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进取的陕西中医学院(论文文献综述)
何敏[1](2021)在《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陕西省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师资建设、学科建设、汉语国际推广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但相比中东部省份依然有很大差距。基于此,本研究梳理了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借助SWOT分析法对陕西汉语国际教育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内部优势主要在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位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区且拥有丰厚的高校基础资源。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内部劣势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力弱、教育投入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整体不高,孔子学院建设不足。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外部机遇主要为“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教育国际化发展迅猛以及“一带一路”发展带来新机遇。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外部挑战主要是省市间教育竞争的激烈和后疫情时代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考验。接着构建SWOT矩阵图,显示出: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强于挑战。陕西省应遵循“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弥补劣势、减轻挑战”的原则,重点研究SO战略和WO战略。最后结合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做好政策主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孔子学院建设;高校联合,合力共赢;依托优势学科,凸显专业特色。
刘成喆[2](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唐禄俊[3](2020)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上至人们的精神世界,下至具体的药方器具。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对中医药人才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展开了研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有以下几个要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探索,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典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第一章梳理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括起来,“仁”的内涵是天道为仁、医为仁术、慈悯万物、医不嗜利,“和”是天人和合、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调和疾病,“精”是医术之根,“诚”是医品之本。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意涵是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第一步。第二章讨论了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有密切关系的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中医的理想人格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塑造的。古代医家的从医动机是多样的、复合的,可归纳为:口实之需、追名逐利、举业而医、传承家学、疗养君亲、保身逸志、格物致知、修德济世。古代中医的行医境界有三个等级,分别是理想之境、中上之境、不足之境。综合来看,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可谓“大医”“良医”“上医”,典型人物可推孙思邈。第三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探讨。第一节以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公众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3732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众最认可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表述是“仁和精诚”,其次为“阴阳中和”和“医道自然”;大众最认可的三个中医药文化符号是依次是太极图、针灸铜人像、杏林;大众最喜欢三个中医药品牌符号依次为同仁堂、云南白药、九芝堂;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程度平均分是59.72分;虽然人们对中医药了解水平自我评分不高,但是对中医药的未来还是抱有很大希望,对中医药未来的信心评分的平均分是76.96分。第二节分析了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代表人物。“国医大师精神”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最新诠释,此精神不仅是国医大师群体的个性精神,更是中医药行业的精神。以《人民日报》“走近国医大师”系列为基础,使用人格心理学研究以词汇学为基础的思想与方法,提出国医大师精神为涵盖了大家与我、人与我、我的三层次结构,最终提炼“国医大师精神”为仁爱承新、和善谦诚、严研静廉。中医药技术可有高下之别,精神却可人人秉持、代代承传。因此,弘扬“国医大师精神”对于中医药人塑造中医的完美人格,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增加文化自信,改善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是关于中医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重要实践地。为了解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在全国中医医院的践行现状,本文以网络调查的方式查询了 477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门户网站,结果发现有54家医院将“仁、和、精、诚”四字直接作为院训或医院精神或医院价值观等,至少直接使用“仁、和、精、诚”一字的中医院比例达到了 82.22%。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几点思考:完善门户网站,突出医院精神文化;全方位把握“仁、和、精、诚”四个维度,精准定位;结合地域名医及其文化,打造区域特色。第四节是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个案调查的思考。在中国传统视域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家庭不仅是全体家庭成员的情感所系,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现今中国,儒家“家”文化的实践地由传统家庭转向了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的归属感、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以医院文化为例,儒家“家”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新时代医院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医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一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讨论。此部分主要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践行的外部的政策和文化环境,提出了树立信仰,抑扬结合,众人拾柴,互利双赢、全媒体呈现的建议。总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融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以人为承载,以时代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鹄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张继静[4](2019)在《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大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研究》文中认为医德教育是对医务人员职业价值观的追求和职业道德操守的教育。学医者,必须有医德,这是医生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唐代着名医家孙思邈用“大医精诚”揭示中医的最高境界是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中医的伦理追求。中国对大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时更加注重的是人文关怀,既是职业道德层面的规范,更是深及人性的品德塑造。简言之,医德即是医生的人品。南宋的儿科着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中写到:“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调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谈到医者品行时说:“医者乃性命攸关之事,切不可贪求私利,骄傲自矜,不思进取。”由此可见,“正己正物,尊重生命”是当时医者的行事准则和职业操守,是医德教育的最根本要求。医德教育正是要在医学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塑造、培养医务工作者正确、稳定、持久的价值判断力。