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电气设备质量的好坏与企业生产安全息息相关,且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定期维修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出现质量上的问题,那么就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电气管理维护者应基于充分知悉设备运行原理之上历经长时间的工作训练从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辨别出故障并将故障排除,进而在有利于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的提升的同时确保电气设备运作良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维护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工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内部电力系统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文章通过对目前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在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开展维护检查和维修策略,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设备维护的保证,促进企业的发展。
1 电气设备管理现状
对于电气设备来说,其质量是有很大区别的,类型也比较多,所以,电力设备的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具体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电气的专业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要对企业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具体状况进行了解。
1.1 电气设备的具体出厂状况是不同的
设备生产厂家是不同的,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之间的技术状况也不相同。如果都属于国产设备,那么不同厂商之间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产品质量之间也存在差别。如果设备出自同一家厂商,因为技术以及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产品的质量也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批次的设备,质量也存在差别,所以说,设备在投运这一初始状态下,存在很大的差别。
1.2 使用环境也存在差别
如果环境不同,那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自然环境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供电设备来说,它们一般都处在室外环境之中,经常会受到温度以及湿度还有污染和日照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存在差异,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的影响。其次,设备处在电力系统之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其承受的系统运行电压以及短路电流还有热稳定的具体时间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系统短路的具体容量存在很大的差别。
1.3 相关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差别
很多电气的相关运行人员专业知识以及业务素质都还比较差,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无法及时将设备初期的各种故障发现,导致很多原本极易进行解决的问题变得很复杂。
2 电气设备的维护检查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日常的维护检查,如果能在设备故障的“萌芽状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能缩短维修时间还能减少经济损失,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2.1 电气设备的常规检查
2.1.1 日常巡检
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2.1.2 定期点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电气设备维护的具体方法
电气设备维护方法与电气设备的种类、技术要求、工作条件与实用工具等密切相关,一般有以下六种:
看:观察电气设备组成部分的外形变态。如:熔断器是否烧断、紧固件是否松动、绝缘器是否碳化发黑;观察监测仪表所指示的数值或指示装置所呈现的状态。
听:倾听电气设备运行时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工况。如,异步电动机单项启动不了,同时发出“嗡嗡”声;电动机轴承损坏时,发出“沙沙”声等。
闻:嗅闻电气设备运行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如电气设备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导致温升超限时,可出现刺鼻的焦糊味。
摸:通过触摸电气设备外壳温度来粗略判断低级绝缘设备或一般设备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测:通过常用测量仪器测试电气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绝缘电阻值。
做:根据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周期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清洁保养和检查、维护。
3 电气设备维修
3.1 询问之后再拆卸,清洁之后再维修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拆卸,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由外及里,由机械到电气应先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要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
3.2 优先检查电源,由静到动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
4 电气设备的管理
首先,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因此机修车间要加强对配电室及电气修理组的日常工作管理,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次,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专业性很强,企业管理人员应在专业技能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对关键、重要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更要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工作督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再次,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方可交付车间(部门)投入运行;最后,要做好对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
5 结束语
总之,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工业不断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必须跟上飞速发展的设备状态。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担负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使命,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将完全借助于生产设备来实现。因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将越来越向设备管理转移,这就要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挂念,努力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跃民.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13(2).
[2]张方庆.工厂常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2.
[3]刘有为.电气设备状态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设备,2012(1).
论文作者:刘栋,赵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电气论文; 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差别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