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数学中开展美育教学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 美育 教学
1 数学美的表现1.1 简单性。简单性是美的特征,也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
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多么简洁规整,应用又多么广泛普遍。
1.2 和谐性。数学中的轴对称、黄金分割,有丰富的对称美、和谐美。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数学美的和谐性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和数学所表现出的均衡对称。
1.3 严谨性。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它表现在数学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论存在且唯一,对错分明,不模棱两可;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从它的公理开始到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允许有一句假话,即使错一个符号也不行。数学图形美丽和谐,数学语言生动严密等等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1.4 奇异性。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
数学是美的,教学中,教师若能采取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现和揭示数学美,就能引导学生追求数学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与思考。数学教师理应抓住数学这一特性,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
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讲黄金分割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美的人体图,告诉他们,人体之所以美是因为身体是按比例构成的,而肚脐眼即为人体黄金分割点。讲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时,学生又可领略到数学的结构美,结合我国的园林建筑向学生展示了数学的美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样,学生认为数学真是奇妙无穷,这其中无数的宝藏等待他们去开发和利用,结果学习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3 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 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借助多媒体、焦菊等教学工具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4 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小学生“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5 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青少年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像文学艺术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积极作用。
挖掘数学中美育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有待我们的教育同仁们一起去探索、研究。
论文作者:周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美育论文; 之美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