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经济一体化成果与问题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湾论文,简介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海湾国家为能在21世纪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全方位发展与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伙伴关系。2004年7月6日,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巴林)财长集体访华,与中国签署《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定》,并决定于今年9月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注:《中国与海合会签署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定》,中国驻沙特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7月15日。),全面提升双边经贸关系。同时,海湾国家还采取分阶段实施经济集团化步骤和措施,通过加强成员国间经济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探索和推进经济集团化、一体化进程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努力改变依靠出口石油带动经济发展的单一性经济结构。
一、海湾合作委员会基本情况
1981年5月25日,由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巴林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或海合会)宣告成立,由于6国政治、经济体制相似,王室联系紧密,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海合会遂逐渐发展成为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
(一)地理位置及资源。海合会6国处于东西半球交通要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北与伊拉克、约旦接壤,南与也门及阿拉伯海相邻,东靠阿拉伯湾,西濒红海。境内绝大部分是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6国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3400万。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5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45%;天然气储量25.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16%。2003年6国国内生产总值总计约38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2370亿美元。(注:《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天然气概况》,2004年1月18日,http://www.mofcom.gov.cn)
(二)宗旨。利用各成员国的资源和力量,实现成员间在一切领域内最大限度的协调、联系、合作和一体化;加强与密切成员国民间的联系、交往和合作;在联合自强的基础上,以加强防务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推动6国的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发展,建立科研中心、举办联合项目,鼓励私营企业间的合作,不断促进经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一体化。
(三)组织机构。(1)最高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即6国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主席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按国名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一年。(2)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大臣(部长)或其他大臣组成,系执行机构,每3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按国名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一年。(3)总秘书处:为常设机构,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由秘书长和分别负责政治事务、财经事务及军事事务的3名助理秘书长主持工作。秘书长由最高理事会任命,任期3年。(4)专门委员会:设有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商业金融合作委员会、工业合作委员会、石油合作委员会、文化合作委员会和防务合作委员会。1992年5月,海合会又成立了高级安全委员会,负责处理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并致力于加强海合会成员国的自我防卫能力。阿曼国家元首卡布斯担任该委员会主席。
海合会每年11月或12月轮流在6国首都召开首脑会议,到2003年12月共召开过24次首脑会议。1999年起在两次正式首脑会议之间增设一次非正式首脑协商会议,以利于各成员国交换意见,加强相互协调,并为正式首脑会议草拟有关决议。6国外交、国防、内政、石油和财经等大臣(部长)也定期或根据需要召开会议,商讨6国和海湾以及中东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军事等重大问题,互通情况,协调立场,共商对策,并采取联合行动。
(四)经济特点。海合会国家以盛产石油著称。6国的自然条件和单一的资源状况形成了其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石油工业是6国的经济支柱,2002年石油收入占6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占出口贸易额的75%,占财政收入的70%。2003年6国石油收入达1400亿美元。在过去20多年里,由于石油经济的推动,6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4%,至2003年,6国的经济总量已达3400亿美元,人均收入达10500美元。(注:“海合会国家经济总量达3400亿美元”,《阿联酋国民银行报告》,2004年4月11日。)沙特石油储量2615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年石油收入500亿美元;阿联酋980亿桶,占10%,居世界第三;科威特965亿桶,占9.6%,居世界第四。卡塔尔天然气储量8.8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注:《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天然气概况》,2004年1月18日,http://www.mofcom.gov.cn)为改变这种单一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来源多样化,各国投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灌溉农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积极鼓励发展加工业、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
