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高校渗透德育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西方高校渗透德育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启示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6)02-0139-03

综观当代西方国家的高校道德教育,人们不难发现其正在并将日益呈现出这样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不拘一格的形式和途径”[1]。西方高校所谓的“渗透式”教育即“隐性”教育选择了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作为教育过程的开端,使之转化为“有意识”。研究、借鉴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理论、实践与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构建和谐高校大背景下的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

实行教育、管理和社会活动的交叉渗透,这是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主要应通过开展讨论、组织活动来进行,他将其称之为“助产术”或对话法。柏拉图则强调要通过环境的影响,音乐、文字的感染,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来形成人们理性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躬行实践”,认为只有实行某种锻炼,才能使人身上为善的德性日臻完善。他也重视通过体育和音乐来进行道德教育,认为体育和音乐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应主要服务于道德教育。古希腊思想家们的这些思想,对后来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白板论”出发,把儿童看作一张白纸,主张道德教育应当从幼年开始,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他认为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指给他们看”,这样,他们就会“懂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2]。他认为道德教育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主张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反对让儿童死记道德规则与口头教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以“归于自然”为根据,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爱好和兴趣。他提倡人格感化和自然惩戒,认为教育要按照天性行事,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人。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要充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必须借助三种方法——管理、教学、训练。在他看来,“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3]

在当代世界各国,对道德教育方法的改进也同样受到重视。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重要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道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种问答式的教学或关于道德的课程”,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学校生活,学生是从他们的全部社会经验中获得道德价值的[4]。杜威明确反对道德灌输,认为这种把现成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准则“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的”方法“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而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为基本原则[4]。为此,杜威主张取消德育课程,并提出了三种以渗透式为特点的道德教育方法:一是探究式讨论方法。教育者可以将现实中的道德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或设计出一些两难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二是活动式教学方法。根据知行统一的德育特点和个体品德形成的规律,道德教育应更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从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载体。三是社会性的学校生活教育法。主张学校应按照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各个方面的训练,以便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学会服务社会的本领,将来在社会中能承担多方面的责任和从事多种社会职业。杜威的这种渗透式教育理论,在战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柯尔伯格的“新苏格拉底法”、“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学派的“自由选择”,班图拉、米切尔的“社会学习方法论”,以及战后风靡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等,都强调以个体参与和自主活动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发展,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当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反对道德灌输、取消道德教育课程的做法也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对重视德育课程的呼吁,在实践中各国德育课程的纷纷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单纯反对灌输的否定,也是对单纯强调渗透教育的补充。

二、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西方高校崇尚渗透式道德教育,既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长期发展和熏陶的结果,更与西方社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软性管理的特点有关。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有这样几个明显的共性:

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西方高校的道德教育从总体上看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法制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自然成为西方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西方高校还从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根据学生实际讲授某种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把道德教育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进行宗教教育、民主教育、和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自由平等人权教育、现代生活方式教育、消费教育、心理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保护环境教育、反色情暴力教育、反吸毒教育、反艾滋病教育等等,不但内容无所不包,而且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西方高校也比较注重解决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问题。如在美国,小学普遍开始公民教育课,中学一般开设宪法、美国政治制度等课程,大学则主要通过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帮助大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美国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

第二,道德教育方法的广泛性和潜隐性。西方高校除开设政治学、哲学、公民学等公开的道德课程之外,还十分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如美国、德国等高校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即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该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们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在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相对于显著课程,隐蔽课程不是直截了当地说教,而是把教育目的或意向渗透到各种具体的生活环境或情境、事件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愉悦、激奋、庄严、悲痛、愤怒等情感,使其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促使其自主思考、自我教育,进而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的。在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中,以隐蔽课程和渗透式教育著称的,应该首推美国,其隐蔽课程已到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其具体表现是:以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感召学生的心灵;以蓬蓬勃勃的社会服务活动增长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以精彩刺激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竞争观念;以无所不包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和情绪宣泄;以异常活跃的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等等。

