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基于模块的数学学业成绩评价_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基于模块的数学学业成绩评价_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以模块为单位的数学学业成绩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模块论文,成绩论文,评价论文,单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评价理念

评价在教育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甄别、导向功能,也有反馈、调节、激励功能,因而评价对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正确地认识与实施评价,对有效地进行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中数学课程也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应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数学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其努力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以往只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同时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的形成,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3.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

4.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的现象应得到有效地杜绝。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5.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人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具体的评价方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考评的工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内外学习数学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如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我们在如下三个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研究:

1.课堂观察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我们建议从预习、听课、探讨、知识与能力展示、作业与考勤等方面进行观察。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在观察记录中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对突出表现的行为,在相应的观察项目中作个记录。

2.成长记录袋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法,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索性活动的记录,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最喜欢的一本书,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等。另外,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还可以设计成包含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与老师共同确定。事实上让学生参与成长记录袋建立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所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

3.二次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总之,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第一学段应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第二学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评语可以补充等级的不足。一个等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难以用等级反映的问题,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因而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更加全面。评语无固定的模式,但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具体,要避免一般化,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语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五、学业成绩评定方案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在数学必修1模块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时制定了如下方案:

高一数学学分认定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业考试成绩评定(满分70分);二是过程性成绩评定(满分30分)。最终成绩不低于60分的,授予该生数学学分。

(1)学业考试成绩的评定(满分70分)是每一学段结束后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折算成70%计入总分。

(2)过程性的成绩评定(满分30分)由四部分组成:参与课堂教学(占总分10%,满分10分)、作业完成(占总分9%,满分9分)、考勤(占总分1%,满分1分)、平时测试(占总分10%,满分10分)。

(3)学生有获奖项目可适当加分,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学校(年级)依次加20分、15分、10分、8分、5分。

(4)制订学分认定表(内容除上述3项外,可再加上总得分与评语)表略。

模块学业成绩测验是一次终结性的成绩测验,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所达到的水平。模块学业成绩的评价不应该只有终结性的成绩测验,而应该包括过程的评价在内。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成长记录和各种质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结果的报告的方式可以是资料性和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有相对稳定内涵的等级。然而,不应该简单地以一定的权重将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与成绩测验的结果相加,而应分别加以报告。学分的认定必须与模块学业成绩(包括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挂钩。学生在某一模块的学业成绩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应重修或改修其它模块,使总学分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毕业。这样的做法既可保证高中毕业水平有一定的保障,又可以使一些在高中阶段未能努力学习,或因为其它原因而成绩不佳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有一个补救的机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有利的和负责任的。

六、实施学业成绩评定方案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评价者的负担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反复地判断、评价多个学生,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项既沉重又费时的负担。在这项单调重复的工作中,教师对评价的责任感往往会逐渐变得迟钝,从而变得更加容易轻易、草率地下结论。关键是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评价观,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主动地以正确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较准确的学业成绩评定。

2.评价的不完全公平性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方案中有学生自评、互评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很难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因为这跟学生参与态度认真与否有关,还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自评往往分值偏高,互评易受学生间情感因素的影响,这都会导致评价的不完全公正性。

标签:;  ;  ;  

新课程理念下基于模块的数学学业成绩评价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