二、海湾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为实现经济协调与互补,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海合会6国即开始提出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主张,并着手双边与多边经济协调与合作。1981年11月,海合会召开第二届首脑会议,会上各成员国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规划了6国经济一体化的目标:1、实现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公民的自由流动,并在就业、置业、执业和服务的利用等方面取得国民待遇;2、实现各成员国经济的协调、互补和互联,并逐步按协议基本章程规定达到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3、经济、财政金融和贸易体制、方针政策和战略逐步靠拢并统一;4、成员国的基本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电力和天然气输送等联网运行;5、建立多种联合项目。
三、海湾经济一体化取得的成果
(一)分阶段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目标。6国在迈向经济集团化、一体化的过程中,大致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80年)是海合会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阶段。在这个阶段,6国间相继签订了一些协议,如1970年沙特和科威特签订转口协议;1971年沙特和卡塔尔签订转口协议;1972年科威特和阿曼签订经济及文化新闻合作协议;1973年科威特和阿联酋签订鼓励投资及资本自由流动协议;沙特和卡塔尔签订对等国民待遇协定。同时,6国还成立了一些区域经济组织,如1953年,6国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机构——南方及海湾总署,负责协调与推进有关海湾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事宜;1973年,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成立了多边经济合作混合委员会;1979年,6国成立了海湾工农商联合会;1979年,海湾石化工业公司宣告成立。这些机构和实体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雏形。
第二阶段(1981-2002年)是经贸合作的落实和具体化阶段。根据海合会1981年11月通过的《经济一体化协定》,6国就国民待遇、政策协调,包括石油政策在内的各项产业政策、技术合作、劳动力培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等展开了具体合作。
第三阶段(2003年以后)是经济一体化阶段。海合会6国的关税同盟开始运作,并向货币联盟和经济一体化方向推进。主要任务有统一货币,共同协调发展规划、石油政策、工业活动、劳动力及相关立法、法律法规,建立共同市场。目前,第一、第二阶段已基本结束,6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正步入艰巨的第三阶段。
(二)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渐成“气候”。1983年3月,6国建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对自然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等国产货物附加值超过40%的,作本国货对待,在海合会成员国之间无限制、毋须委托代理、无关税自由流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2000年6月18日,沙特国王法赫德指出:“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一体,南北美洲已成联合之势,东南亚诸国也已联手,我们应奋起直追,否则将会被淘汰。”海合会6国继1992年在巴林建立贸易中心,1995年12月允许6国公民跨国经商和实施6国电力、公路、电讯联网工程,以及1997年12月各国民银行和海湾国际银行开始在各成员国开设分行后,1999年底还就统一关税、建立统一的海湾市场问题达成协议,并决定将1289种基本商品的税率控制在5.5-7.5%内。2000年底,巴林率先决定降低关税。6国还就发行单一货币问题进行了探讨,决定将成员国货币联合固定汇率作为统一货币的第一步。2001年12月,在第22届首脑会议上,6国决定于2003年1月1日建立并启动关税同盟,即实现对内(6个成员国)免税(53种)和政府采购海湾产品优先,对外统一关税率,基本商品(534种)进口关税为5.5%,其他商品(约700种)进口关税为7.5%。(注:《海合会首脑会议决定逐步实现关税同盟》,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经商参处子站,2001年12月18日,http://www.mofcom.gov.cn)2003年12月17日,海合会财经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于2005年之前实行货币联盟,2010年发行统一货币。(注:《海合会已就统一货币基本达成一致》,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4月11日,http://www.mofcom.gov.cn)同时,6国还在银行科技、货币金融、调查统计、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此外,海合会首脑会议通过了近40个规章文件,如农业共同政策、工业发展统一战略、发展规划目标与规章等,并在石化工业、农业、人口及未来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制定了带有普遍性的战略方针。(注:《海合会国家拟定实现工业发展战略的机制》,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商参处子站,2002年7月1日。)在国际经济合作上协调立场,制定了同主要贸易伙伴的磋商、配合统一战略,并开展同美、日和欧盟的经济对话与集体磋商机制。
