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蒋力华

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蒋力华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6

摘要:当前,新农村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乡村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乡村规划的长期缺失,使得人们的认识存在许多的不同。正确认识乡村规划设计的工作实际,有助于乡村规划设计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乡村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中进行思考、探索和总结,从而让乡村规划设计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乡村;规划设计;思考

引言

自从我国提出落实城乡统筹发展以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不断向乡村延伸,乡村的农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成为城市居民所向往的地方,城乡社会正在朝城乡统筹发展。国家不仅要求城市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也要求乡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所以要改变传统的过于分散的用地模式,这就需要从不断改进乡村规划的职能开始做起。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改善乡村面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乡村生产力、促进乡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设乡村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对乡村进行规划设计。

1乡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的建设与经济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满足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新型乡村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整顿优化农村面貌,实现现代化乡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城市促进乡村发展,改善乡村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前提,同时强化乡村村民的法制意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推进社会新风尚,为乡村建设提供意识基础。

1.2坚持发挥村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在乡村规划设计中,始终要明确村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是应该全面而又充分地考虑大众的具体利益,通过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位置,让他们自愿地投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多听取群众的需求和建议,从而协调部门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乡村规划设计得到完善,从而建设出具有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坚持整体规划原则

在对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从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以及景观建筑物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考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规划农民土地。首先,要明确乡村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国乡村文明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它同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中国的乡村建设有着特殊和复杂性,所以对于它的规划不仅要与民族、地区相适应,还要服从于城镇总体规划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力求将乡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型居住地区。其次,乡村规划要树立乡村发展适当集中的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合并和中心村的建设,加强乡村空间综合治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空间资源的集约程度,还可以通过人口规模的提高来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集约利用。

2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2.1要综合认识乡村的职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乡村的职能是单一的,只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这种看法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全面的。首先,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城乡一体化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区已由战略规划进入到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布局、产业分工、社会发展、市场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的整体的、相互融合的主次关系。如上海提出:上海城乡一体化应“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现代化为主线,以城乡结构调整为中心,始终把城市和郊区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寻求上海郊区发展的新机遇,创造新优势,率先实现沪郊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实现城乡共赢与融合,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因此,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要认清乡村在城乡体系中的分工和地位。其次,从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乡村的职能无法替代。乡村是城镇的水源地,是洁净空气的提供地,是无污染农副产品的提供地;今天乡村里的农民就是明日的市民,今天他们的素质也就是明日城市的素质;今天乡村的土地或许就是明日城市的载体。所以说,今天乡村建设的失误,就是明日城镇建设的损失。

2.2注重乡村聚落历史环境的保护

乡村聚落是千百年来我国农耕文化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源。在快速的城市化浪潮中,我们许多的城市特色消失了。在轰轰烈烈的小城镇建设中,我们不少的小城镇特色丧失了;随着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是不是我们的乡村特色也要遭淘汰,而换上所谓的欧陆风、现代派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一次民族文化的浩劫。因为,文化的趋同抹煞了文化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多样化。乡村聚落要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建筑风貌、特色产业等几个方面。自然环境是乡村地域文化的基因,同时也是乡村规划设计的“基地”;历史文化传统是乡村聚落的风骨,同时也是乡村特色中最内在、最恒久的东西;建筑风貌构成了乡村不同的形态环境和空间特征,是乡村特色的物质景观和外在的表现形式;特色产业是乡村立命之本,也是乡村富裕之源,发展特色产业既避免了可能造成的过度竞争,又有利于优势互补。保护是相对于破坏而言的,没有破坏也就无所谓保护。一是要保护好乡村聚落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或沉淀下来的东西。如传统村落原有的结构形态(巷道体系、水系、水口等)、空间秩序与邻里关系,以及古树木、古建筑、习俗、文化等,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感情的寄托、是精神的家园。二是要保护好明天的发展。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不占农田、不填水面;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布置和建设,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要慎上工业项目;建筑要依势而建,随形而设,场地不能一“平”了事;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对农田、水体、土壤造成污染,避免出现生态危机。

2.3实施整体性规划设计

乡村不同于城市,城市以人工环境为主,而乡村以自然环境为主;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都在人工环境中,而乡村的生产与生活却分别在人工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并且其自然环境的范围是人工环境的许多倍。因而,就乡村聚落来说,乡村居民点可被看做是其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乡村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就是要将乡村地域内的农、林、山、水、路、村落等方面从整体上来考虑,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优化农业土地利用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乡村景观,防止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败笔。

结语

乡村规划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势地貌等特征,在不改变其原貌的同时,设计出更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乡村面貌,才是我们规划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要全面顾忌乡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通过乡村原始面貌来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善的布局,来构建和谐美好的新乡村风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

[3]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

[4]王景新,李长江,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1).

[5]袁中金,王勇编著.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5).

论文作者:蒋力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蒋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