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演进脉络
周琳娜 刘春福
【摘 要】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彼时,近代知识分子在彷徨中探寻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从而逐渐将“文化”从微观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上升为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自信 现代化转型
近代知识分子在彷徨中探寻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路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自国门被打开后,西方文化输入引发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逆差,致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挑战与冲击。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在彷徨与踌躇之间,人们纷纷将矛头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归结为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挽救时弊,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意欲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强国之道,这也开启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革新运动的先声。虽然当时不少有识之士力求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但是他们所提出的主张仅限于在固有的封建制度下进行治理方式上的改变,难以真正开拓出一条新路,更难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变革。
据悉,此次体检历时10天,由供电公司工会统一安排,合理调配,全公司400余名职工分批次进行。体检的项目有内科、外科、彩超、甲功、肿瘤、心电图、血液分析等30余项。多年来,天富供电公司始终把关爱员工、关注健康作为创建和谐企业来抓,每两年定期为员工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为职工健康“护航”。□
在此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认清了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没落。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但是其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实质上还是按照西方的现代文明体系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诸多不足,但建立在“三民主义”基础上的文化发展道路依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十分稳固,如果背离文化传统、强行割断文化根脉,是很难得到人民大众认同的,势必群众基础薄弱。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和“德、赛两先生”的口号,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成分进行了大胆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在这一阶段,人们关于文化的探寻有了新的进展。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但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弊端,“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总体来看,这些试图以文化救国的仁人志士虽然没有找到中国社会文化形态演进、更迭的根本动因,也尚未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但是他们开启了一个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和先进文明成果的时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历经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彷徨探索中,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中国。共产党人首当其冲地肩负起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引导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再度审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一是找到了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有的进步成分和价值取向,二是开始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论证中国文化的内在合理性,并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既不能过度否定、毁弃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一味固守传统文化而排斥其他文化。在此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度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及其在思想意识上的正确性,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找到了一条明确出路。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
最后,整个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最好可以连续完成。一般而言,没有掺合剂的混凝土浇筑时,温度超过30℃时,间隔时间不超过90min,气温10℃左右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0min。一旦超过规定的间隔时间,混凝土凝固后出现裂缝,此时应做好标记,进行掩埋处理。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美好社会。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同时,他也勾勒了这样一幅美丽图景:“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框架下,在深刻认识和总结中国国情、揭示中国革命特点及规律、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新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指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整体分析的思路,这一分析框架坚持联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现当代文化,弥补了实践活动中一些个体在主观认知层面上的不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实践探索的先进经验,也是带有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文化”这一概念上升到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演进方向,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能够使我们结合新的社会实践要求,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现当代文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意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提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因素。只有与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相一致时,文化的演进才会顺利开展。
“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文化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1956年,中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与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作品。但是,这一时期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更多表现在个体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文学、文艺作品的产出等方面。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分析框架,导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滞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析框架所具有的纠偏性,敦促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党也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关于中华文化与文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
3c 1H NMR(CDCl3) δ:8.16-8.13(m,1 H),7.84-7.81(m,1 H),7.59-7.55(m,1 H),7.47-7.45(m,1 H),7.31-7.06(m,2H),7.05-7.0(m,2 H),3.94(s,3 H).
可以说,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涵盖了文化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文化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析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将“文化”从微观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作品等上升为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
(作者分别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营口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
【注:本文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分析框架及其演进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现代化转型论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营口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