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型教师“斯格模德曲线”的规划与实现论文

成熟型教师“斯格模德曲线”的规划与实现

徐文娟

摘要: 教师二次成长的秘诀是在第一条斯格模德曲线走下坡之前,开始一条新的曲线。成熟型教师整体来看存在很多优势,但因为身心俱疲,进取动力不足,发展空间狭小,思维惯性以及底蕴不足,本体性知识、研究能力缺失等原因进入了事业发展的高原期。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引导教师修炼正念,积聚能量,通过二次规划,再次出发;通过研究式学习,弥补知识能力短板;改善学校生态,彰显教师个性,凝练专业风格,帮助成熟型教师绘制新的斯格模德曲线。

关键词: 成熟型教师;二次生长;斯格模德曲线

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即成熟型阶段。学校对职初教师的发展高度关注,而往往忽略成熟型教师的需要。新手教师发展愿望强烈,而走向成熟以后,职业倦怠很容易让教师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专业发展难以实现突破。据统计,至少50%的教师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一困境[1]。今天的成熟型教师肯定是昨天的新手,但不一定是明天的专家,实际上许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就停滞在这一阶段,直至退休也未能成为专家。

查理斯·汉第在《充满吊诡的年岁》一书中提出了斯格模德曲线的概念,他认为不断成长的秘诀,就是在第一条斯格模德曲线走下坡之前,开始一条新的曲线(如图1)。成熟教师的“二次成长”就是不断从“第一曲线”走向“第二曲线”的过程,这是专家型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1 “斯格模德曲线”

一、成熟型教师的隐形危机与进入“高原期”的基本标志

如果说上岗期和适应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那么在经历了成长期之后,教师在成熟期的专业发展将是其整个专业发展阶段的突破期。成熟型教师整体来看,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第一,他们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成熟型教师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善于和学生和家长沟通,深受学生爱戴,同时在家长中也有较好的口碑。第二,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调查表明,一般成熟型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时间为职初教师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因为他们对于教材教法比较熟悉,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第三,他们有对教育教学的独立理解。经过了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成熟型教师已经能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也慢慢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如果能将这种教育教学理解在实践中慢慢稳定下来并进行专业提炼和表达,就将成为其教学主张。第四,他们拥有强有力的赋能他人的能力。成熟型教师的成熟不仅体现在专业能力,还体现在团队引领等方面,他们的专业引领可以凝聚更多身边的青年教师,从而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但另一方面,成熟型教师也在遭遇着隐形危机,他们的事业发展逐步进入高原期,其具体标志有:第一,相比较新手期突飞猛进的进步,成熟期教师已经难以察觉到自身的快速成长;第二,教学效果似乎投入更大的努力,也无法有显著提高;第三,工作内容和范围基本固定,偶尔有新尝试但没有明显效果;第四,从同伴那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第五,开始关心教育教学理论,但又觉得这些理论与切身感受不太符合。

二、影响成熟型教师“二次成长”的障碍因素剖析

与职初教师相比,成熟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实更多,但受到的关注、得到的专业支持却远远不够。制约成熟型教师二次成长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心俱疲,进取动力不足

处在职业高原期的成熟型教师,往往也迈入了人生的重负期,上有老下有小,孩子需要养育陪伴,老人也需要关心照顾,许多重负都压在肩头。作为学校教学骨干,工作压力大,往往处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体力、精力、心理都感到力不从心,缺少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这是成熟型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对成熟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们的压力普遍较大。教师们感觉总是在付出,总是在“被要求”“被期待”“被考核”,缺乏情感的支持和理解。诸多因素都使得成熟型教师疲于应付,在专业发展方面缺乏动力。

江苏省近年秸秆年产量基本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其中稻壳约1630万吨,麦秸约1380万吨,玉米秸秆约265万吨,作物资源拥有量位居全国第四[13]。

