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秀
(全州县妇幼保健院;广西桂林541500)
【摘要】目的:探究与评估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208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这208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再另选取同时期200例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可知,两组产妇的分娩生存率相同,对照组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生存率高于观察组,同时其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对照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略优于观察组,但两组产妇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0%(10/200)、5.7%(12/20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分别为(8.9±1.3)h、(177.9±18.8)ml,与观察组的(9.1±1.4)h、(180.3±19.2)ml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条件评估,严密监控分娩过程,部分孕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同时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向孕妇推荐和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可行性;安全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69-02
疤痕子宫是指有过子宫手术史,并且在术后修复后留下疤痕的子宫,这种疤痕多是剖宫产手术后留下[1]。随着剖宫产人数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出现疤痕子宫的产妇人数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2]。疤痕子宫患者怀孕很容易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情况,同时也为产妇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3]。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剖宫产手术增多,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分娩的成功率也随之增加。但是对于疤痕子宫孕妇如何选择分娩方式,还没有定论。这类孕妇如何选择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然是医学难题。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表明[4],疤痕子宫孕产妇采取阴道分娩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产生了较好的分娩效果。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与评估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208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208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这208例产妇设为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2.2)岁,孕周为34-41周,平均孕周为(38.5±1.3)周,距上次剖宫产手术2-8年,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无感染。再另选取同时期200例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者设为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6-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2.3)岁,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为(39.0±1.1)周。所有产妇的纳入标准如下:(1)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2)产妇均为单胎;(3)产妇年龄≤40岁;(4)产妇均符合阴道分娩的适应证;(5)此次妊娠无绝对剖宫产指征;(6)产妇孕周≥33周。对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剖宫产
孕妇第一次剖宫产手术情况不详,存在阴道分娩的禁忌症:(1)曾行T形切口手术;(2)曾有子宫破裂史;(3)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内科或产科并发症;(4)由于不具备外科医师、麻醉师、足够数量工作人员或设施而不能施行急诊剖宫产。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较短,不足两年,检查子宫下段前壁厚度<3mm。
1.2.2阴道试产
具备阴道试产条件:在进行本次阴道分娩之前孕妇均接受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子宫下段前壁厚度≥3mm,手术后疤痕愈合好;宫颈条件成熟,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和影响阴道分娩的内外科病症;患者和家属同意手术。
1.3观察方法
给予对照组入院后的常规产前检查,了解孕妇既往分娩史,进行阴道分娩;对于观察组,入院后将孕妇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严密监测,了解其详细分娩史,检查胎儿、胎盘以及子宫疤痕愈合情况,临产时,若出现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立即转为剖宫产。
1.4评价标准
(1)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内容包括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缺陷发生情况、产妇生存率以及新生儿生存率。
(2)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情况进行记录,内容包括尿潴留的发生率、产程时间(h)以及产时出血量(ml)。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
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妇生存率相同,对照组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生存率高于观察组,同时其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对照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略优于观察组,但两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情况
通过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情况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0%(10/200)、5.7%(12/20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分别为(8.9±1.3)h、(177.9±18.8)ml,与观察组的(9.1±1.4)h、(180.3±19.2)ml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疤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或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的子宫[5],其将对再次妊娠的孕妇分娩及产后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子宫受孕率较低,妊娠期间的子宫破裂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严重威胁到了产妇的生命健康[6]。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应用率的不断提高,其所带来的疤痕子宫发病率不断升高。在针对疤痕子宫的病因进行分析时,部分研究学者发现在伤口的正常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受到增生性疤痕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该平衡受到了破坏,胶原的合成瞬间超过了降解,大量的胶原堆积将会导致机体出现疤痕子宫[7]。临床经验表明,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由于受精卵会于疤痕部位着床,从而进一步形成了疤痕妊娠,在疤痕子宫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0.15%[8],甚至引发致命性子宫大出血,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选择剖宫产手术后再妊娠时选择分娩方式,是医护人员和孕妇家属十分关注的问题,也经常存在争议,为降低手术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医务人员更倾向于剖宫产[9]。剖宫产率的上升,导致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产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疤痕子宫存在盆腔粘连,若再次妊娠采用剖宫产时,手术会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引起子宫疼痛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阴道分娩方式的安全性渐渐得到保障[10]。
本次研究以208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同时期的200例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0%(10/200)、5.7%(12/20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分别为(8.9±1.3)h、(177.9±18.8)ml,与观察组的(9.1±1.4)h、(180.3±19.2)ml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项研究结果即说明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但由于孕妇的子宫处留有疤痕,因此在进行阴道分娩之前,评估孕妇接受阴道分娩条件以及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产妇进行产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条件评估,严密监控分娩过程,部分孕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同时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向孕妇推荐和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丽丽.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可行性与安全性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14, 38(2):123-124.
[2]唐雨帆. 观察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可行性与安全性[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5):2457-2458.
[3]刘征.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7):942-943.
[4]蒋美琴, 陈霞, 凌静.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结局及可行性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5):700-703.
[5]陈明静.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1):1416-1417.
[6]王倩, 沙小龙.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可行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3):41-43.
[7]兰春. 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11):209-210.
[8]林红娣.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5):75-75.
[9]刘正英. 阴道分娩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182-182.
[10]邓琼. 疤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和可行性研究[J]. 中外医疗, 2012, 31(36):49-50.
论文作者:唐红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子宫论文; 疤痕论文; 产妇论文; 阴道论文; 孕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