(三)经济“多元化”步伐加快。目前,6国石油供应量约占世界的20%。由于长期“吃石油老本”,6国经济随难以预期的油价时起时伏。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后“石油时代”提早做准备,近年来6国开始加大对非石油产业部门的投入,2002年6国对非石油工业投资达500亿美元。(注:沙特《中东报》,2003年6月2日。)目前,阿联酋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已初具规模,非石油转口贸易量在海湾居首位,非石油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由1993年的64%上升到2003年的75%。(注:Country Profile 2003,United Arab Emirates.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1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同时阿联酋还通过立法允许外国银行投资本国金融业或开设独资的分支金融机构等举措,使迪拜发展成为中东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阿曼计划至2020年,将石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2%降至4%。2002年沙特、科威特、巴林利用石油美元,兴建了一大批炼油厂、化肥厂、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场,发展替代进口的钢铁、水泥、电力、海水淡化和食品等加工业。2002年11月,6国成立海湾再保险公司。2003年8月,海合会决定投资400亿美元兴建海水淡化厂,以满足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的需求。此外,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来临,海合会国家正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和信息等新兴产业。2000年沙特决定对外商投资科技和技术创新的工业项目给予15年的免税期。2004年6月,海合会国家决定将未来5年内在移动电话领域的投资提高到60亿美元。(注:《海湾国家将在移动电话领域投资60亿美元》,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6月23日。)近来,海合会国家纷纷成立科技、因特网、通讯和信息公司,并将公司股票上市发行,使“新经济”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海合会国家经济多为国家或王室、部落掌控,经济体制封闭,经济政策相对保守。为扭转“落伍”于时代的局面,以免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被“边缘化”,海合会国家纷纷走经改之路,包括开放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保护知识产权、发展人力资源和放宽外国人工作条件等。沙特继1997年允许外资进入其证券市场后,又于2000年实施新投资法,首次允许外企购买其全部产业。为进一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03年12月,沙特投资总局决定将外国投资者的征税税率由45%降至30%,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努力,以进一步降低税率。(注:《沙特努力将外国投资者的税费降至30%以下》,中国驻吉达(沙特)总领馆经商室子站,2003年12月10日。)据沙特投资总局最新报告显示,2000年至2003年,该局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近2000个,合同总额约140亿美元。巴林2000年4月设立了“经济开发最高评议委员会”,负责制定吸引外资和放宽限制等政策。2000年8月,科威特国民议会通过法案,允许外国人持有该国企业股票。同年,阿联酋杰贝勒·阿里自由区对外资企业的贸易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国际投资。截止2004年1月,阿联酋与43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与33个国家的协定已经生效,从而使阿联酋的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2003年12月,阿曼工商部官员表示,为实现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自2005年起,阿曼国内电信市场将对外国公司全面开放。此外,海合会各国政府将能源、电力、电讯、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和水利等行业向国内外私营企业敞开投资大门。如2003年7月,沙特电力公司决定向国内外私营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总额达48亿美元的电力项目投资机会;同时,沙特油矿部邀请全球50多家石油、天然气专业公司参与天然气项目开发。2004年1月5日,沙特协商议会以61票对46票通过了对外商投资法的修改,将外商投资企业赢利税由原来的35%降为20%。2003年10月,科威特内阁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法》的执行决议草案,根据该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无须通过科威特代理,可直接拥有100%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涉及除油气、水电、电讯以外的所有经济领域。目前,工商部属下的科威特外国投资局(KFIB)已收到32份涉及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申请。据悉,2003年海合会国家的私营企业收入约达2000亿美元,占6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在银行领域,多年来海合会各国均严格限制新的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但最近6国均先后表态将有条件地逐步对外开放银行业。(注:《海湾六国银行领域将逐步对外资开放》,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4月13日。)2004年4月,科威特中央银行向一家外资银行发放了新的许可。有关专家认为,这是6国银行领域重新对外开放的标志。
(五)允许成员国公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6国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职业。海合会允许其成员国公民在6国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如经营批发零售业、房地产置业,并按一定规则执持和交易其他成员国股份公司的股票等,其税收待遇、工业贷款及服务平等。同时,允许本国银行在成员国之间按规章开设分支机构;运输工具国民化待遇等。截至2003年,海合会国家间颁发跨国经营执照近6000份;跨国持股交易股份公司800余家,资本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跨国置房地产15000户;跨国投资工业项目取得贷款116笔,合计5.36亿美元。(注:《2005年实现海合会成员国外藉人的自由往来》,中国驻沙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子站,2003年7月30日。)目前,海合会国家已建立了如交通、通讯、电力联网、海水淡化等联合项目400多个,资本总额达200多亿美元。如2003年5月14日,海合会电力联网署理事会主席、巴林水电次大臣与海湾咨询局就更新海湾国家电力联网研究报告一事签署了协议,协议总金额达174万美元,项目准备分3期在半年内完成。一期将完成科威特、沙特、巴林和卡塔尔之间的联网;二期由阿联酋和阿曼完成内部电力系统联网;第三期完成在沙特、阿联酋和阿曼间的联网工作。