2.空间逼仄,未来发展渺茫

(1)在“漩涡式阅读”中夯实基础。鉴于成熟型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需要,处于二次成长期的教师阅读应该有别于一般教师的散点式、休闲式阅读,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即根据需要,阶段性地围绕相关主题展开“漩涡式阅读”,由一个主题切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阔地进行阅读。如关于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学的知识,以及人文、科学主题等,在明晰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阅读,并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针对教师“学生立场”的欠缺和对学生认知的匮乏,成熟型教师不妨读读学鲁道夫·谢弗的《儿童心理学》及教育神经学等方面的著作,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丰富对于人的发展可能性的认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扩展阅读领域,向纵深发掘,甚至读些教育哲学方面书籍。对于成熟型教师,更需要围绕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专业阅读,从而提升学科素养,比如英语老师可以阅读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阅读Swain的输入和输出理论,从而对学生语言学习有更专业的理解和行动。

3.囿于惯性,思维渐趋“童”化

由于长期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成熟型教师大都熟练掌握了教材,能够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策略,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往往容易产生思维惯性。他们认为自己的经验是最好的,不乐意接受新理念、新要求,这种思维定势也是导致成熟型教师发展停滞的重要因素。

小学教师为了更接近学生的思维,经常尝试接近儿童的思维,常年如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有可能被“童化”,而且钻得越深,童化的可能性就越大[2]。教师思维的“童化”,同时也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4.底蕴不足,本体性知识、研究能力缺失

据调查,当前小学成熟型教师大多数第一学历是中师,职后提升的学历专业绝大部分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大部分教师的学科知识学习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小学数学老师读中师的时候,高中数学学得比较浅,基础薄弱,学历提升的时候,怕高等数学太难,选择了文科。新课程标准中补充的概率统计、图形变换、几何证明与数论初步等是原中师学校数学课程中所没有的内容。

(2)在行动研究中提升专业表达力。行动研究是二次生长的关键路径。学校鼓励成熟型教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为期2~3年的项目研究,与研修团队的老师一起开展文献研究、撰写文献综述,确定研究目标、构建研究内容,构思研究思路、探索研究路径。总结凝练,是成熟型教师二次成长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善于创造机会,推动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进行系统反思、总结凝练,同时邀请专家定期参与到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指导成熟型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炼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做法,在不断锤炼风格、形成特色、达成辐射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研究力和专业表达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作发展水平是有高低的,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先天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后天锻炼的差异也是有高低的,因此我们在为孩子提供活动材料时就要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

对于平面式表面温源以表面温度计测量,其不一致性按经验估计分别为:当被测对象分辨力为1℃时误差为0.5℃,分辨力为0.1℃时误差为0.3℃,按照正态分布处理,则:

以上原因,导致成熟型教师们底蕴不足,学科本体性知识大量不足,而且大部分成熟型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成长出来的,习惯于被动接受,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教师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缺失,这也是成熟型教师难以实现二次成长的重要障碍。

三、“斯格模德第二曲线”的绘制与实现

(2)修炼正念,优化情绪管理。学校要引导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学会管理自己情绪的有效技术与方法,让教师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与学生、与同事、与家长等群体的交往中形成正念,建立起自身情绪维护系统。当教师们形成正念,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问题,都会正确对待,从容应对,妥善处理,而不会去钻牛角尖。正念能够帮助教师变得清醒坚定,充满正能量,充满活力,形成强大的自我。

(3)在实践学习中提升课程领导力。教师的潜能和创造力主要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被激发和释放。为了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学校对成熟型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规划和实施领导小组,聘请成熟型教师作为核心组成员,分别或是合作引领一门学科课程建设。成熟型教师在不同阶段的任务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中,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领学科课程纲要的研发,带领学科组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等研究,努力将国家课程转化为教师课程,然后将教师课程转化为学生课程,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到课堂。成熟型教师大多都是“教学的高手”,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也比较强,教学效果也不错。但是,进入了第二次成长阶段,教师要想有进一步的突破,必须学会从教学中跳出来,站到课程的高度,思考整个学科课程的设计、改造、规划、统整,研究如何将课程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这也应该是教师二次成长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4]。学校给成熟型教师以专业引领和专业实践的平台,在引领一个学科组、备课组或是一个学科教师团队的过程中提升课程领导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信和专业尊严。

