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戎
(贵州省赤水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贵州赤水 564700)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88-02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经治疗后通常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肢体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肢体障碍,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自2014年6月至 2015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比较对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在(64.4±2.1)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为(65.3±1.9)岁。对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均取得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进行抗血小板、降压、降脂、降糖、治疗冠心病以及、改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辨证分型治疗,风痰瘀阻型患者药方:法半夏、生白术、天麻各10g,丹参20g,三七3g,香附15g,酒大黄5g;痰热腑实证患者药方:全栝蒌30g,胆南星6g,生大黄、芒硝各10g,丹参20g;痰热内闭证患者用药药方:黄连、山栀、天麻、石菖蒲、粉丹皮各10g,丹参15g,钩藤20g;痰湿蒙神证患者用药药方:法半夏15g,天竺黄、石菖蒲、天麻各10g,钩藤、丹参20g;气虚血瘀证患者用药药方:生黄芪30g,柴胡10g,川芎5g;阴虚风动证患者用药药方:生地黄、丹参20g,山萸肉、天麻各10g,钩藤30g,白芍15g。1剂/d,200ml/剂,水煎服,早晚分次服用[2]。根据患者的病情联合中药泡洗以及中医针灸治疗。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病患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选择(x-±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发病快,病情危急,致死率、致残率都较高,是由于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组织缺氧坏死,患者会出现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和肢体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活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中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属于“中风病”的范畴,其致病原因为患者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患者出现气虚生淤,血瘀生痰,痰郁化火,因此,在对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型治疗,对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证、痰热内闭证、痰湿蒙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患者等选用不同的中药药方进行治疗,活血化瘀,调整脏腑,使患者气血畅通,痰瘀消散,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者神经机能通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应用针刺、中药泡洗等方法疏通经络、调理机体,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障碍的改善和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证实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应用应用针刺、中药泡洗等方法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飞.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5,11(27):88-89.
[2]江育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16,9(5):336-339.
[3]喻腾云,吴艳华,孙寒静,江善明.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病因病机的层次关系[J].吉林中医药,2014,8(04):102-105.
论文作者:张定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脑卒中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方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