用与完善,相信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必将在电力生产与营销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能,计量,采集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应用,对于电力生产与营销手段而言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系统全面考虑供电企业涉及的所有电能计量点,实现对数量众多、地理位置分散的计量装置实行多项监测功能并可实施一定的控制手段;系统通过相对应的主站系统实现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综合应用,实现管理关口向现场前移。

1 建设目标

基于同一数据库设计,统一数据采集平台,统一业务应用平台,建设业务范围覆盖厂站、大用户、公变台区和低压集抄的一体化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支持厂站终端、大用户终端、台区终端、低压集中器的接入,实现厂站、大用户、公变台区和低压各领域应用功能以及综合分析应用功能,为营销系统应用及其他系统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建立数据平台,该平台要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采集与管理功能,同时该平台应具备统一的数据接口,方便电力生产和营销过程中的数据使用者即时、准确地获取数据信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可靠性,一方面要保证技术上的开放与先进,另一方面要重视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稳定性,能够实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且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点对系统的不利影响,一手抓数据安全——数据备份技术,一手抓系统运行——故障诊断技术、故障恢复技术。其次要考虑的是用户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使用,摒弃繁琐的操作步骤,繁杂的维护工作,以及艰涩难懂的界面风格,以方便、简洁、实用为设计原则,既要融入目前的前沿技术,又要体现时代性,且将来能够顺利完成系统的更新换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系统应加强有关应用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注重经济性,使系统能够持续正常的运行。开放性也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考虑到的一点。开放性的系统能够允许来自各个厂家的设备在统一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基础上相互替代,将系统的服务时间最大化,同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架构

前置核心引擎功能范围,包含如下组件:

2.1置系统总线:沟通各个子服务的信息桥梁,拥有接入规范,并拥有高效、可靠特性。

2.2通讯服务群:负责与通讯设备进行通讯,建立并管理通讯链路、报文转发、状态管理等工作。为后端屏蔽GPRS、网络、光纤等物理通讯链路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数据采集服务群:负责完成数据的定时采集工作,根据用户制定的采集方案:数据种类、采集密度、任务周期完成各种规约设备的历史数据抄读,并将数据分发到各个数据平台。

2.4事件采集服务群:负责完成不同规约设备的事件采集,进行初步事件分析、过滤,之后分发到各数据平台。

2.5Web Service APIs:提供跨语言、跨系统的开放性服务接口,为前置系统之外的所有系统提供接入前置系统的手段,包括读表服务、设备控制服务、设备交互服务、档案通知等。

2.6前置数据库:前置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存放终端档案、表计档案、设备规约配置库、采集原始二次数据、采集事件数据等等。

2.7实时数据平台:前置提供热点数据服务,将最新数据以热点的数据方式发布到实时数据库之中,提供多个系统、多个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访问效率,减轻历史数据库压力。

3系统实现的功能

3.1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分析供电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可以发现,利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市场用户电能表上示数的自动记录。所以,该系统的应用为电力企业采集电表数据提供了新的途径,继而使电力企业用于电表数据采集的人力得到节省,并使人为失误的出现几率得到了有效降低。作为一种电量计测与监控平台,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远程遥控完成对用电用户的用电情况的计量。

3.2在供电系统监控上的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含有多种终端装置,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报警。而系统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动报警,则是因为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以与多种终端设备兼容。在对采集的电表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数据。而一旦发现供电系统运行故障或是用电数据不完整的现象,系统就会通过报警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因此,利用电能计量系统的监控功能,电力营销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用电异常问题,技术人员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而通过制定相应的策略,则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3.3加强线损管理。线损管理是电力营销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线损的故障,实时监测,并进行异常报警返送信息数据,从而降低线损,加强了线损的管理,避免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3.4防窃电。系统通过多角度数据分析,综合比较,筛查可疑用电用户,通过交流采样的数据与采集的表计数据对比,发现窃电行为。当交流采样数据与采集的表计数据差异超过设定的阀值时,系统提供主动报警功能。通过表计“计量门开”事件发现窃电行为。系统提供“计量门开”主动报警功能,非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生“计量门开”事件,可能存在窃电行为。通过“PT开路”、“CT 短路”等表计报警事件,发现通过非法手段人为造成表计计量故障的窃电行为。通过线损异常,过滤分析发现窃电行为。

3. 5 电能质量分析。完善的采集网络可以提供全面的需方电能质量数据,为电网规划、电能质量监测、甚至环保规划等提供依据。可以分别汇总统计A、B、C、D等类型的测量点的某一时间段的日、月电压合格,内容包括A、B、C相的超上限时间、超下限时间、合格率等。对日合格率统计可以同时统计月累的情况,对月合格率统计可以同时统计年累情况。显示所选计量点的所选时间段的分相日、月电压合格率曲线和数据列表。显示所选变电站的全部计量点所选时间的分相电压合格率数据,可按计量点电压等级排序。设定时间段(精确到日)内任意电压等级的各种供电可靠性计算,其中包括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次数及时问、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及时间。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电力生产与电力营销方面也是一个质的飞跃。随着这个系统的逐渐完善,未来一段时间,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必定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帆.浅谈潮州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J].知识经济. 2010(18).

[2]陈立.Y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范帮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论文_范帮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