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皮肤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中医、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9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8人,对照组采取避免诱因治疗,实验组在避免诱因的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7.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1.8%。结论:控制诱因对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明显,再进一步增加药物组合治疗效果会显著提高,需要得到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53-0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而世界上0.5%~1.0%的人群患有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被定义为自发风团和/或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超过6周及以上者[2]。慢性荨麻疹是多数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的皮肤病[2]。慢性荨麻疹发病约占荨麻疹的2/3。风团反复发生,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可达2个月以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9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8人,对照组采取避免诱因治疗,实验组在避免诱因的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1.2 临床检查
慢性荨麻疹组织病理:系单纯限局性水肿,乳头及真皮上层有浆液性渗出,乳头水肿,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浸润亦可致密并混杂有嗜酸性粒细胞。
1.3 发病原因
反复发作超过数周或数月的荨麻疹很难明确病因,有时可能永远找不到特殊的原因。虽然怀疑与心理因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
1.3.1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
1.3.2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
1.3.3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
1.3.4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1.3.5物理因素、动物及植物因素、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
1.4临床症状
风团损害反复发作,时间持续1~3个月以上。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性。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时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临床治疗
1.5.1寻找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
1.5.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1.5.3药物治疗
1.5.3.1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为顽固。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可以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可以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联合应用。
1.5.3.2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如酮替酚每次最大剂量为1mg,3次/d。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曲尼司特100mg,3次/d。
1.5.3.3糖皮质激素 对荨麻疹的疗效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寻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常用药物和剂量如下:泼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得宝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制剂。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静脉滴注。
1.5.3.4免疫抑制剂 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1.5.3.5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次/d,静注;10%硫代硫酸钠10ml,1次/d,静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碱0.1~0.2g,3次/d,口服;转移因子1u臂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
1.6 疗效判断
1.6.1有效: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1.6.2无效: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接触诱因加重病情,影响生命活动。
2.结果
经上述治疗对比分析得出,单纯控制诱因治疗的有效人数为76人占77.6%,无效人数20人占20.4%;在控制诱因基础上增加诱因治疗的有效人数为90人占91.8%,无效人数6人,占6.1%。
3.讨论
慢性荨麻疹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睡眠、学习和心理带来严重困扰[4]。经过临床的多种治疗方案的治疗,使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使整个病程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其中以控制诱因为基础辅以药物联合治疗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不同,单一的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较差,所以要积极结合临床症状采取控制诱因、药物结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文静,黄永菁.荨麻疹中医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2007,25(10):40-43.
[2]侯秀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J].山西中医,2000,16(2):31.
[3]王朋军.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79例[J].光明中医,2006,21(3):31.
[4]石春蕊,石春波,匡钱华,李幼平,严祥,任万明,杨克虎,李伦.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0:1261-1269.
论文作者:郑兴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荨麻疹论文; 诱因论文; 疗效论文; 组胺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拮抗剂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