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创效论文_胥毅

论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创效论文_胥毅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1

摘要:技术是“创效”主体,同时“技术创效”也是一个项目能够提高盈利水平的核心环节及前提保证,这也是本项目所一直坚持的指导方针。从技术的角度把握利润增长点,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优化施工方案,节省成本、降低消耗。本文分析了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创效。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技术创效;

技术管理工作者具有单一的技术专长是难以胜任的,就像管理界的木桶理论一样,技术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应有的最缺乏的专业的那一块短板;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知识你均掌握其核心知识之后,而没有相关的多年的实践经验,也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这就需要把各个专业相互密切贯穿起来,才会使木桶盛上更多的水,并且密而不漏。

一、原则

从技术创效的总体策划重点来看,由于业主对建筑的定位变更,故导致了现场施工后期频繁修改。尽管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现场施工进度,甚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但是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扭亏创效的新方向、新思路。1)原投标综合单价中亏损的项目:通过工程量减少、更换新做法(新材料、新品牌)、重新报价来降低亏损或扭亏为盈。2)原投标综合单价中盈利的项目:通过提高工程质量以工程量增加的形式来扩大盈利。3)通过“四新”技术的实施、方案与节点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高技术含量的应用等方式来降低实施成本,达到盈利目的。

二、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创效

1.总承包项目采购阶段的技术管理。 总承包项目应把采购纳入设计管理,把采购纳入设计管理是指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与采购工作合理交叉、密切配合, 保证设计成品质量和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建筑企业的在设计管理计划中, 设计部门负责编制清购单和技术规格说明书。设计专业负责对制造商报价中技术部分进行技术评审。设计专业负责审查确认制造商的先期确认图图和最终确认图图。设计专业分期分批提交设备、材料请购文件。这样的优越性有:(1)设计部门按专门制定的表格和要求编制清购单和技术规格说明书, 能准确表达设计要求, 减少采购过程的技术错误。(2)设计部门负责对制造商报价中技术部分的技术评审, 确保采购的设备、材料符合设计要求。(3)设计部门负责审查确认制造商的先期确认图图和最终确认图, 保证设计质量和设备、材料制造质量。(4)设计部门分期分批提交设备、材料请购文件, 保证关键、长周期设备提前订货, 缩短采购周期和工程建设总周期。

2.项目的施工阶段。在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施工,设计以及采购的往往是深度交叉同时进行,继而则要求总承包商优化管理,做好设计,采购,施工的统筹规划和资源优化。而在三者之中,施工相对于整个项目工程来说,可以看成是项目独立的,生产资料转化成生产产品过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可以认为通过引进或者优化现场的管理技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实现“ 人、机、料”等生产要素细化到施工网络的具体节点,制定精确的网络计划,对项目资源进行统筹,力求资源配备的节约与均衡。以项目为例子,施工阶段则是根据设计阶段所设计出来的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文件为蓝本,利用采购阶段所采购的机械设备,运用现有的施工手段生产项目产品,形成生产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同样要求总承包商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当施工项目为施工技术相对复杂的大型工程时,施工与设计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两者之间影响也比较重大,施工作为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中所承担风险最大的环节,就要求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有序施工,经营服务,同时正视自己本身的施工能力,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严格把关质量检查,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以实现风险最低化的项目战略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总承包商与设计工程师的协调管理。设计可管理以认为是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项目工程中设计图纸能否及时准确的完成,施工方所需施工所需的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能否得到及时的交流与解决都将会影响到项目能否按照施工计划完成,因此说总承包商与设计工程师的流畅的信息交流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于设计单位的沟通交流我们要做到:(1) 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中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加强设计与施工的协调。(2)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及时邀请设计人员对工程进行指导,解决施工存在的疑问或问题甚至一起进行技术攻关。(3) 在综合管线图和预留预埋图制作过程中遇到设计方面的问题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了解原设计意图。(4) 在深化设计中积极和设计单位沟通,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6) 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做好相关工程验收工作。除此之外,项目总承包商与设计单位之间可以通过正式函件和提供设计资料,确认口头指令的方式与设计方书面形式沟通。同时总承包商应该定期与设计工程师、业主召开设计技术交底会议,商谈重大或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设计资料、设计疑问。从而为项目施工的质量保证,降低管理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4.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是高压水冲法打毛混凝土技术的实施。由于首层汽车坡道的防滑做法变更为贴坡道防滑砖(100 mm×100 mm),而原设计做法为坡道混凝土一次压光成型,故导致了贴砖的界面附着力不足,需要在原状混凝土面上打毛。对于坡道面积几千平米的工程量来说,如采用传统的人工剔凿,不仅施工时间大大延长,而且人工费极高,同时大大增加了噪声、粉尘污染。为此,我方考察多方设备,最终选用了“法赫”高压水无损凿毛设备,其通过高压水的喷射,使得混凝土破除及凿毛作业便捷、高效、环保、规范,凿毛效率高达200 m2/h。在不考虑工期效益的前提下,累计直接经济效益逾13万元。二是混凝土破碎再利用技术的实施。由于屋面的开洞及新增墙体,导致原屋面找坡坡度全部作废,故需要将原已施工完毕的屋面(含各建筑做法层)全部凿除,并按最新的找坡坡度及方向重新施工。对于高23.35 m的作业层屋面来说,如按传统方案则需要将大量凿除的建筑垃圾运至1层并外运消纳,同时需要大量的新增材料运至屋面层施工,费时费力费钱。为此,积极创新,购买了1台鄂式破碎机吊至裙房屋面,将原屋面凿除的建筑垃圾(屋面砖、陶粒混凝土找坡层、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等)投入该鄂式破碎机,将其破碎成粒径为2 cm左右的骨料,再掺加水泥砂浆,于屋面作业层直接搅拌成混凝土,作为待施工的各建筑层的非结构施工原料。为此,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及工期的情况下,为业主节约了将近29万元的成本。当总承包项目中,项目工期的优化也必然与施工流程以及施工管理有关,施工企业的优势便是在于极其完善的施工流程与施工管理,因此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EPC 总承包模式也就极大的推动了项目工期的优化。作为施工企业为主体总承包模式中,在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因此施工企业在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使用更利于自身利益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这样不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了新的施工技术的推广。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盈利,是维系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如何阳光地、有效地盈利并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是目前各大施工企业所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技术优势、加大技术创效力度,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已探索出的切实可行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郑磊,成虎.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建筑经济,2017,(8):13~16.

[2]李颂东.EPC总承包模式设计管理研究[B].建筑经济,2016,(7)

[3]陈偲勤,EPC总承包模式中的设计管理研究.学位论文,2015,(4)

[4]王早生.发展智能建筑事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中国勘察设计,2017(4):36-38.

论文作者:胥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论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创效论文_胥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