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论文

浅谈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论文

浅谈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

许艳彩

摘 要 :幼儿园孩子争抢玩具的行为是幼儿园内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幼儿会通过这个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游戏确实是幼儿日常活动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才会频繁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所以如何有效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可以友善和睦的与同伴相处,就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争抢行为;教育策略

一、 幼儿发生争抢玩具行为的主要原因

(一) 客观因素导致争抢玩具的频率比较高

客观因素我们可以理解为主要是由家庭、教师、环境、社会因素共同组成。第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把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当作是主要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道德意识的构建以及交往能力的培养。第二,幼儿园因为自身条件的原因,没有准备充足的玩具,使得孩子发生了玩具争抢的行为。第三,很多家庭没有对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产生足够的重视。第四,社会没有为孩子提供建设道德意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二) 幼儿自身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研究从中发现,幼儿园里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儿缺乏一定的分享意识,很多孩子都想把玩具占为己有,不愿意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分享同一个玩具,虽然他们可以在教师的要求下把玩具交出来,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一种不情愿或者被迫屈服的状态和表现,并非发自于自己真实的内心。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无论他们是否分享了玩具,都无法真正体会到游戏为自己带来的真正快乐,甚至有些幼儿还会出现生气和仇恨的心理。所以,合作意识的欠缺是导致幼儿发生争抢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这种争抢现象去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本质,可以定期组织幼儿玩一玩组装玩具的游戏,让他们可以明白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做出更好的玩具,这样也就可以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 、关于解决幼儿发生争抢玩具行为的方法策略

(一) 通过游戏交叉介入法和幼儿进行互动

幼儿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喜欢独自一个人玩玩具,而到了幼儿园他们就要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分享同一种玩具,所以就必然会发生一些争抢玩具的情况。所以当幼儿之间出现了这种争抢玩具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交叉介入法融入游戏环节当中,在游戏中以另外一个角色身份和幼儿产生互动和交流,通过和幼儿共同玩游戏的方式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当然,如果这种争抢情况变得更加剧烈,已经上升到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会发生一些危险的攻击行为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垂直介入法立刻通过教师的身份对幼儿的争抢行为进行制止。

比如琳琳和小宁正在玩一个用积木建房子的游戏,琳琳正在聚精会神的打造自己的小房子,而小宁此刻想让房子变得更高一些,就把一条长方形积木竖在了自己刚刚拼好的地板上,没想到手刚一松开积木就都倒了,这时旁边的琳琳因为积木不够而一把抢走了小宁的积木,琳琳的做法和回答就显得比较自我一些,她认为小宁的积木既然已经倒了,那么自己就可以把这块积木拿过来用,这时教师就需要告诉琳琳,工人叔叔建房子可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建好的,是和伙伴一起合作才为我们建设出了这么美丽舒适的房子。当琳琳听到这些话就会立刻为自己刚才的做法产生愧疚感,然后引导琳琳把积木还给小宁。甚至还可以建议琳琳主动帮助小宁搭建积木一起完成小房子的建设,相信这时候小宁不仅会原谅琳琳刚才抢积木的行为,也会高兴地和琳琳一起搭建小房子。可见,教师采用这种垂直介入法就可以在不破坏游戏氛围的情况下,顺利地解决孩子的争抢行为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通过材料提供法减少争抢的问题

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比较喜欢模仿他人,看到旁边小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材料他们也会想要这个游戏材料,正因为这种模仿现象才导致同一种游戏的材料比较少,也就会引起幼儿的争抢行为。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材料提供法去避免幼儿争抢行为的发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玩制作蛋糕的小游戏时,当看到两个孩子因为同一个模具的不足而发生了争抢现象,就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幼儿特别喜欢用的模具数量,然后收回一些幼儿不太用的模具,这样一来争抢的现象就会减少很多。

“动员”这一术语起源于军事领域,最早由普鲁士人克劳塞维茨在他的专著《战争论》中提出[8],后由日本人儿玉源太郎从《不列颠百科全书》直译过来,进而传入中国。 动员模式是将流动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起来,通过感召力和情感说服的方式,同时辅以运用权力的手段,引导社会成员共同参加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三)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静静观察,让他们自己解决争抢的问题

和幼儿园小班中班的孩子相比,大班幼儿的思想意识已经相对成熟了一些,而且通过一些游戏就可以反映出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当大班的孩子发生了玩具争抢的行为,若不是那种严重的抢夺,教师可以静静观察,给他们留有一些时间和机会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种争抢的问题。比如帅帅和小军正在玩五子球,帅帅和小军都想要红色的球,于是他们就开始争抢起来,当他们争抢了一会以后帅帅灵机一动便说道:“那你先用红色的球好了,十分钟以后你再和我黄色的球换一下可以吗?”小军听到帅帅的提议就会思考一番,然后点头同意说自己先用一会,等时间到了两个人再换着玩。可见,两个人在争抢的过程中其实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而经过商量两个孩子也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争抢玩具的问题。

(四) 通过自主讨论法帮助幼儿彻底改掉争抢的行为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识记方式,学生在记忆单词时的难度明显降低,对于词汇学习的兴趣也会提升,自然能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

幼儿之间也可以通过经验的分享减少争抢行为的发生,而教师可以专门根据这个问题建立一个“幼儿自主讨论会”,让幼儿们自己谈一谈自己解决争抢行为的一些经验,因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让他们自己去分享自己的经验就更容易让同龄的孩子吸纳和接受,而且这样也能帮助教师节省重复劳动的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朱敦儒一首《卜算子·旅雁向南飞》,诗人以向南迁徙的旅雁自喻,在一场风雨中与雁群飞散,后经过忍饥挨饿、逆流振翅、孤立汀上、鸥鹭难亲等一系列困苦挫折。看着茫茫云海之大,却无一处可供自己安身。普天之下,谁又能听到“我”的哀鸣呢?全词通篇叙事,结句抒情,将这只旅雁——抽象化的词人的悲戚遭遇推向高潮。

三、 结束语

在幼儿园的教育当中,游戏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培养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幼儿因为玩具问题发生了争抢行为,教师不仅要采用增加玩具数量以及改变游戏规则的方式去阻止幼儿的争抢行为,还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去寻找可以从根源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具体方法,不仅要让他们意识到争抢行为是不对的,还要帮助他们建立合作分享意识,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

[1]聂爱琴.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J].甘肃教育,2014(10).

[2]刘晓燕.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作者简介 :

许艳彩,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标签:;  ;  ;  ;  

浅谈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