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535400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肾结石开放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开放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微波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微波治疗 肾结石 手术切口 疗效
鹿角形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1】。对于巨大鹿角形结石,基层医院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剧烈,多数患者手术后需要采取多种镇痛措施。2011年开始,笔者对鹿角形肾结石开放手术后切口给予微波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地区某县三级综合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行开放手术治疗的60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5.4±5.6)岁,结石5-6.8cm;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36.2±3.6),结石5.5-7.2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情况、切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治疗措施相同、手术操作者相同,不同的是实验组患者手术后6小时切口部位给予微波治疗,照射功率20~30W,探头距伤口3~5cm 高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2】,每次20min,一日两次,直至拆线。对照组仅予伤口换药等局部处理,未行微波治疗。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3】: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和愈合情况。疼痛标准按WHO分级由轻到重分为0级:无痛;Ⅰ级:间歇痛,可不用药;II级: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级: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伤口完全愈合,红、肿、疼痛症状消失;乙级:伤口基本愈合,红、肿、疼痛明显减轻;丙级:伤口部分愈合,红、肿、疼痛症状减轻。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巨大鹿角形结石开放手术创伤大,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剧烈。微波治疗利用微波加热原理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透热治疗,可以减轻切口的疼痛和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进行微波治疗的患者感觉良好,伤口局部温热,切口疼痛减轻。微波治疗还可以消炎、消肿,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外物质交换,提高酶活性,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水肿吸收。肾结石开放手术后应用微波治疗,可以减轻手术后切口疼痛,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微波治疗性能稳定,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程,陈志健等. 肾镜下碎石术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78 例[J]. 广西医学,2011,(03).
[2] 罗桂珍. 剖腹产术后微波治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2011,4(8):124.
[3] 郑荣娟.微波理疗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疼痛及愈合的影响 [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5):28-29
基金项目:广西卫计委自筹经费课题,合同号:Z2011048
论文作者:廖倩,杨志远,莫华,罗小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切口论文; 微波论文; 肾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鹿角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