(六)建立起多个地区性经济技术合作联合机构。海合会建立了多个地区性联合机构,如海湾投资机构,海湾工农商联合会,海合会国家规格标准署等。同时,还设立了经济合作进程最高委员会顾问局和财经委员会,以制定金融、贸易、海关、交通通讯法规;设立科学研究中心,以推动工业、矿业、水产资源和动物资源的科技进步。目前,6国一体化的有关机构包括工业、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此外,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制定了统一的同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磋商的战略,并建立了同美、日、欧盟进行经济对话和集体磋商的机制。与欧盟、埃及、挪威、瑞士、冰岛、列支敦士登、韩国及非洲一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启动,有的接近尾声。与美国签署经济合作协定的谈判也在进行之中。
(七)实施统一的对外经济发展策略。
1、对外投资出现东移势头。海合会6国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西方金融市场的投资估计在8000-13000亿美元之间。“9·11”事件前,6国在美国的资金总额约7200亿美元,其中沙特4500亿美元,阿联酋1500亿美元,科威特900亿美元,巴林、卡塔尔和阿曼共300亿美元。(注:《85%的海湾资本投资在外国》,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4月10日,http://www.mofcom.gov.cn)“9·11”事件后,欧美经济大幅下跌,造成海湾国家投资缩水,其比例高达10%,金额达1000亿美元。海合会6国出于资金可能被美冻结的担心,纷纷从美国和西方银行撤资。至2002年8月底,仅沙特从美国撤资就约2000亿美元(注:“美专家称沙特阿拉伯从美撤资2000亿美元”,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年8月23日。),科威特(个人在海外资产达1630亿美元,其中60%在美国,30%在欧洲)不少投资已从美国撤出。由于阿拉伯国家投资环境不佳,为安全起见,沙特有意将撤回的资金投向欧洲或远东国家。据统计,1999-2000年,海合会6国对欧盟的投资从40亿欧元升至46亿欧元,增长了15%。(注:沙特《中东报》,2001年1月21日。)同时,鉴于美国对阿拉伯人的歧视政策,许多沙特商人开始抵制美国货,沙特人赴美旅游、学习和经商者锐减90%(注:沙特《中东报》,2002年2月26日。)。美国公民也因沙特国内反美情绪而减少赴沙特旅游和经商,美国在沙特的投资同样急剧下降,两国间总投资额达214亿美元的307个合资项目曾一度停顿。
2、能源合作方面,拓展与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合作空间。目前,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出口量为每年1300万吨左右,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出口国。根据卡塔尔与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一般为25年),到2008年卡塔尔年出口量可达到3500万吨左右(注:《卡塔尔签新售气协议》,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子站,2003年10月22日。)。卡塔尔计划再投资250-300亿美元用于增加其天然气的出口,以期到2010年达到年产量4500万吨甚至更高,成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2003年7月,沙特与印度两家国有专业石油公司就联合参与沙特南加瓦尔天然气田和红海天然气项目开发进行具体洽谈。(注:《海合会与印度工业科技合作会议在印度举行》,中国沙特阿拉伯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2月12日。)同年11月15日,沙特与英荷壳牌和法国托塔尔财团签署了第一个天然气项目,总投资达200亿美元(注:《沙特与壳牌—托塔尔达成天然气合作协议》,中国驻沙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子站,2003年7月18日。)。12月7日,沙特和白俄罗斯签订了石油、矿藏、石化和工业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协定。另外,近年来海湾国家的石油跨国经营逐步“升级”,其范围从勘探、开采等石油上游业扩展到炼油、加工、销售等下游业,经营方式由参股、合资发展到购买全部股份。2000年,科威特石油跨国公司在15个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和开采,其在海外的石油生产能力已达70万桶/日,炼油能力12.5万桶/日,在欧洲拥有4800多个加油站。沙特通过与美国德士古、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合并,共同拥有美东、西部地区4座炼油厂、126个油品终端站和2万多个加油站。
3、积极开展多边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外贸在海合会6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单一的经济结构,除了石油和石化产品外,其他生活和生产所需品大都依赖进口。海合会6国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2400亿美元,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仅约100亿美元左右,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4.58%,主要贸易对象国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在海合会6国的出口产品中,石油出口占90%以上,其余为化肥、化工原料等;进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粮油产品、纺织品、服装、轻工产品等。海合会6国贸易条件好,无外汇管制,关税较低(一般关税为4-12%),进口无限制、无配额。
