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BIM技术在地下室管道综合中的应用论文_孙金玲

暖通BIM技术在地下室管道综合中的应用论文_孙金玲

(烟建集团第二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BIM是利用建筑物的数字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建筑的规划、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对建筑进行分析、仿真、可视化和施工。工程量统计的过程。在地下室管道综合布置中使用BIM技术,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浪费和隐患。

关键词:暖通;BIM技术;地下室管道

随着工程复杂性的提高,二维图纸表现力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管线综合质量的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线综合设计常常出现管线碰撞、预留洞口位置偏移、安装空间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措施,兼顾设计和施工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1暖通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1.1对BIM技术的运用

暖通工程在需要选择相应的软件来配合暖通技术技术,MagiCAD软件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原理,这种软件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只有专业的技术师或者工程师才能运用和操作,而且这个软件在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CAD和Kevit的作用,这种工程软件在一些具体的软件技术中尤其需要,比如说在进行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技术的时候,专业人士要采用这种独特功能的软件来保证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1.2选择的BIM技术与二维技术的区别

暖通工程一直以来都采用暖通的二维技术,近年来通过引进BIM技术提升了技术工作的效能,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多区别,比如说在表达方式和应用方面二者就存在很大的差异。BIM技术使用的绘制方法更能够展示该系统的完整陛,不同于传统二维技术使用的单一的线的组合,BIM技术还运用了点和面来展现不同设备的连接方式,虽然传统的二维技术在表达管线和设备的投影关系时使用了多种方式,比如说在技术中加入文字和数字,但是仍然不能显示该系统的全面性。在表达方式上BIM技术更加倾向于模型的选择,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信息模型,选择的模型主要包含管道和设备,并且这种模型的信息可以具体到高度和尺寸上,这种技术的表达方式比传统二维技术中运用投影图、文字和数字进行描述更具真实性,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方便理解,而且这种技术方式更具便捷性。BIM技术具体的技术程序比较复杂,所以对BIM软件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员,而现在熟悉掌握该技术的人员不多,因此会直接影响直观模型的质量。

2 BIM在管线综合中的作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有很多种,目前我们国内设备专业比较常用的是RevitMEP这款技术。技术师可以通过这款技术来直观的观察各个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管线与土建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来保证管线的正常排布,还可以通过这款技术来分析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管道中流体的运行状态,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1在CAD实施技术过程中

只能在平面中表示出管线的位置、长度,并不能表示管线的大小,高度,而在技术高级办公楼、商业楼等建筑时,走廊及设备机房等位置都会有很多的管线,包括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消防管道、自动喷淋管道、电气桥架、自来水干管等等管道,很显然只用CAD来制图的话,不能够完全的表现出这些管道的具体大小位置,往往会对施工造成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用BIM技术制图,在制图过程中就可以观察到这些管线排布的具体情况。

2.2在BIM技术应用中

可以设定管线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管线的大小、弯头大小、各种阀门阀件的大小,而更为具体的展现出各个管线的位置,可以通过其三维的展示来随时进行管线相对位置的调整。通常在做管线综合的时候,只会按照管线种类大体的设定各个管线的标高,比如,风管与电气桥架在一个高度上,消防管道与喷淋管道在一个高度,冷冻水管在一个高度上,那么这样规划有很有可能在水平方向上排布不开或者水平方向造成空间浪费而导致垂直方向上管线的排布不合理,造成空间的浪费或空间紧凑。如果用RevitMEP技术进行技术则会得到更为显著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可以看出风管、新风机组的相对位置,能够更直接的表现出主风管与支管之间的连接形式及相对位置以及高度上的变化,可以清楚的看到各个楼层的净空高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个楼层的局部最低点在哪里,从而对确定标高,确定管线避让方式有很大帮助。并且这种通过三维的方式表现建筑模型更能够得到业主等非专业人士的认可,有了这种直观的表示,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管线避让,达到控制净空的目的,为业主节省空间,为施工带来方便。

3暖通BIM技术在地下室管线综合中的运用

3.1综合排布的任务和内容

解决各个专业自身的技术问题。解决专业间配合存在的问题,复杂部位的管线的综合排布。综合排布出图需包括:机电管线综合留洞图,机电管线综合协调图,机房大样图,三维管道图。

3.2做好过程控制和协调配合

综合排布策划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过程控制和协调配合管理。以便让综合排布成果更好的服务与施工过程中。过程控制管理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制定计划和方案,明确深化图纸送审流程;第二阶段为深化出图,图纸送审,深化总结。

3.3建模

土建BIM模型先于机电BIM模型建立。各机电专业将土建模型外部引用至本专业中心文件,并导入各自施工图CAD图纸,再根据需求,按系统定义颜色及连接方式等。如暖通专业,按排风,排烟,送风等建立不同的风管系统,并定义默认的弯头,三通,四通等的形式。为保证净高,设置风管连接时为顶平连接。对于不影响管综的管件,阀件及设备,建模时有选择地进行了省略。举暖通专业为例,可认为风管阀件,侧送风口等在空间上基本能由风管本身代替,故在建模时并未建立以上部件。

3.4管线调整避让

在建模的过程中即需观察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并予以调整,在局部区域完成建模后,要及时使用RevitMEP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发现并消除碰撞,不要等到整层所有管线都建好模再进行检测,因为整层检测速度很慢,并且调整起来更难控制。另外,为满足设备布置要求,在多管交汇的地方进行了非常精细的避让,这样的局部三维视图对于施工现场帮助极大。

3.5碰撞及调整

在各专业BIM模型基本完成后,开始碰撞检测及调整。以下为本次项目初始拟定的三次碰撞的阶段性目标:解决各机电专业与土建专业的碰撞,解决本专业自身内部碰撞;解决各机电专业管线与其他机电专业的管线碰撞;基于第二次的结果优化解决剩余的管线碰撞问题。管综调整原则如下:无压管让有压管;小管让大管;施工容易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保证机动车库的净高在2200mm以上;其他各专业为保证设计效果的要求。

4注意事项

4.1设计阶段

应直接采用BIM设计,而非采用CAD设计然后进行二次翻模,BIM都具有出图成二维CAD图纸功能,直接使用BIM进行设计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才是设计的出发点。

4.2实施阶段

在进行完管线综合后,为方便施工人员读图,却仍出图变为CAD图纸,在现场进行应用。这直接导致BIM的可视化效果,以及关键节点的表现力丧失。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住宅建设不断深人推进,综合管线的深化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也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可有效地解决管线铺设时标高和布局互相冲突的问题,又可满足结构安全、层次清晰、空间舒适的要求。同时,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把握,使综合管线的安装质量得以提高,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陈熹峰.关于BIM在地下室管线综合应用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6,(03):34-36.

[2]李艳靓.论地下室管线综合及BIM技术浅望[J].门窗,2014,(04):177-178.

论文作者:孙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暖通BIM技术在地下室管道综合中的应用论文_孙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