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进步对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录片论文,技术进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等传媒高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成为多媒体的视像文化,视像文化的发达充溢是信息时代文明表征的一个重要标准。层出不穷的新传播手段和新技术设备,对影视艺术的节目创作形态、传播方式、市场营销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高科技的运用使影视艺术如虎添翼,大大增强了其艺术魅力和传播能力。而我国的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从195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一种具有强大人文精神的片种。纪录片作为记录社会变迁、审视现实生活的时代窗口,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技术上的更新,传播环境的改良,思维上的突破,使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和思考。
一、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变与技术支持
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综合艺术,其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强化自身的驱动力。自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以来,一次次技术的革新与运用所实现的特殊艺术效果,为影视艺术不断带来新奇与轰动。影视创作经历了从“默片”时期走向有声时代,从黑白画面到彩色电影,从16毫米摄影机到35毫米摄影机,从模拟技术到数字高新传媒技术的发展历程,这其中没有一项不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影视发展的历史就是科技发展历史的一个侧面表现。作为与影视艺术一同成长的纪录片,其发展同样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是纪录片不断创新、努力前行的基础。纪录片主题内容是“摄影记录生活的本质”,反映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追求,对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关怀,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弘扬,这一根本从诞生之日起至今都没有发生改变。但纪录片创作所运用的技术表现手段却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现代影视制作技术正全面地介入影视创作,技本进步改变了影视艺术的创作理念、表现形式以及观众的审美眼光。
站在中国纪录片50年发展历史的节点上,审视我国纪录片的创作轨迹,发现纪录影像观念的重大演变、制作手段的丰富多样,都需要技术进步给予强大的支持。
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受设备技术条件和观念的限制,我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这一理念导致纪录片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步伐远比技术因素要走得艰难。这一时期制作节目的特点表现为: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ENG设备摄下了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实现了声画同期,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影视的逼真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设备的改进是使创作理念从“格里尔逊式”到“原生态纪实主义”的先决条件,纪录片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制作节目的特点表现为“原生态记录”、声画并茂、大量运用同期声。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伴随新纪录片运动,传媒高新技术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也悄然兴起。纪录片创作开始将目光瞄准世界,并且与国际逐步接轨、融合。《沙与海》、《藏北人家》等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中国电视纪录片屡获国际大奖。《生活空间》等栏目的设置和丰富,为新纪录片运动做出了极大贡献。进入21世纪的纪录片在创作观念、手法上有了更大创新,数字技术使得影像画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使声音的清晰度和高保真度达到较高水平;航拍、水下拍摄、高速拍摄等手段的运用更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真人扮演、色调夸张、画面分割、三维动画呈现等表现手法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纪录片中。从《再说长江》、《故宫》、《大国崛起》等大型纪录片中我们更是看到了数字合成技术的尖端表现。高科技创作手段使纪录片创造性地处理场景,以及使用虚拟成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自然素材和纪实段落使用的分量有所降低;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得以提升,影像表达更趋多元和个性,各种创作手法也被重新考量,纪录片作为艺术的功能逐渐淡化,而作为新技术主义和新文化元素为代表的功能逐渐凸显。这一时期制作节目的特点表现为: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可,形态多元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技术进步促使纪录片创作视角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影像传播工具和技术最初只掌握在少数专业人士的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高科技产物DV(数字摄像机,英文Digital Video的简称)问世,便携式设备操作简单,使用存储载体可擦写的磁带。一批手持DV的纪录片新生代创作者也随之产生,对人类的文化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DV的快速风行来自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个品牌的DV都已有了数款低端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举起镜头,开始制作自己的纪录片。DV作者将镜头直接对准自身或者家人,家庭纠葛、个体记忆、自己对社会的思考等都构成了作品的重要内容。这些拍摄作者自己或家人生活的纪录片,有的学者也称之为“私纪录片”。私纪录片作品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或者实验特征,为创作者拓展出更为广阔的思想表达空间,大大加速了影像生产的个人化和非职业化进程。其作品的丰富实践和蓬勃生长态势,既是电影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更是纪录心态和电影观念变更的体现。私纪录片相对于专业中心的“边缘”而存在,但又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的意义将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获得愈加清晰的显影。青年导演贾樟柯用DV摄像机拍摄的《任逍遥》入围第22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很高的国际声誉,成为中国DV电影创作的先驱。随着DV设备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大众影视修养的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各类影像创作爱好者投身到DV创作中。具有独创艺术品质,对社会有着独特思考的DV作品,将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三、纪录片影像创作形态趋向多元化
