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方法的经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社区的6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选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阿奇霉素0.5 g+生理盐水500 m L静滴,每天1次,静滴3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5 g每天一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社区6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用的是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头孢呋辛钠1.5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滴,每天2次,滴注10天。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费用。结果:阿奇霉素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头孢呋辛钠治疗组(68.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治疗组;阿奇霉素的治疗费用(529.4元)显著低于头孢呋辛钠的治疗费用(1022.2元)。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药方便且能节省费用,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奇霉素;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经济价值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感染性疾病的首位病因,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其治疗方案较多,正确选择及应用抗生素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2-3]。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也覆盖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头孢呋辛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具有较强的抗阴性杆菌作用[4-5]。本文拟对头孢呋辛钠与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社区的6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社区6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19例,年龄38-64岁;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0-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选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每天给予阿奇霉素滴注一次,滴注的量为0.5 g的阿奇霉素用生理盐水500 m L稀释后静滴,持续静滴3天后,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0.5口服,每天一次,共3天;对照组患者给予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治疗:头孢呋辛钠1.5 g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配制后静滴,每天2次,滴注10天。
1.3指标观察
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四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2 h后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100%;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进行成本-效用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头孢呋辛钠治疗组的68.33%,两组有效率比较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2.2药物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治疗组有11例病人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头孢呋辛钠治疗组有19例病人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7%。两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接近,不同的是头孢呋辛组治疗组患者有皮疹的发生的情况。
2.3成本-效果分析
患者治疗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由于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同一疾病在同一科室的诊疗过程基本相同,所以相关的费用基本相同,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仅计算了患者治疗的直接成本,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药品费、床位费、检查费和护理费用。从表2中可以发现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头孢呋辛钠治疗组,通过对比两组的成本和效用,阿奇霉素的成本-效果值更大,远低于头孢呋辛组,也就是说治疗要达到相同的效果,阿奇霉素付出的给用更低,单位效果的成本阿奇霉素组更低即更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分析
3.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系第二代大环内酯代表药物之一,是广谱、长效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药物[6]。阿奇霉素适合应用于序贯疗法,因为它具有耐胃酸、吸收良好,组织渗透性高,组织和吞噬细胞内浓度高,血清浓度低,半衰期长的临床特点[7]。本文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组有47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有效率达91.67%。季进祥[8]的研究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维持并巩固疗效,同时还发现序贯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提示序贯治疗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中阿奇霉素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低于季文献报道[8]的21.82%,也显著低于头孢呋辛钠治疗组的31.67%。
目前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中成药抗菌药物也不断涌现,如何选择有效、安全、合理、经济的药物,药物经济学则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方法[9-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阿奇霉素的疗效要高于头孢呋辛钠,治疗成本缺低于头孢呋辛钠,从成本-效用方面考虑应选择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比,对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亦有良好活性。同时,阿奇霉素消除半衰期长(血半衰期35-8 h),停药后仍能在组织内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本研究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CAP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经济成本适中。
参考文献
1.范义士.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8):1981-1982.
2.黄海辉,吴菊芳,张婴元,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138例临床评价[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4,4(5):257-262.
3.罗瑞勋,邓顺梅.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5):365-366.
4.王远愉,韩翠平,叶睿.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43-43.
5.殷大梅.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医药,2015(9):00219-00219.
6.刘勇.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4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22):80-81.
7.杨继龙.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1):345-346.
8.季进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46-3847.
9.李红霞,张晋,刘冬,等.社区获得性肺炎两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31-34.
10.李海珍.痰热清与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9):13-14.
论文作者:熊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霉素论文; 阿奇论文; 性肺炎论文; 患者论文; 社区论文; 成本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