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必备能力--评98中学入学考试的英语状况及99中学入学考试英语命题的预测_英语论文

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必备能力--评98中学入学考试的英语状况及99中学入学考试英语命题的预测_英语论文

必备的基础 必要的能力——’98中考英语情况回顾和’99中考英语命题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中考论文,命题论文,能力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1998年中考英语试卷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Ⅱ级要求为命题依据,以JEFC(1—3册)教材的内容为主要命题范围。在考试形式上,多数市(地)实行了“二考合一”,即把初中毕业会考(卷Ⅰ)和升学加试(卷Ⅱ)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合为一次进行,卷Ⅰ成绩为初中毕业成绩,卷Ⅰ成绩对折加上卷Ⅱ成绩之和为升学成绩。这种新颖的组合模式,既减少考试层次,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又能在一次考试中体现合格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不同功能,其优越性已为实践所证明。中考这一改革措施已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1998年中考英语试卷的命题者坚持了“有利于推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的原则,并把“控制难度,减轻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使试题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试卷命制中始终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严格控制了考试范围;充分考虑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了结构知识的应有地位;贯彻教材的教学思想,保证了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适当比例;重视语言的文化特征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增加了试题的语境因素。

在总结近几年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保持试卷的主要框架的同时,1998年各市(地)的中考英语试题显示了以下特点:

1.试卷总体难度适宜,卷Ⅰ、卷Ⅱ体现了明显的梯度,较好反映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毕业会考题(卷Ⅰ)为基础题,着重检测学生对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题型和试题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命题有很强的基础性,卷面以容易题为主,辅以稍难题;升学加试题(卷Ⅱ)为选拔题,着重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和试题体现对外语综合能力的要求,考查遣词造句的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对文章主旨或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以及对词义的猜测和词汇的运用能力等,卷面以稍难题为主,辅以较难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考出符合他们自己学习水平和运用能力的真实成绩。

为了控制好两卷的难度,在试题内容上卷Ⅰ以教材为主,卷Ⅱ适当延伸到课外;在题型设计上卷Ⅰ以常见题、单项题和基础题为主,卷Ⅱ以要求较高的综合题为主;在测试的能力层次上卷Ⅰ以识记、理解为主,卷Ⅱ以分析、归纳和应用为主,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正常的教学后达到完成义务教育学习任务的合格水平,同时又适当提高卷Ⅱ难度,增大区分度,更好地体现选拔功能。

2.在题型设置、题量控制和考点分布等方面兼顾语言知识的全面考核和基本技能的全方位测试。

卷Ⅰ中的英语知识部分着重考查大纲规定的必须掌握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试卷中的单词辨音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读音规则和单词读音的记忆和掌握情况;词汇考查范围是大纲规定要求的600 个四会单词和500个左右的三会单词,除考单词的拼读拼写外, 还考词汇的意义理解和运用;语法考查题覆盖面大,几乎涉及到教材中出现的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项目,知识点多,其中以动词考查比例最大,体现测试重点与教材的训练重点吻合。

语言知识为言语能力服务。1998年试卷改变单纯知识测试的传统目标定位,而重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测试。听力题以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和听写三形式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这对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大面积推行口试的时机还不成熟,但中考试卷中有补全对话题和对话理解,这是以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情况;阅读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要求通过阅读掌握所给材料的内容信息,既要求了解文章的具体事实和细节,也要求看出比较隐蔽的含意,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试卷中的听写、单词拼写、看图填空以及词语填空可以说是书面表达题型,是对学生写的能力的考查。

3.试卷的整体分布注意单句和语篇、客观题和主观题、单项题和综合题的合理比例,从而恰当地体现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要求。

除卷Ⅱ中的英语能力考查都以语篇形式进行外,在卷Ⅰ中也有六篇短文,增加了在语篇整体考查上的分值,体现了考试改革的方向;为避免客观题所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主观题在卷Ⅰ和卷Ⅱ中分别占35%和30%,以增加对学生书面语运用能力的考查;另外,试题改变单项考试的模式,适当减少识记性内容,增加语用考查的比重,突出在情景语言中考语法,在语境中考查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卷Ⅰ中的一部分单项填空题不只是对知识的单纯检测,而是在题干设计中注重情景性,要求通过上下文理解题干,也就是说,把基础知识的考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经验和语用经验,必须具有对整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所学知识并结合语境去作选择的能力;单词拼写题一改以前选字母完成单词的形式,而是要求根据所给的句子和汉语注释写出该单词的正确形式。这种词汇测试题不是单纯的汉译英,而是要求根据句意和语境写出该词的相应形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拼写单词能力、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能力、掌握词形变化的能力以及运用词类知识和构词知识能力等,这是一种集词法、句法、词义、词形变化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测试。卷Ⅱ中的词语填空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选出适当的词语,并用其正确形式填空,使短文正确、通顺。这首先要看懂残缺不齐的短文,依据上下文的推理和判断,在理解了全文后再选词,然后根据填词处的语法结构改变词形填入。该题既考查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对词、句和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在语篇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回顾1998年英语中考的情况,我们对1999年中考英语命题的趋势可作如下预测:

1.中考英语命题将会继续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坚持两个有利的命题原则,体现试题命制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2.试卷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作个别调整,但整体结构会基本不变,题型会保持相对稳定。

3.将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控制难度。卷Ⅰ的期望难值度将定在0.70—0.75,卷Ⅱ的难度值可能会控制在0.60左右。

4.两卷的梯度将会更明显体现。卷Ⅰ因其水平测试的特征,将以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面向全体,体现教学基本要求,部分试题会来源于教材,语音、语法和日常交际用语的试题的一部分为学生较熟悉的内容;卷Ⅱ将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灵活性会较强,试题会有明显的梯度和较好的区分度,旨在克服或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保证初、高中教学在培养交际能力方面的一致性。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我们首先应借助教材系统复习,理顺思路,抓好基础知识落实,同时要从语篇整体着眼,通过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注重交际,学会分析实际的语言现象,提高解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自己既具有英语学习的必备基础,又具备语言运用的必要能力。

标签:;  ;  ;  

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必备能力--评98中学入学考试的英语状况及99中学入学考试英语命题的预测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