在国内学者们对医德教育的途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研究将医德教育与校训结合起来,将拓宽医德教育的途径。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医药院校校训充分结合中医专业类院校特色,深入挖掘校训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引领的功能,将校训融入医德教育课程授课中,发挥校训的德育育人功能,从制度保证到具体措施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德教育理论体系,打造了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全新医德教育新模式。中医药院校校训反映了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勤求博采、精益求精;严谨诚信、求实创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仁爱奉献、平等文明等,为中医药院校利用校训进行医德教育提供了契机。本研究以40所中医药院校作为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首先,结合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实需要,系统研究了中医药院校校训现状和作用,归纳总结出了校训的四大功能即教化功能、感染功能、引导功能以及规范功能;其次,从国内高校对校训的认识意识以及管理意识为落脚点,分析了中医药院校校训的医德教育价值发挥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总结出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医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即通过校训氛围的营造,校训教育的强化,以及发挥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校友对于校训践行的推动作用,从这三个方面来提高校训在医德教育中的效能。
张王勇[5](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王婉芸[6](2019)在《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药行业和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国家、政府及人民对于医药企业都给予着格外的重视,医药行业也是政策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家针对医疗体制的改革层出不穷,不断出台的医改政策给医药企业的营销渠道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医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营销渠道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是医药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资源。医药企业要有明确的营销渠道策略,借着这个机会,优胜劣汰,构建起一个有竞争力的营销渠道。本文以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为例,立足于营销渠道结构理论、营销渠道行为理论、营销渠道关系理论,依照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有效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科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医药营销渠道相关理论的简要回顾,利用PEST和五力模型等工具分析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环境,并基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结构、营销渠道成员关系、营销渠道行为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适合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发展的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并制定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分别从企业文化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品牌管理保障四个方面制定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营销渠道优化保障措施。同时通过对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可以预见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销量及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国很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之一,本文通过对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化研究,有利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对医药营销渠道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意义,也为医药行业内存在着类似问题的企业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刘咏芳[7](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件盛事,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图景,也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教育方式,刷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环境,并提供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社会责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和内容要素,也明显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生存中的“95后”大学生在道德与利益、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认同与叛逆之间犹疑徘徊,举棋不定。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既是学界热议的理论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责任观,以及列宁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载体论、过程论基本原理,借鉴传播媒介理论和认同理论,从价值认同生成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采用递进结构以“理论建构-应然性-实然性-矛盾分析-对策与路径”为框架线索,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内容体系、圈层结构及相互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已有文献勾勒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双重认同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进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方略。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拓展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视角,将新媒体环境引入社会责任教育研究,初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结构分析、动力分析两方面着手,在结构分析方面,将历史梳理和现实观照相结合,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在动力分析方面,从内隐认同的形成过程着手,将新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生成的环境因素进行学理考察,探析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与转化机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研究视野,扩展了研究视角。新视角有助于增强以社会责任教育为重要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2)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圈层结构体系。首先从中外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发现环境变迁和本国历史文化情境是影响社会责任内容变化的因素。对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回溯性考察发现,社会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由本国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传播方式随着媒介发展变化而变化、突出实践导向,将责任行动能力纳入教育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缕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依据,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即以政治责任教育为内环核心、以有机一体的社会责任教育为支撑圈层、通过外环责任行动能力教育与实践相交互。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圈层体系的提出使得社会责任教育更加系统化、更具有整体性。