欧盟是海合会6国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双方贸易额达350亿美元。多年来,欧盟对海湾的石化产品征收14%的关税,而欧盟向海湾出口商品中的41%是免税品,48%的商品税率为7%。海湾国家一直要求同欧盟签署一项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取消双方在税收方面的差异,但欧盟以海湾国家没有统一的税率为由加以拒绝。2003年1月,海湾关税同盟正式启动。9月,沙特与欧盟就货物和服务在2004年自由进入沙特作为其入世的部分条件而达成协议,为双方的自由贸易谈判扫清了障碍。(注:《GCC与欧盟谈判取得实质进展》,中国驻卡塔尔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5月20日,http://www.mofcom.gov.cn)目前,海合会与欧盟已就自由贸易协定70%的条款达成一致,剩余条款将在两年内敲定。据悉,欧盟和海合会自由贸易区可望于2005年建立。(注:《海湾国家与欧盟明年底前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驻阿曼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1月18日,http://www.mofcom.gov.cn)届时,欧盟将能确保石油供应,并占有海湾消费市场,而6国则为其石化产品和铝产品找到一个更大的市场。2001年,欧盟与海合会贸易额约45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可望进一步扩大。2003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在2004-2014年10年内,逐步同中东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最终建成中东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得到海湾国家的响应。(注:“布什鼓吹中东自由贸易区”,美国《木子网》,2003年5月12日。)2003年9月,卡塔尔和美方签订发展卡美两国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协定,以作为建立两国间自由贸易区的前奏。至今,美国已与巴林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注:《巴林和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中国驻巴林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6月26日。),与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曼签署了贸易投资框架协议。目前,美国积极支持沙特入世,与巴林、沙特、阿曼等国有关入世谈判也将陆续展开。(注:“美国继续推动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沙特《中东报》,2004年7月13日。)
至2003年12月,沙特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14个国家签订了与贸易有关的双边协定,与24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入世谈判,并签署了市场准入双边协定。(注:《沙特将与14国商谈“入世”协议》,中国驻沙特经商参处子站,2003年12月10日。)2003年10月,巴林和新加坡正式签署了互相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并开始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谈判,同时宣布启动两国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两国还将在铝业、石化业、石油业等领域合资或合作。卡塔尔与南非共同签署了经济技术贸易合作协议及鼓励与保护相互投资协议。目前,阿联酋已经与43个国家签订或将要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其中与33个国家的协定已经生效。根据协定,属于股份、红利、利息、版税方面的利润仅在收入来源地征税。此外,海合会国家积极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2004年1月21日,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政府表示,考虑部分免除或全面免除伊拉克战前所欠数百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换取伊拉克战后重建的订单。
4、海合会6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1)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6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是6国继欧盟、日本、美国之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69亿美元,与2002年的115.7亿美元相比,增长了46%,12年间双边贸易额扩大了10倍。(注:《海合会将与中国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驻沙特经商参处子站,2004年5月16日。)中国对其出口的主要是电子设备,2003年电子设备的出口额为80.9亿美元。目前,海合会6国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的第8大贸易伙伴、第8大出口市场和第9大进口来源地。(注:“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香港《凤凰网》,2004年7月7日。)其中沙特为中国在6国中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沙中进出口贸易额为5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5.5%。2003年,中国与沙特的双边贸易额突破70亿美元大关,达7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中国出口2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5%,进口51.95亿美元(中国进口沙特原油1518万吨,比2002年的1139万吨增长33%),同比增长51.2%。其次是阿联酋,2002年双方进出口贸易额为38.95亿美元,同比增长52.2%。从进出口商品来看,中国主要进口原油、成品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等原料品,而出口到海合会6国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轻工产品等。双方产品互补性强,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2)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6国的经济技术合作除传统的劳务输出、承包工程等领域外,还扩大到能源开发、投资设厂、开办商店、创建中国中医中心等。2004年1月17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标沙特天然气项目,并于当日与沙特石油矿藏大臣签署了合作合同。中国与阿联酋在卫生合作方面卓有成效,目前中国在阿布扎比、沙迦、艾因及阿治曼等地都建有医疗中心。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中国与海合会6国加强全面合作打下了基础。
(3)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对海合会6国产生了很大吸引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政治经济发展稳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200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8%的高速增长,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可保持相当高的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海合会6国产生了很大吸引力。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均在不同场合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同时,海合会国家资金雄厚,中国也希望有关国家的企业对华投资,尤其在水电供应、能源矿业、交通和通讯等领域,加强双方在服务贸易、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劳务合作,把中国的科研力量和海湾国家的资金实力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科技研发。
