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志鹏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志鹏

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如今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制约了勘察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论文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探讨,并详细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岩土工程;技术;难点;措施;研究

引言

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岩土勘察技术性难点是在所难免的,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施工中出现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其它学科技术的联系更为紧密,包括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化学、计算机、电子、冶金等学科。这些学科之间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更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促进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目前,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地基处理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渣土复合地基、钢渣桩复合地基、二灰桩复合地基等技术措施出现,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另外,钢筋混凝土梳桩复合地基也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地基处理效果。同时,托换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另外施工中使用的技术措施还有应力释放法、水冲法等,对提高地基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础工程施工中各种各样的技术措施都得到运用,不同技术措施的施工效果不一样。而经过技术经验总结,施工人员发明了后压浆技术措施。

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选用原则

1、经济性。选用施工技术应该在确保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成本,降低施工消耗,以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经济性,促进施工效益提升。

2、适用性。选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时,应该对当地岩土工程做好全面调查和研究工作,把握岩土性质,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同时要合理确定相应的参数,做好施工设计工作,确保岩土工程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

3、实用性。在选用施工技术时,应该确保技术措施能够对岩土工程进行有效处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提高其实用性,促进技术运用效果的提升。

三、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勘察存在问题

1、勘察水平落后

勘察单位实行企业化制度改革后,都是勘察单位自己走市场找勘察任务,经济上也开始自负盈亏。失去了上级单位任务指派和国家的财政支持后,一些勘察单位轻视了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放松了对工程勘察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目光狭隘、片面地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现场勘察中,盲目赶进度,造成钻探取样和测试程序极其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

2、勘察报告缺乏针对性应对措施

勘察报告没有脱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只做简单的定性分析,缺少实质性的应对措施和具体的改良建议;勘察报告内容、格式千遍一律,缺乏针对性,对相关情况只做笼统、大概的描述,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不足,无法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3、忽视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

目前岩土勘察工程中,只简单对工程所处位置进行单点勘察研究,缺少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研究。例如:(1)以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为例,由于勘察单位不能及时掌握地区实际工程经验,采取箱基加桩基的复合基础形式来取代本可以满足要求的箱基,致使工期大大延长、经济资源被白白浪费。(2)假设一地区有一层具有蠕变特质的含砾黏土层,与水分相交融并进行搅动后,会大大降低土层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岩土勘察技术问题比较突出

(1)界面划分比较模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断、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划分。

(2)难以确定地质形态。不明地下物体、不明空洞、空洞的形态以及分布位置、埋藏深度、空洞埋藏处的地质特点等难以确定。

(3)难于确定岩土设计参数。有些岩土难以采集到原状岩土样品,对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岩土难以实施室内、室外试验。对这些岩土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岩土设计参数的确定难度比较大。

5.对岩土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改进措施

(1)运用新型工程物探探测设备

在弹性波理论、电子学原理和电磁波理论的理论支持下,工程物探专业发展、创新了一大批高科技的新型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和科学合理的工程物探方法。而新型工程物探探测设备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修正传统手段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沿土动力参数。

(2)强化施工监测和工程试验

要着重强化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等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监测技术的使用力度。首先,经过分析、对比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建立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然后,与来自工程施工检测、实测资料的参数进行对照,保证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切实解决诸如粗颗粒土、风化岩承载力、花岗岩残积土、变形指标等传统勘探手段下,获取难度大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问题。除此之外,堤坝、边坡的外形变化和稳定等工程安全的可靠性检查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进行验证。

(3)提升岩土勘察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第一,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促进勘察技术人员自觉接受教育培训,主动提升技术素养,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第二,建立勘察单位内部岗位轮换制度,组织各种专家讲座和学术培训活动,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扩展勘察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和知识广度。第三,提升勘察技术人员的机算计应用能力,增强他们进行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渗流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沉降分析、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和实施数理统计的水平。

(4)强化地区性研究、制定地方性规程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土地成分,同一土地成分也有不同的结构、性质。形成环境的千差万别使得同一名称的地基土拥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力学性质,不同区域的基土承载力也会高低大小各不相同。鉴于此,应该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整体性指导下,大力强化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符合区域标准的地方性规程。

(5)建立健全勘察市场监管控制体系

第一,强化对勘察工程项目合同的审核与监理力度,提高勘察工作任务的明朗化与整体化,谨防盲目勘察、无序勘察或越级勘察等情况的发生;第二,强化对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保障勘察质量的合格;第三,完善勘察报告的编写与检查过程,严格审核勘察报告中的所有项目内容,强化对现场稳定性的评估和对选型的论证,避免勘察报告中只有泛泛而谈的描述,缺乏具体可行的针对性策略和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1]贾志宏.浅析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06):54-55.

[2]刘进波.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1(07):178-179

[3]高金川.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王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