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广东 阳江 529931
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选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有25例患者,对照组选用全麻麻醉的方式,同样有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相对于全麻的麻醉方式来说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麻;老年全髋置换术
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的现象是较为多见的,该疾病的发生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本文对我院的例接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两种不同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之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选取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被抽取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分别有25例。在研究组中有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54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66.86±8.21)岁;在对照组中有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在55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66.87±8.36)岁;两组患者之间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在进行诱导麻醉之后对患者再实施气管插管,将麻醉机进行连接之后,再实施相应的机械通气,呼吸频率控制在12次/分左右,之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维持,以微量泵泵注的方式将剂量与泵注速度为80μg/(kg?min)的丙泊酚与0.1μg/(kg?min)的瑞芬太尼分别对患者进行全身的麻醉维持。
研究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患者的右侧卧位下实施穿刺,之后使用局麻药对患者进行缓慢且匀速用药,局麻药为浓度为0.9%1ml的生理盐水与2ml的布比卡因相融合。之后取出腰穿刺,向着头部硬卧外置管3cm。然后使用针刺法对腰麻组滞平面进行检测。然后将喉罩置入,将麻醉机连接之后进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同。
1.3统计学分析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和计数资料将分别选用t与X2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百分比)的方式来表达,主要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x ±s的形式来表示,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注意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症状。
1.5判定标准
并发症症状主要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肺栓塞以及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认知功能障碍例数+肺栓塞例数+肺部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3、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与创伤,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器官逐渐出现衰退的现象,而使得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症状,因此使得临床上对于麻醉有了较高的要求【2】。
由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而镇痛对于其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如果过于严重导致患者无法耐受,则会使康复训练受到一定的影响。临床上麻醉风险在近年来随着手术患者的增加而提高【3】。而麻醉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临床手术的效果。大多数手术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往往都存在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现象,使手术难度以及术前麻醉均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进行麻醉时需要选用较为合适的麻醉方式。
全麻方式在临床上较多见,患者的苏醒时间较长,会使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危险性较高。腰硬膜麻醉方式可以更加容易的控制麻醉平面与扩散速度,麻醉过程中不会受患者体位的影响,可以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腰硬膜麻醉方式用药的剂量相对较少,但是也会引起患者出现头痛以及血压下降等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可以避免患者因为手术刺激而出现应激反应,并发症情况较少,术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4】。不会损害患者的硬脊膜。联合麻醉方式属于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优势较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效果相对于全麻的效果更加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等,加快患者的术后的意识清醒,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相对于全麻的麻醉方式来说应用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黎.探讨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1(05):861+864.
[2]毛建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74):87+89.
[3]鲁义.患者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表达的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26(34):1657+1668.
[4]张波.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0(27):5845-5846.
论文作者:蔡宜良 谢葵山 项国策 陈家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方式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全麻论文; 关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