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我国的能源损耗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用电模式得到更新,就需要落实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政策,增强人们的环保理念,对电网进行改革,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而智能电网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配电的自动化系统,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影响电网的建设还能影响电网的使用,所以说对其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
在当下我国社会义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电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已有的电网已经无法使人们生活及生产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再加上在进行发电、配电以及变压的过程中,传统的电网的许多部分还有待改进。所以,全面建设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这是目前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对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概述和发展现状
首先,从配电自动化的所需配电量和配电规模角度分析,可将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的系统分为: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而配电自动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为:与配电有关的设备自动化、配电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自动化、整体站房的自动化、配电中故障的提示和检修、电表记录自动化等,且不由系统大小来划分[1]。无论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还是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都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配电的目标、配电范围、以及适应配电发展来考虑,并且需要遵循安全配电、适应经济发展、适合拓展等规律。从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来看,其具有很好的拓展性,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时,前期可做较少的投入,建立小型或中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并根据配电自动化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基础配备。如若后期,中、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满足配电的需求,则可以对原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拓展,生成大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以满足更多生产和生活的电力使用。此种特点决定了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拓展时,基本不会对智能电网配电产生影响。同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具有稳定的自动化程度这一特点,只要在智能电网进行配电过程中,遵照操作守则与配电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就能够正常运转而不出现差错。
其次,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中,以往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输电电网的发展上,致使配电系统方面较为薄弱,不能够满足我国智能电网的整体建设需求。原有配电网在应用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例如没有较为稳定的架构、缺乏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关电力人才较为稀缺、分布式电源应用程度不足等。这些都是配电系统在整个智能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智能电网的发展得不到较好的均衡。
2.配电自动化建设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用以协调和指导智能电网相关技术领域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包括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变电、智能调度、通信信息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共由92个系列标准组成。智能配电重点关注3个关键技术领域,分别为配电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并网、配电储能系统并网。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配电网关键技术领域
配电自动化方面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建设系列标准、运行控制系列标准、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系列标准、验收和运行维护方面的标准。其具体标准包括《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验收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配电自动化验收细则(第二版)》、《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细则》、《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策略
3.1优化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结构
1)在对基于移动网络的通信网络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应当恰当地使用负荷管控系统,并充分地结合远程网络技术及用户管理技术。这样除了可以有效的保障用电服务的优质性,防止出现窃电及偷电等现象之外,还可以全面的保障用户有序的用电,而且还可以实现全面的监督与控制配电电压的质量。
2)应当先依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流程来建立一个远程数据传输系统[1]。利用移动网络信息的功能来实现远程接收及传输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全部信息。之后再在配电线路中设置电压临近器,并利用计算机来实时监测所有工作中的馈线的电压,同时再将配变布点恰当地加入不达标的馈线之中。随后,还应当合理地布置与安装低、高压无功自动填补设施,以使配电过程中的线路电量损耗得以有效的减少,从而使配电系统的配电效率实现全面的提升,使输送电压的质量实现全面的提高。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对于管理用户用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应当对终端监测系统加以构建,全面分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信息,以便全方位的掌握变压器的具体运作状况,同时还应当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即使出现配电故障,也可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对有关故障进行警示,从而便于对故障实施检查与维修,进而使智能电网的正常供电及运作得到有效的确保。所以,我们不仅应当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构建,同时还应当对其加以适当的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故障检修效率,从而有效的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
3.2提升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供电安全
供电安全问题一直是很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在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的重要。
对于用户来说,供电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电能的可靠和安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供电安全也能够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好的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问题一定有所保障,而电力企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供电安全也是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影响。所以说,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供电安全问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还应该合理的选择供电模式。而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模式就是自动重合分段器模式,自动重合分段器模式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应用,除了不会对电网正常运作过程中其他线路产生影响,还能够很快的寻找并且锁定发生电力故障的具体位置,并且,在解决清除电力故障之后,产生电力故障的位置可以实现自动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的供电使用,这一点也很好的提升了智能电网的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效率。除了自动重合分段器模式,双电源环网模式也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模式,双电源环网模式能够很好的保障电网在运行过程当中的稳定情况和安全情况,而双电源环网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连接在一起的相邻的两条线路,在供应电能的时候使用两个电源,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配电过程中的有关操作进行控制并且对于故障可以及时的检测解决。
4.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关注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更应该注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经过上文分析可得,为了有效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数据采集器、自动重合闸装置、电压监测器以及负荷控制设备等,保证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构建策略,能够充分应用到智能电网配电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海亮.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6):9.
[2]谢方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南方农机,2016,47(1):86-87.
[3]刘阳.智能电网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7):153-154.
[4]叶映婷.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242.
论文作者:沈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