2004年7月6日,海合会6国财长集体访华,与中国签署《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定》,并决定于今年9月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根据协议,海合会与中国将成立经贸合作联合委员会,正式启动双边经济磋商机制。协议还包括鼓励双边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探讨扩大贸易和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途径与手段;为扩大贸易交往创造条件;鼓励相互间资本流动;鼓励经贸团组互访和建立经济、贸易、投资与技术合作联委会等内容。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无疑将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自贸区的最终建成将使双边经济的巨大互补性和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双方经贸关系全面发展,并成为加强“南南合作”的典范。
四、海湾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虽然海湾经济集团化、一体化进程已历经20年,但对海合会来说,建立像欧盟那样的统一经济体,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障碍。
(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年卡塔尔人均GDP高达27917美元(注:Country Report Qatar October 2003,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是6国中最高的;而世界头号石油大国沙特的GDP总额虽高达1864.89亿美元,雄踞6国榜首,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GDP仅为8868美元,不到前者的1/3,是6国中最低的(注:Country Profile 2003,Saudi Arabia,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建立货币联盟,6国就必须把货币政策完全让渡给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各国也就缺少了一个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二)各国资源存量不同,石油政策存在差异。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至少还能开采80年,其石油政策着眼于长远,要求把油价定在一个国际市场可能接受的范围内。而巴林、阿曼的剩余石油资源已经非常有限,开采期限不足20年,希望把油价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三)各国的债务水平相差很大。按照欧盟的标准,政府债务水平应当不超过GDP的60%。但沙特2001年的债务高达6300亿里亚尔(约合16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2.1%(注:Country Profile 2003,Saudi Arabia,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而阿联酋的债务水平仅为4%(注:Country Profile 2003,United Arab Emirates,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1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巴林、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曼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1%、33.8%、55.6%和20.3%(注:Country Profile 2003,Bahrain Kuwait Qatar,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5 Regent St,London SWlY4LR United Kingdom.)。由于债务水平相差较大,6国要就此达成一致,还有待艰苦的谈判。而在政府预算赤字方面,由于6国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于石油出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各国当年的财政收入。1998年国际油价跌入几年来的谷底,2003年油价又爬上新高,6国石油收入随油价的变化上蹿下跳,使各国的财政收入处于动荡起伏之中,因而要使各国政府量入为出,控制政府预算赤字,确实困难很大。
(四)各国面临立法、机构和技术性障碍。最高首脑会议和一体化协议的基本章程都很重视统一各种经济立法和法律法规,并提出了若干具有指导性的经济立法及法律法规范本,但在各国难以实施。因为要各成员国修改立法和法律法规均须假以时日。部分成员国有关部门负责人人事变动频繁,对海湾首脑会议各项决议在本国采取具体贯彻措施不明确、不具体,导致海合会的决议不能马上落实。例如:对成员国公民在卫生服务和教育中仍存在不平等待遇。有的成员国对房地产置业、股票流通和持有、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等国内法律、法规还相当严格,海湾国家公民(自然人和法人)的国民待遇原则还有若干障碍。海湾国家关税联盟虽已于2003年1月开始实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如部分国家对货物进出关税区的界定存在分歧。此外,对关税收益如何分配,各国之间分歧也很大。
(五)各国对经济一体化协议实施上仍存争议。海合会6国虽在统一关税税率、建立海关联盟及其时间进度上达成一致,但遵守程度各不相同。同时,海湾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各成员国从中获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存在着对地区贸易中心地位的竞争,有的成员国对自身贸易地位的下降和边缘化不甘心,往往在货物过境问题上不时予以限制,对各项决议也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诠释。
标签:海合会论文; 沙特论文; 科威特论文; 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欧盟成员国论文; 天然气投资论文; 阿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