(3)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在第五章中,基于双重认同模型,在探索外显认同向内显认同转化过程中,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环境下内显认同的微观实现机制,即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教育和社会思潮交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意识的推动下,影响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的发展;在新媒体强化因素的作用下,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相互促进;通过新媒体情景触发机制,在驱动因素作用下生成社会责任行动;最终,评价反馈机制会进一步强化其价值取向、激发社会责任行为,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这一结论有助于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新媒体实践应用,为解决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可操作、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在系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环境变迁和实践导向是建构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和建构依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群内差异和知行不一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与时代要求还有差距,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给社会责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三,完善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以转变新媒体育人理念为前提,以改进社会责任教育基本思路为核心,以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为保障,切实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迟学芳[8](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陈绮绮[9](2016)在《大学校训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大学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为了向世界展示它们优秀的一面,许多大学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对外的宣传,许多与大学有关的资料被译成英文或中文。校训是大学的灵魂,反映着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校训翻译是国内外大学对外宣传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校训翻译的研究尤为必要。语用充实是通过话语语境佐证的过程和言语运用的语境化结果,也是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语言现象,语用充实有语用扩充和语用收缩两种手段。译者在翻译中通过对原语的充实,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关联意义。通过了解以往的研究,本文从语用充实的角度对英汉两种校训的翻译进行探讨,利用Excel软件和一些数据,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校训的结构,并从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四个方面对采取的校训翻译策略进行例证说明,得出结论。最后,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分析为未来的翻译提供参考。
王志轩,贾兵[10](2015)在《《易经》是我国大学校训的重要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几千年来,《易经》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现代建立的新式大学,也有许多以《易经》中的语句与理念作为校训。本文统计、分析了799条与《易经》有关的大学校训及其类型。
二、开拓进取的陕西中医学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进取的陕西中医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程 |
2.1.1 起步阶段(1952-1979) |
2.1.2 恢复和发展阶段(1980-1990) |
2.1.3 快速发展阶段(1991-1999) |
2.1.4 全面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
2.2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 |
2.2.1 陕西来华留学生生源特点 |
2.2.2 语言教育与学历教育现状 |
2.2.3 奖学金生和自费生情况 |
2.2.4 师资队伍现状 |
2.2.5 教育管理现状 |
2.2.6 专业建设情况 |
2.2.7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
第三章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SWOT应用分析 |
3.1 SWOT分析法与汉语国际教育 |
3.2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
3.2.1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
3.2.2 “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区 |
3.2.3 高校基础资源丰厚 |
3.3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3.1 经济竞争力弱、教育投入不足 |
3.3.2 师资队伍水平总体不高 |
3.3.3 孔子学院建设不足 |
3.4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4.1 “汉语热”的持续升温 |
3.4.2 教育国际化发展迅猛 |
3.4.3 “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
3.5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Threats) |
3.5.1 省市间教育竞争激烈 |
3.5.2 后疫情时代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考验 |
3.6 构建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SWOT矩阵图 |
第四章 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优化对策 |
4.1 做好政策主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4.1.1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对策 |
4.1.2 发挥办学主体多元化作用,拓宽教育资金投入渠道 |
4.2 完善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 |
4.2.1 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市场,多渠道拓宽留学生规模 |
4.2.2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 |
4.2.3 不断丰富国际汉语教学资源 |
4.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国际化 |
4.2.5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
4.3 大力推进孔子学院建设 |
4.4 高校联合,合力共赢 |
4.5 依托优势学科,凸显专业特色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
4. 拨乱反正时期 |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 |
1.1 医心“仁” |
1.1.1 天道为仁 |
1.1.2 医为仁术 |
1.1.3 慈悯万物 |
1.1.4 医不嗜利 |
1.2 医道“和” |
1.2.1 人天和合 |
1.2.2 人际和谐 |
1.2.3 形神合一 |
1.2.4 调和疾病 |
1.3 医术“精” |
1.4 医品“诚” |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 |
2.1 习医动机 |
2.1.1 口实之需 |
2.1.2 追名逐利 |
2.1.3 举余而医 |
2.1.4 传承家学 |
2.1.5 疗养君亲 |
2.1.6 保身逸志 |
2.1.7 格物致知 |
2.1.8 修德济世 |
2.2 行医境界 |
2.2.1 理想之境 |
2.2.2 中上之境 |
2.2.3 不足之境 |
2.3 “大医”理想人格 |
2.3.1 特色辨析 |
2.3.2 现代启示 |
3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 |
3.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 |
3.1.1 对象与方法 |
3.1.2 结果分析 |
3.1.3 讨论 |
3.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典范 |
3.2.1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出 |
3.2.2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炼 |
3.2.3“国医大师精神”评析 |
3.2.4 “国医大师精神”的当代价值 |
3.3 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调查 |
3.3.1 对象与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3.3 讨论 |
3.3.4 问题与思考 |
3.4 儒家“家”文化视角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反思 |
3.4.1 传统儒家“家”本观念 |
3.4.2 新儒家“家”文化 |
3.4.3 和谐医院文化建设 |
3.4.4 医院“家”文化建设实例 |
4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 |
4.1 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 |
4.1.2 文化环境 |
4.2 策略分析 |
4.2.1 树立信仰 |
4.2.2 抑扬结合 |
4.2.3 众人拾柴 |
4.2.4 互利双赢 |
4.2.5 全媒体呈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大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校训的价值 |
