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建筑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时间长、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出现了许多安全管理问题,它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施工的经济效益和进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了生产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解析
导言
建设范围很广,工作类型多,风险大,工作难度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情况都会影响施工安全,但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单位的财产安全。为了使这两项不受损失,必须事先做好防护,也就是说,要做好施工安全。对于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然后认真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探讨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生产力不断提高,建筑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而国外建筑企业正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建设水平,也是国际建筑工程管理的执行标准;(2)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这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建筑企业在前期准备不完善、企业间恶意竞争等情况下开工建设,都是我国建筑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建筑行业执行标准,使我国建筑行业向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3)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现场安全,为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施工,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2.1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群体特殊,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技术人员的特殊群体。目前,建筑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他们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相对而言,他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施工。这些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会增加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控中,对施工安全管理未进行严格监督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按要求和规范进行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安全系数。目前,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监理单位也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致使一些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对施工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任何一项工程,最基本的安全,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实施方案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使安全施工得以实施,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2.3建筑工程进行中,管理人员缺乏足够安全意识和宣教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通过对历年施工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造成多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特别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重视,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未及时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后果十分严重。由于一些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懈怠和忽视,在安全设施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的情况下,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发展存在风险施工和违章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也会使施工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一旦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3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首先要统筹兼顾,充分认识和消除一切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杜绝和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协助和督促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建设单位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从施工安全、施工技术等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建材、施工设备质量管理;做好施工安全技术工作。从而实现对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制
在建设工程中,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责任制。相对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首先要明确单位领导的责任,其次是下属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层层把关,严格按制度执行。最后,企业负责人要认真学习贯彻有关规章制度,对企业的施工安全负责。
3.2从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宣教
根据国际有关规定,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培训,这不仅是各施工单位的责任,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目前,农民工是施工现场的主要成员,在施工人员中所占比例非常高。他们缺乏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帮助其提高技术水平,只有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监督其规范操作,才能更好地保证其在施工中的安全。
3.3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制定安全措施计划。施工前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将事故率降到最低。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认真检查处理,确保施工安全。最后,要建立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更是在处理事故时总结事故原因、吸取教训的能力。
3.4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频率很高,每个施工环节都必须深入参与施工。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将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管理。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准备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真正了解设备运行方式,掌握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步骤,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管理和安全教育,对不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施工的,要严惩,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一大批优秀员工,树立良好榜样,为优秀员工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并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3.5 建立科学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应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安全事故发生前,必须充分考虑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提高施工人员在安全事故面前的应对能力,希望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必须能够选好骨干力量,做好后勤物资、救援、通讯、善后处理等具体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动员应急小组成员。各成员可以各司其职,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施工现场人员的监督,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施工安全,营造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毛云山.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居舍,2017,21(8):54-55.
[2]李坤.建筑工程深基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咨询,2017,23(8):62-63.
[3]曾鹏.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17,15(8):87-88.
[4]刘忠.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2(2):57-58.
论文作者:田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