1.修炼正念,在积聚能量中让生命再出发

(3)二次规划,生命再出发。对于成熟型教师而言,在实现二次生长的关键时刻,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再次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成熟型教师实现二次生长主要是完成从外部驱动到内部驱动、从实践经验到理论提升等重要突破。因此,对成熟期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就尤为重要。首先是自我盘点,成熟期教师围绕自身的专业发展以SWOT分析的方式直面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使他们不仅有专业发展的动力,更有专业发展的紧迫感。其次是路径规划,学校通过“一对一”的座谈与成熟期教师沟通,双向互动,促进其发挥优势、直面困难、明确成长目标、规划成长路径。最后是目标导行,通过三年或是五年的目标引领,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每一年的“小目标”,并拟定达成小目标的行动策略。

(1)获得情感支持与生活关爱。成熟型教师好像无所不能,他们需要关爱和扶持青年教师,他们需要完成学校的各项重要事务,他们好像还处于年轻力壮的阶段……所有这些我们对成熟型教师的认知都使得他们总是处于付出和关爱别人的角色,而他们自身的身体、情绪、心理却得不到别人的关注。相比较专业的学习,成熟型教师的二次成长更需要得到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情感支持与生活关爱。学校要关心这些成熟型教师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尽可能为他们减负,为他们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学校要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充分的激励与肯定,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理解他们的辛劳与疲惫,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温暖而充满人情味的情感氛围能为成熟教师积聚能量,成为他们二次成长的重要生命底色。

成熟型教师的二次生长何以可能?需要我们在分析他们的问题、缺失和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描绘一条相对清晰可行的“斯格模德曲线”,并创造条件,协助教师们迈向人生的第二条曲线。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成熟期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寻求发展与成长,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教师。学校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条件,引发他们自我生长的力量,引导他们成长的方向[3]

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是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的潜能的过程”。教师自觉实现“二次生长”就是在习以为常的专业工作中能打破思维定势,发现问题并主动改善,从而形成专业自觉。专业自觉的唤醒一方面源于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对教师的期待,另一个方面源于教师内在的主动意愿,唯有从内外两个方面唤醒,教师才能从“要我发展”走向“我要发展”,才能成为自觉的专业发展行动者。

2.有的放矢,在研究、实践性学习中弥补知识能力短板

成熟期教师的学习与能力提升应该以研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当成熟型教师有了专业发展的内需,学校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为他们赋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力、课程领导力和研究表达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教师职称评定太受局限,比如一般小学教师参加工作10 年就会评上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但是只有极个别能评上中小学高级职称。职业发展的阶梯减少,想要“更上一层楼”机会渺茫,很多教师索性放弃了努力。在学校管理层面,随着班额的逐年扩大,新教师队伍急剧扩大,青年教师培养成为重中之重,成熟期教师培养相对被忽略。不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成熟型教师没有系统的激励评价,学校评选“优秀师徒”也重在考核徒弟的成长,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很少……成熟期教师反面呈现出“碌碌无为”的状态。

另一方面,成熟型教师后天也往往“营养不良”。各级各类在职培训针对新任教师的培训较多,针对成熟型教师的培训少。大多数学科培训都以发展教学知识为主,组织培训的机构没有深入调查成熟型小学教师群体对专业知识的真正需求,很少有针对成熟型小学教师必要学科知识的补充培训,也很少有针对学科教育理论的专题培训。

Error Analy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Ultra Short Baseline Positioning System for Submarine Cable ZHOU Jing,XIAO Bo,GONG Houcheng,GUO Qiang(138)

2) 浸提pH。准确称取5 g火龙果果皮用打浆机打碎,在最适的乙醇浓度下,按1∶100的比例加入乙醇,在室温下自然pH(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和12)浸提60 min,方法同上。