二、医德教育的途径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医药院校校训与医德教育的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训的内涵 |
二、医德教育的内涵 |
三、中医药院校校训与医德教育的关联性简述 |
第二节 中医药院校校训的语言分析 |
一、句式类型分析 |
二、校训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 |
三、校训的高频字和常用词语分析 |
四、校训语言的学科特征 |
第三节 中医药院校校训的类型和特征 |
一、中医药院校校训的类型 |
二、中医药院校校训的特征 |
第二章 中医药院校校训对医德教育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医药院校校训反映了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目标 |
一、勤求博采、精益求精 |
二、严谨诚信、求实创新 |
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
四、仁爱奉献、平等文明 |
第二节 中医药院校校训蕴含着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 |
一、医家道德 |
二、医术道德 |
三、医业道德 |
第三节 中医药院校校训的应用价值 |
一、教化功能 |
二、感染功能 |
三、引导功能 |
四、规范功能 |
第三章 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医德教育价值的实现中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国内高校普遍对大学校训现状认识不充分 |
一、校训内容雷同化 |
二、校训制定的不稳定 |
第二节 学校对自身校训管理的不全面 |
一、高校对自身定位认识不充分 |
二、学校管理者对校训的重视度不够 |
三、教师和学生对校训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到位 |
第三节 环境因素的影响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校园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医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多种手段营造校训氛围 |
一、准确读懂校训 |
二、加大校训的宣传力度 |
三、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中校训氛围 |
第二节 多种途径强化校训教育 |
一、融入到课堂教学 |
二、融入到校园文化 |
三、融入到社会实践 |
四、融入到文化学术研讨 |
第三节 学校主体践行校训教育 |
一、学校管理者是校训教育的推动者 |
二、教师是践行校训教育的榜样 |
三、学生是践行校训教育的关键 |
四、校友是校训文化的传播媒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环境与现状 |
2.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概况 |
2.1.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2.1.2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
2.1.3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 |
2.2 陕西海天制药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五力模型分析 |
2.3.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2.3.2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2.3.3 新进入者威胁 |
2.3.4 替代品竞争能力 |
2.3.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2.4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
2.4.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自建办事处模式特点 |
2.4.2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区域经销商模式特点 |
2.4.3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大包制模式特点 |
2.5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2.5.1 渠道结构存在缺陷 |
2.5.2 渠道成员存在冲突 |
2.5.3 渠道考核存在漏洞 |
2.5.4 渠道激励成效低迷 |
2.5.5 渠道价格管理混乱 |
2.5.6 渠道模式缺乏创新 |
2.5.7 渠道配送缺乏时效 |
第3章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制定 |
3.1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思路 |
3.1.2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原则 |
3.2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 |
3.2.1 改进渠道结构设计 |
3.2.2 解决渠道关系冲突 |
3.2.3 强化渠道绩效考核 |
3.2.4 把握渠道激励功效 |
3.2.5 管控渠道价格规范 |
3.2.6 构建创新渠道模式 |
3.2.7 完善渠道配送体系 |
第4章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实施保障及预期效果 |
4.1 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
4.1.1 前期准备阶段 |
4.1.2 组织实施阶段 |
4.1.3 运用反馈阶段 |
4.2 实施保障 |
4.2.1 企业文化保障 |
4.2.2 人力资源保障 |
4.2.3 激励机制保障 |
4.2.4 品牌管理保障 |
4.3 预期效果 |
4.3.1 销量及市场份额提升 |
4.3.2 企业财务绩效提升 |
4.3.3 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学理探究 |
2.1 理论来源和借鉴 |
2.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2.1.3 媒介理论 |
2.1.4 认同理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 |
2.2.2 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教育 |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认同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2.3.2 认同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的适洽性 |
2.3.3 虚拟认同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的生成 |
2.3.4 基于虚拟认同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框架 |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结构 |
3.1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提出与形成 |
3.1.1 国外思想史关于社会责任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 |
3.1.2 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内容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生成与流变 |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
3.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
3.2.2 新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 |
3.3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 |
3.3.1 从一般责任教育到特殊责任教育 |
3.3.2 从消极责任教育到积极责任教育 |
3.3.3 从个体责任教育到对他人的责任教育 |
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 |
3.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视角 |
3.4.2 新媒体环境下建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目标依据 |
3.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建构的特性诉求 |
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 |
3.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 |
3.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 |
3.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圈层分布 |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时代境遇 |
4.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 |
4.1.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 |
4.1.2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 |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 |
4.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评估 |
4.2.2 社会责任教育融合新媒体的总体状况 |
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挑战 |
4.3.1 新媒体多元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模糊 |
4.3.2 新媒体娱乐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疏离 |