第三,道德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学校和家庭是西方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宗教、政党、社区、大众传媒等也逐渐成为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例如在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宗教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在美国、法国等国,国立高校的教学计划不包括宗教课,从形式上说学校同教会分离,可是在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取自宗教的论据比比皆是。这些国家中除国立高校外还有大量的私立学校,几乎都与宗教有联系。教权主义者和教士们以青年道德健康保护者自居,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政党是当今西方各种类型国家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尽管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选往往被看成是一场政治闹剧,但从普及和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社会主张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来看,又是很有实效的。换句话说,西方国家的竞选不仅是一次进军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角逐,而且是一次对广大民众进行深入全面的道德教育的“政治课”。西方国家还善于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强大的大众传媒,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掩藏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文艺节目之中,发挥其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民众的无形牵引作用。

第四,道德教育环境的整合性和渗透性。西方国家从来不把高校的道德教育看作是高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在政府的管理、指导、引导和协调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结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网络,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所有这些工作都是自觉的、自然的、互相配合的,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再有一点,西方国家很注意道德教育环境的设置,极为重视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社会文化设施的情景熏陶、感情渲染作用,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在英国海德公园,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塑像巍然伫立,人们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发表演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白宫、林肯纪念堂、国会图书馆等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国向其国民尤其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弗逊等美国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至于整个旧金山的街路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可以说,环境育人在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被发挥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三、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如同道德教育并非社会主义中国的“专利”一样,渗透式道德教育也非西方国家所独有。事实上,中国也有着丰富的渗透式道德教育的思想传统,从古到今,中国的道德教育方法也呈现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但总的来看,中国更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亦即灌输与认知的教育方法;而西方国家则较多倾向于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教育方法,亦即渗透与潜隐的教育方法。两种教育方法各有千秋,各有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高校的新形势下,研究、借鉴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理论、实践与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教育的运作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校德育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不可偏废。当代西方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社会需求,其中包括个体社会化必需的道德规范,维持社会秩序运作的社会规范,确保国家得以稳定和发展的政治规范等;二是人的发展要求,其中包括大学生必须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吸毒与性爱、利己与利他等。这一德育理念对我们的启发在于:其一,高校德育内容的政治性不能淡化。西方学者从不掩饰其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一刻也没有忘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5] 诚然,人们不能指望高校德育解决所有的社会道德问题,但通过高等教育传播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道德调节的重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的重要途径。无视这一点,将会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二,高校德育必须在凸现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和“养成教育”,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德育的长远目标之一,结合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新的水平;应把价值观教育和伦理、心理、生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成为具备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的一代中华英杰;应重视“养成教育”和实践,把道德知识教育和道德习惯培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责任感。

第二,道德教育方法的无意识性不可忽视。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工作不仅没有减弱和消除政治色彩,而且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浓厚。它之所以会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其主要原因是其道德教育已经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无意识地接受了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道德教育方法从总体上讲仍未摆脱硬性灌输的传统模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理论灌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无意识教育由于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教育方式新颖、教育方法有趣、教育效果明显的优势,应当成为高校德育方法改革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方向。其具体要求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主体人格感召、有益活动引导、群体文化熏陶、大众传媒牵引等都可以成为无意识教育的重要形式。必须强调的是,无意识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而不是教育者无意识地实施教育。那种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的所谓无意识教育,同没有教育毫无二致。

第三,道德教育途径的社会性亟待提高。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主环节,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道德教育体制,是西方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实践证明,这一道德教育模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虽然也强调“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实际上许多高校并没有扭转德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虽然也多次强调社会和家庭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责任,但社会和家庭教育不但难以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合力,而且在不少方面还直接抵消了高校中本就实效不太高的道德教育。借鉴西方经验,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合力网络,必须在高校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真正建立和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大德育”意识,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社会团体、社区、工作场所齐抓共管,共同承担德育责任的局面;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实践育人的保障体系和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第四,道德教育环境的渗透性亟待加强。西方国家的高校道德教育非常注意德育环境的设置。这既包括宏观社会环境的优化,也包括微观校园环境的构建。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将长期并存,这就说明高校德育的宏观社会环境只能优化,而难以净化和纯化。因此,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应当是现阶段发挥德育环境渗透性作用的现实而有效选择。一是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增强其育人功能。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重视以自然山水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和启迪。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二是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全力营造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氛围。在具体工作中,可从抓教风做起,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帮助广大师生树立以社会主义理想道德为核心内容,以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为主要目标的校园文化精神,继而形成团结、和谐、融洽、民主、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客观、公正、理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环境。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行无形教育,推行无声管理,不失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具有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  

西方高校渗透德育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