3.改善生态,凸显个性,凝练专业风格

学校要改变评价激励制度,为成熟型教师创设更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他们逐步认识、改进、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个人专业风格,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1)评选校级教学名师。为了更好地发挥成熟型教师的专业引领价值,促进成熟型教师专业精进,我们学校开展了“春小名师”评选活动,鼓励入选的教师申报“校级名师工作室”。目前,我校有4位教师领衔校级名师工作室,涵盖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在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申报和运行过程中,第一,成熟型教师从学生和教师发展出发,找到最适切的研修项目;第二,他们打造了“卷入式”的研修方式,让领衔人和成员都深度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第三,他们创生了激励性的研修评价,通过领衔人的“名师展示日”和全体工作室成员的“成果发布会”,面向全体教师和相关学生分享工作室的研究历程、辐射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和名师工作室的运行,为成熟型教师搭建了平台,帮助他们更专业地开展专业实践,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获得更多专业发展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2)评选校级特色教师。针对当下教师评价中“多统一少差异”的现状,学校以特色教师评选赋予成熟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峰体验,确立多元目标、多元标准、多元主体和多样方式的教师评价机制。特色教师的评选在全面评价之余关注到教师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特长的发挥和特色的展示,参评原则是“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特色教师的评选促进教师多元发展,让在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学校工作等方面有特色的老师得到更多展示的舞台,获得更多来自学校、同事、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使其在学校内感受自觉发展的幸福,在社会上获得教育创新的荣耀。特色教师每学年评选一次,除了提供近1~3年的过程性实践材料,还需要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主题为“我的教育主张或我的教育实践”的演讲,在全体教师中获取投票超过一半者当选。近期,学校已经评选出“非遗特色教师”“自然拼读特色教师”“钉钉办公平台特色教师”等特色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学生和学校发展赋能。

论《资治通鉴》唐史部分的取材问题——以张均、张垍之死为例……………………………………………………………郭院林,杨婷婷(6):114

(3)评选校级优秀师傅。学校每年都会聘请成熟型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学科师傅,要求学科师傅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撰写课后反思和论文。在这师徒携手、共生共长的氛围中,成熟型教师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收获了更多的专业尊严。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同样,要给徒弟一杯水,师傅也应该有一桶长流水,也就是说师傅只有拥有教育教学的激情,不停地专业精进才能引领徒弟的专业入门和后续发展,而这种引领不仅停留在教学技能上,更体现在教育追求和教育情怀上。学校每年一度的“师徒结对”考核,不仅考核徒弟的成长,同时也考核师傅的成长,将“优秀师傅”赋分内容分为徒弟的学科基本功综合考评成绩和师傅的教科研能力,即师傅在学习指导徒弟的过程中,也不能疏于自己的专业阅读和提升。通过优秀师傅的评比,成熟期教师深刻体会到自己二次生长的必要性,也能体会到唯有自我赋能,才能赋能他人。

学校从成熟型教师的现实状态出发,关注他们的现实困境,通过内外合力,为他们赋能,激活他们发展的动力,锤炼他们专业发展的能力,敦促他们形成专业发展风格,帮助他们实现二次成长。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等科学技术使得受众对于新闻接收方式发生改变,使沟通从单项传播向走向双向甚至多项传播,人人都是自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环境下,无论哪个媒体都不可以单项要求受众必须接受其所传播的内容,电视依然如此,所以,电视专题片需要接受新媒体,适应新媒体,将其与新媒体相融合,汲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思想和风格,坚持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发展方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扩大自身的发展范围与发展内涵。

参考文献:

[1]戴兰芳.中小学教师职业高原期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15.

[2]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6(6):40-45.

[3]赵桂霞.“二次成长”才是教师真正的成长[J].人民教育,2018(Z2):81.

[4]万伟.骨干教师二次成长中的五大转折[J].教师发展论坛, 2010(2):15.

Experienced Teachers’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of “the Sigmoid Curve”

XU Wenjuan

(Changzhou Xinbeiqu Chunji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cipe for teachers’ second growth is that they should start a new curve before the first curve is downhill. Experienced teachers have many advantages on the whole, but they have entered the plateau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for reasons of mental and physical fatigue, insufficient motivation, limited developing space, thinking inertia, weak bases, and loss of ont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earch ability. In view of the above issues, our school guides teachers to practice mindfulness and accumulate energy for their second progress through the second planning. Also, our school helps them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rough research learning. In addition, our school has improved its ecology, highlighted teachers’personalities, and refined the professional styles to help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draw the new Sigmoid Curve.

Key words: experienced teacher; second growth; the Sigmoid Curve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9094(2019)07A-0055-05

收稿日期: 2019-05-25

作者简介: 徐文娟,常州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000)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

责任编辑:颜莹

标签:;  ;  ;  ;  

成熟型教师“斯格模德曲线”的规划与实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