4.3.3 新媒体碎片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阻滞 |
4.3.4 新媒体虚拟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障碍 |
4.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机遇 |
4.4.1 掌握新媒体作为教育文化环境的基本规律 |
4.4.2 运用新媒体作为教育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 |
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 |
5.1 基于双重认同模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 |
5.1.1 外显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
5.1.2 内隐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
5.1.3 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机制的辩证关系 |
5.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的作用 |
5.2.1 研究方法选择 |
5.2.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的动机 |
5.2.3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
5.2.4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情感的影响因素 |
5.2.5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实践的驱动要素 |
5.2.6 社会责任评价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反馈作用 |
5.3 理论整合与解释 |
5.3.1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作用 |
5.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生成的机制保证 |
6 新媒体环境下优化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前提:转变社会责任教育育人理念 |
6.1.1 构建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的伦理向度 |
6.1.2 丰富新媒体素养的时代内涵 |
6.1.3 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 |
6.2 核心:改进社会责任教育思路 |
6.2.1 强化教育整合性应对新媒体碎片化情境 |
6.2.2 运用教育系统性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2.3 采用新媒体“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手段 |
6.3 保障: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 |
6.3.1 推进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
6.3.2 促进话语创新,把握教育话语权 |
6.3.3 增进“理实统一”,增强责任教育实效性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关于质性访谈的相关情况说明 |
附录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记录表 |
致谢 |
(8)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简要评述 |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
5.3 本章小结 |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
7.1.1 佛教的缘起论 |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2.1 众生平等 |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
7.3.1 业报论 |
7.3.2 业报论传说 |
7.3.3 素食 |
7.3.4 放生 |
7.3.5 净土 |
7.4 苦生与涅盘 |
7.4.1 苦及原因 |
7.4.2 涅盘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
9.2.1 生命世界观 |
9.2.2 生命价值观 |
9.2.3 生命权利观 |
9.2.4 生命利益观 |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
9.3.1 道德观念 |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9)大学校训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Rationale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urrent Studies on Pragmatic Enrichment |
2.1.1 Studies on Pragmatic Enrichment by Foreign Scholars |
2.1.2 Studies on Pragmatic Enrichment by Domestic |
2.2 Current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y and Optimal Relevance |
2.3 Current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University Mottos |
2.3.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University Mottos |
2.3.2 Current Studies on University Mottos |
2.3.3 Current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Motto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Working Definitions |
3.1.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Enrichment |
3.1.2 The Definition of Relevance |
3.1.3 The Definition of Optimal Relevance |
3.2 Narrowing and Broadening in Pragmatic Enrichment |
3.2.1 Pragmatic Narrowing |
3.2.2 Pragmatic Broadening |
3.3. Context in Relevance Theory |
3.4 Explicature and Implicature in Pragmatic Enrichment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PE STRATEGIES APPLIED TO UNIVERSITY MOTTOS’TRANSLATION |
4.1 Structures of University Mottos |
4.2 Enrichment at Lexical Level |
4.2.1 Lexical Structures of University Mottos |
4.2.2 Broadening in Lexicon |
4.2.3 Narrowing in Lexicon |
4.3 Enrichment at Syntactic Level |
4.3.1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University Mottos |
4.3.2 Enrichment in Semantic Reconstruction |
4.3.3 Enrichment in Syntactic Ellipsis |
4.4 Enrichment at Rhetoric Level |
4.4.1 Enrichment in Phonetic Rhetoric |
4.4.2 Enrichment in Semantic Rhetoric |
4.4.2.1 Enrichment in Analogy |
4.4.2.2 Enrichment in Parallelism |
4.4.2.3 Enrichment in Other Rhetoric |
4.5 Enrichment at Cultural Level |
4.6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5.4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APPENDIX |
Appendix A: Universities and Their Mottos in China |
Appendix B: Foreign University Motto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
Appendix C: Motto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ppendix D:Mottos of Overseas Universities |
四、开拓进取的陕西中医学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D]. 何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2]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D]. 唐禄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中医药院校校训在大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研究[D]. 张继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王婉芸. 湖南大学, 2019(07)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刘咏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大学校训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D]. 陈绮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3)
- [10]《易经》是我国大学校训的重要来源[J]. 王志轩,贾兵. 周易文化研究,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