技术进步使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迎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电视镜头语言,兼备艺术气质与技术素质的纪录片主创人员在作品中频繁地采用特技摄影使纪录片更具有假定性的美学特征;高速摄影能造成画面上人物的慢动作,广角镜头使人物产生夸张和变形,变焦镜头的急拉或急推,使画面景别在瞬间发生大小变化。频闪、晃动、交叉、闪白、短镜头快速切换等时尚手法也被大量运用。这些技术化了的镜头语言利用立体交叉的网状叙述方式代替平面线性的叙述方式,用跳跃递进的视觉思维代替线性单调的文字思维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新技术不仅让纪录片的前期制作更加高质、高效,而且使纪录片的后期剪辑更是“无所不能”。后期剪辑在非线性编辑、三维动画、电脑制作、配音配乐、录音合成等各环节都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精心制作。对有些“过去时”的故事,可以用“情景再现”、“模拟重演”等方式进行可视性创作,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思考。这些原本与纪录片创作无关的影像创作手法,开始大量被业界与学界认可。大型纪录片《故宫》中运用了近80分钟的C G(computer-generated,电脑合成技术),几乎所有的动画手段都得以在片中合理运用,使虚构的动画场面与真实的现实场面相结合,创造了纪录片动画创作的纪录。同时把动画、广告、各种技术设备和技术方式进行了综合运用,通过数码特技构造出生动、形象、逼真的仿像世界来再现历史,弥补了“情景再现”固有的信息缺失,满足了受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要。纪录片《圆明园》可以说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片段表现手法的极致作品,获2007年“金熊猫”国际电视节目评选的“纪录片大奖”和“最佳导演奖”,影片全长约90分钟,而三维动画运用就累计达到了35分钟。片中还采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创造了独特的影像效果,科学逼真地实现了圆明园历史的活化与流动。纪录影像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创作出更多富于时代气息、大众化的纪录片,这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非精英受众的目光,亦是纪录片适合新时代审美思潮,超越自身的内在需求。
四、高质的音效完美体现纪录片视听艺术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进步和美学观念的深化变革,现当代纪录片创作中声音(听觉)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新的视听艺术表现形式被创造出来。成功的音效创作,或揭示影片主题,或抒发人物情感,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体现时代和地域特点等,体现出影视艺术综合美学特征的巨大潜能。
国外很多优秀的纪录片如世界地理频道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对声音的录制是相当重视的,很多电影摄制队伍都有专业录音师参加,节目音响效果非常逼真。《再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2004年立项的三部重点大型电视系列片之一,历经两年多的精心拍摄和艰苦创作,片中展现了万里长江自然的壮美,以影像记录了20年来长江沿岸和流域社会经济与人的巨大发展和变迁。前期录音使用了国外资深专业厂家的立体声话筒、无线话筒和立体声便携调音台设备,在拍摄时采用了挑杆、隐蔽、内贴、单录等各种办法,后期制作又全部在数字音频系统中进行,保证了节目高质量的声音制作。在2007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金帆奖评比中,《再说长江》的第六集《水的年轮》获专题类录制技术一等奖,第四集《金沙水韵》获纪录片类声音制作一等奖,充分体现了摄制人员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清电视取代标清电视格式已是当今世界电视业发展的潮流。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是以纪录片播放为主的频道,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创作队伍,从2007年开始,纪实频道大量采用高清设备拍摄纪录片,这利于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同时高清接近胶片的高品质,利于纪录片的产业化运作。高清节目对应立体声、环绕声的制作标准,声音制作上的转变和提高远比视频上的标清改高清要艰难得多。因此,中国电视机构和制片人必须勇于面对在探索阶段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突破一个个技术瓶颈,发展前景将更具潜力。
五、数字技术变革了纪录片制作的工艺与流程
当下,影视制作的各个领域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影视制作创造了全新的制作手段,打破了传统制作方法的顺序性,使影视制作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可同步交叉进行。在前期准备时,制片人员运用计算机完成脚本写作、编制成本预算、列出完整的制作时间表,那些需要经过数字生成的影像也可以同步在电脑上运转起来。在拍摄中,应用计算机对摄影机运动及许多拍摄用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操纵,完成了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拍摄,实现了精确而完美的画面效果,还可以用于复杂的场景合成。同时,在摄制过程中,声音的制作和非线性剪接也与之同步进行,编导可以看到初步剪辑的效果,以便及时对拍摄内容做出调整。后期制作,采用以非线性编辑为代表的数字化制作系统,利用它强大的处理能力有效完成一部纪录片的录制、编辑和传输。
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规模应用使数字纪录片制作成为现实,美国的Discovery和国家地理频道中一些数字纪录片,以主观的逻辑真实为蓝本,大胆使用动画元素,形成了在澳洲拍摄实景、在日本做动画、在美国做特技的制作链,最终成片在全球发售并收到很好的效益。我国数字纪录片仍处于尝试阶段,北京科影拍摄的数字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国崛起》是近年来影响深远的数字纪录片。数字技术变革了传统的纪录片制作工艺与流程,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纪录片制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六、网络互动传播开创了全新的纪录片创作模式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巨变。对于纪录片创作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创作者的作品能通过网络载体进行强有力的传播,这使得纪录片的传播方式不再受限于电视或DVD光盘,宽带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的作品展示方式,主要有:VOD“视频点播”方式,加盟店方式,增值模式,会员模式等。网络给纪录片传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第二,数字原创影视产品逐渐专业化的服务和社会分工,使纪录片进入大众生活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受众口味的多样化、个性化又为纪录片作品提供了宽广的需求市场。网络能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带到广泛的受众中去,这是纪录片走向产业化、商业化,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第三,技术进步使网络互动传播成为可能,纪录片创作将不再由导演单独完成,而是由导演与网络上的广大观众在互动交流中完成,作品具有开放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创作模式。
现代传播技术的衍变支持着电视审美文化的新发展,反之,电视审美文化的发展又推动着现代传播技术,特别是视像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开创了纪录片生存与创作的新空间。我国现年产纪录片在1000小时左右,每年都有作品在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奖。但是我们在热情欢迎一切新的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认识到:高新技术只是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了更广泛和扎实的基础,要做出纪录片的实力和气概,仍要依靠广大纪录片创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技术进步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有待于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推动中国纪录片向更高品位、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