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肿瘤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3)
【摘要】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接受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诱因深入分析,同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照观察62例因患肿瘤、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间进入本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予以PICC置管的同时,30例常规组展开基础干预,32例观察组展开针对性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展开对比。结果:30例常规组中并发症发生概率30.00%(9/30),32例观察组为9.38%(3/32),(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学疗法的肿瘤患者,予以PICC置管时,建议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止并发症形成。
【关键词】肿瘤内科;基础干预;PICC置管;针对性干预;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211-02
对于行PICC置管的患者,其并发症诱因不仅呈现出复杂性特征,而且还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因此在临床干预工作中,需以针对性干预技术作首选,实现对各类型并发症的充分防范。为了解针对性干预技术实践价值,通过对照观察62例因患肿瘤、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间进入本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分别展开基础干预和针对性干预技术,旨在充分提升PICC置管质量,避免并发症出现。
1.对象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照观察62例因患肿瘤、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间进入本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均予以PICC置管。30例常规组,22岁~80岁,其均值(58.8±10.67)岁;13例(女)/17例(男);置管时长:40d~300d,其均值(100.6±30.51)d。32例观察组,23岁~81岁,其均值(57.9±10.27)岁;14例(女)/18例(男);置管时长:45d~320d,其均值(105.5±33.71)d,对两组病例资料展开对比,P>0.05。
1.2 方法
62例患者都接受PICC置管,在对其并发症诱因展开深入了解的同时,30例常规组展开基础干预,32例观察组展开针对性干预。
1.3 数据统计学
选取SPSS20.0软件展开此统计、研究工作,62例患者血栓、感染、导管受堵、导管脱落以及静脉炎等现象的发生率由“(n/%)”展开研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对比,如果呈现差异性,则(P<0.05)。
2.结果
30例常规组中并发症发生概率30.00%(9/30),32例观察组为9.38%(3/32),(P<0.05),如表1。
3.讨论
江映霞[1]等强调,对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由于其需要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因此往往需要予以PICC置管,尽管该技术可行性高,但是却存在并发症风险,具体涉及血栓、感染、导管受堵、导管脱落以及静脉炎等。鉴于此,在临床中,除了要对并发症诱因展开深入分析外,还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此次展开两种干预技术后,30例常规组中并发症发生概率30.00%(9/30),32例观察组为9.38%(3/32),(P<0.05)。肿瘤化疗患者接受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诱因及其针对性干预流程涉及如下。
3.1 血栓诱因及其针对性干预措施
(1)诱因。肿瘤患者一般血液黏稠度偏高,再加上化疗期间PICC置管至使血栓形成几率较普通病人高,导致血栓形成。(2)干预措施。对于血栓高危患者,需对其高危诱因深入分析,在优化冲管技术的基础上,输液完成后,需选择脉冲式冲管方案,以生理盐水进行充分冲管,确保导管设备处于通畅状态,避免导管中血栓形成。置管早期的功能锻炼很重要,护士可指导患者多做握拳、旋腕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3.2 感染诱因及其针对性干预措施
(1)诱因。PICC管道本身作为患者及外界感染源之间的媒介,当患者救治环境偏于潮湿性、炎热性,就可能会促使细菌成分大量繁殖,加之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降低,或者是医务人员缺乏无菌意识,都可能诱发感染问题。(2)干预措施。为防止感染现象出现,PICC置管工作者需优化自身操作行为,在加强无菌意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范性操作流程展开工作。此外,如果患者已经有感染问题出现,则需增加换药频率,并以碘伏对其穿刺部位展开加压消毒[2]。
3.3 导管受堵以及导管脱落诱因、针对性干预措施
(1)诱因。其诱因涉及:冲管操作流程、封管流程缺乏合理性,导致血液返流;未能定时冲管;未能妥善固定导管;消毒剂未充分待干,就覆盖无菌透明贴膜,导致贴膜固定不牢;患者配合性偏差;患者自行将导管设备拔除等。(2)干预措施。对输液速度合理调整,防止导管出现弯曲现象,如果患者输注药液的浓稠性高,需以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导管,再予以封管,冲封管的方法是脉冲式和正压封管法;待消毒剂完全干燥后再贴透明贴膜,还可使用导管固定装置能有效预防导管脱落。此外,对导管妥善固定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展开健康指导,使其认识到自行将导管设备拔除的危害性,通过提升机体配合度,有助于提升置管质量[3]。
3.4 静脉炎诱因及其针对性干预措施
(1)诱因。若机体血管组织中的导管出现反复移动现象,其血管内膜组织就会明显受损,导致静脉炎出现。同时,导管型号不符合机体血管直径,同样可能诱发静脉炎。还有就是置管时反复穿刺血管,送管不顺,速度不均匀,都可造成静脉炎。(2)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置管技术,规范置管操作。在置管操作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管直径正确评估,正确选择血管组织的基础上,选取适合患者的导管设备,避免过大或者是过小,以免机体血管内膜组织受损。置管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厚涂多磺酸多糖乳膏,热敷穿刺点上方等。置管后3d,嘱咐患者充分保护穿刺侧肢,避免过度移动[4]。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化学疗法的肿瘤患者,予以PICC置管时,为防止血栓、感染、导管受堵、导管脱落以及静脉炎等现象发生,在对上述症状诱因展开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落实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防止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江映霞,李春梅,黄慧敏,等.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06):846-848.
[2]王冶楚,程娟芳,倪静燕,等.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802-1804.
[3]郑艳,胡玲,唐英,等.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5):397-400.
[4]秦黎,丁惠,谢静华,等.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留置PICC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6):168-170.
论文作者:薛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诱因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肿瘤论文; 针对性论文; 静脉炎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