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论文_马洪吉

中小学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论文_马洪吉

马洪吉 宁夏灵武市白土岗小学 751400

一、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全面、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2014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并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出当代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习总书记还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2014年5月2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召开了专门座谈会。在这次座谈推进会上他指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完善青少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每一位青少年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三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四是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五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全程,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务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标准,体现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述中所有的《讲话》、《条例》、《课程标准》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创设浓厚的校园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

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浓厚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氛围会使师生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最好方式。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分别开展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少队举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主题的班队会,低年级教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高年级利用“道德讲堂”的专题讲座、《品德与社会》课的专题教育等对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专门教育活动;艺术学科举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生教育手抄报、作品画展;开展评选“校园美德少年”,校园广播播放“美德少年事迹”、唱“爱国”红歌等,培养学生能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奋斗,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而努力,为个人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格而修身。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培养了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实现了师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教育目的,为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以“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师生“向善、乐善”的核心价值观。

(1)使师生明确“日行一善”的实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明确“善”的标准,明确传承“日行一善”的教育目的;通过“日行一善”活动,使学生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实现由“日行一善”的学习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的理念。

(2)实施“日行一善”教育经常化,如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手抄报、作文竞赛、评选小标兵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施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美,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达到积善成德、健全人格的目的。

(3)感受“日行一善”的真谛,组织学生走进身边的道德模范家庭、孝敬父母的好儿媳妇家庭接受教育,让学生感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宽容待人的无私和伟大,使学生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魅力。

(4)提升“日行一善”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墙已张贴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图画,再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品德老师、少队辅导员定期带学生去品读、去品味、去感受,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让学生能用一生精力实现“终身向善、终身乐善”的核心价值观。

(5)延伸“日行一善”活动氛围,让“日行一善”、“小手拉大手”带动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日行一善”的活动实践中,起到“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的社会效应,实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3.做好“廉洁”教育及“三爱三节”教育活动,培养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以“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组织师生看一部反腐倡廉内容的影视电教片。

(2)在师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班队教育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致家长一封信”廉洁教育宣传活动,出好一期以廉洁为主题的黑板报。

(3)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少队活动,通过班队会“学廉洁人物”、“讲廉洁故事”、“背廉洁格言”、“写廉洁童话”、“画廉洁漫画”、“唱廉洁歌曲”、制作“敬廉崇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4)开展“倡廉洁,讲荣辱”为主题的儿歌、童谣、诗歌征集、敬廉崇洁格言警句的征集活动,推动师生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道德情感的养成。

(5)开展“三爱三节教育”体验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三爱三节”教育的重要意义,倡导“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爱惜粮食”并使其真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具体的行为做起,持之以恒做到“三爱三节”、做好“三爱三节”、宣传“三爱三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践行“三爱三节”,通过“廉洁”、“三爱三节”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争做对祖国未来有用的人。

4.做好“诚信”专题教育,为师生奠定正确的价值观做准备。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灿烂文化的民族,有着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人人相互关心,彼此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关爱,人人感受诚信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形成民族的大爱无疆。有关诚信的历史记载举不胜举,也有因不讲诚信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记载。唐代魏征把“诚信”定位为“国之大纲”,现代社会小到熟人朋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到国家政治、经济、世界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诚信更具广泛性,更具重要性,由此可见“诚信”之重要。

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个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诚信的道德底线难以保证甚至扭曲。有的人无缘无故地擦碰别人讹诈钱财;有的人在买卖过程中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有的医院出现伪劣药品,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牛奶食品中的“三聚氰胺”事件、安徽阜阳奶粉引起的大头娃娃事件等等,让人触目惊心,耐人寻味,需要我们深深思考。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诚信、守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2)在“诚信”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要结合“品德”的教育教学,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使学生从小认识诚信的意义,培养诚信意识,自觉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①讲明白诚信的“含义”,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要通过教学与专题教育讲座,让学生知道“诚信”的本义就是“诚实,守信用”,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能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的问题和表现,如课堂不会的问题不及时向老师询问而不懂装懂、抄袭他人作业、未按时完成作业而找种种借口等。通过反思与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诚信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亮出不诚信的表现形式,才能从根本上改进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诚信人生、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②创新“诚信教育”形式,丰富诚信教育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除《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育、“道德讲堂”的专题教育外,其他的学科及教育的形式更不能忽视或小觑。语文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诚信”的词句、名言、小故事摘抄下来,如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非子的“小信诚则大信立”,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民间谚语中有“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这些既是中华诚信名言,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诚信的“座右铭”。通过整理、摘抄、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与记忆,使学生受到最好的诚信教育,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③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诚信教育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文化、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诚实的性格乃至品质;父母与孩子的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的行为是否一致,需要我们教育者与家庭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群)等形式常联系、常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各种表现,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学习活动是否稳定等诚信表现,努力营造学生的诚信意识,为学生的文明生活、健康成长、诚信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得到的启发是需要我们做长期的工作、全面的工作,绝非一日之功,既需要做好我们“立德树人”这一长期的根本任务,又要把握、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坚持由易到难、由有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24字”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学科教育、专题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校园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气息,激发青少年共筑美好中国梦的激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人才支撑。

论文作者:马洪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6

标签:;  ;  ;  ;  ;  ;  ;  ;  

中小学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论文_马洪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