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才论”到“可持续农业”--论中国传统农业观念与现代农业观念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_农业论文

从“三才论”到“可持续农业”--论中国传统农业观念与现代农业观念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_农业论文

从“三才论”到“可持续农业”——试论我国传统与现代农业理念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可持续论文,试论论文,现实意义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地、人“三才论”是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它体现了东方的系统哲学精神。这种哲学思想与传统农业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和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强调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和谐统一的传统农学。古人认为,只有实现了天、地、人宇宙系统的和谐统一,天下才能太平,人类才能安乐,农业生产才能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可持续农业”当然地包含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之中。“可持续农业”与我国传统的“三才论”农学思想相比较,它跳越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阶段,在某些方面仿佛是向传统农学的回归,但实际上它已经实现了两次飞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三才论”与“可持续农业”理念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继承传统,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三才论”是我国传统农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地、人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它们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处于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之流中。正是在这样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人的行为必须与自然(天地)和谐一致的价值观念。

《易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周易》中的“三材(才)之道”,就是把宇宙万物归纳成不同层次而互相制约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活生生的整体。老子曾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他认为道、天、地、人是宇宙间四种伟大的存在。人的活动以地为法则,地的变化以天为法则,天的变化以道为法则,道的变化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这就是说,人的活动要因时因地制宜,要遵循自然规律。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认为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人可以成就万物。但人与天地又“合成一体”,不能割断它们之间“一体”的联系。

中国哲学史上的先哲们,不管他们对宇宙本体如何理解,但他们大多肯定人与天地万物在本体上的一体性。主张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协调是千年一贯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一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才论”的传统农学思想。纵观传统农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三才论”农学思想大概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先秦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和”说。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论述与农业有关的问题时,一般都把天、地、人“三才”的和谐协调作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这就是说,人们只有在农业生产中,作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和谐与协调,才能出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富兵强的局面。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先秦时期农业文献。其中《任地》、《辩土》、《审时》等三篇则是农业技术论文,主要内容是关于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和自然气候条件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它们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三才论”农学思想及价值观念。《审时》篇提出:“夫嫁,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说明庄稼是人种植的,是地上长出的,是天养育的。这是对农业生产中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所做出的十分简明而又科学的概括,作者在这里把农业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基本要素:生物有机体(稼);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天地);人的社会劳动(人)。三者之间有机统一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人的劳动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是贯穿于《任地》等三篇的主导思想,在这三篇中,不论是谈天还是说地,都是以人为主,阐述了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夺取农业的丰收。《吕氏春秋》的以上思想对于我国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从秦汉到宋元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力”说,是“三才论”农学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普及,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三才论”在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更加高昂了人的主体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和,演变为天时、地利、人力,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注:郭文韬:《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人和”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而“人力”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

西汉《淮南子·主术训》中把:“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作为“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重要条件。《齐民要术》在对传统农学思想进行总结时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提醒人们种庄稼必须遵循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总原则,加上人力的作用,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则会“劳而无获”。

这种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后来在元代的王校《农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农书》认为,虽然“天气有阴阳寒燠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别”,但是“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就是说尽管自然本身有其客观的规律,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则是由人力所为的。

3、明清时期的“三宜”原则(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提出,是“三才论”农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在天地人之外把农作物本身的特性(物宜或物性)纳入到它的视野之中,强调知识在处理人、天、地、物之间关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这一时期“三才论”思想发展的新特点。

关于“物宜”,战国时已开始注意,汉代汜胜之根据作物的共性,总结出“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五项措施。同时,根据各种作物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的栽培方法和措施。明确提出“三宜说”并对之进行全面总结的是明代的马一龙。他在《农说》中把“三才论”融入到他的“三宜说”之中,“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与传统的“三才论”相比,这里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中除了要“合天时、地脉”之外,还要重视“物性之宜”。这一理论的提出开辟了传统农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方法的转变,如果说对“天时”、“地脉”的研究主要依靠经验直观和抽象思辩相结合的方法的话,对“物性”的研究则要更多地应用实地观察、田间试验等现代科学方法,这对于促进传统农学向现代农业科学的进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马一龙在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时,认识到人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即“知”与“力”。《农说》指出:“知时为上,知土次之。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力足以胜天矣。知不愈力者,虽劳无功”。这就是说首先要知道天时的变化,其次要了解土地的性质。人们只要掌天、地之所宜,利用其不能舍弃的有利条件,并避免做它们所不能允许做的事,就能做到人定胜天了。务农者如果智力水平不能超过体力水平,虽然终年劳苦而功效不会显著,“知”比“力”更重要。清代的《山居琐言》认为“验之天时,体之土宜,察之物理,而后其术可精。”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天、地、物之三宜,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三才论”的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珍贵的历史遗产,正是在这一理论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业传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但是,“三才论”是建立在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其概念和理论过于抽象与简单,缺乏实证的分析与理论的体系,对于我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来说,它只能作为传统加以利用,而不可能直接用来指导现实的实践。

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自从19世纪60年代晚清启动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传统农业得到了现代科技的武装,很快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传统农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破坏相比,保护的成份要大于破坏,才能维持几千年的地力、资源于不衰”(注:游修龄:《农业研究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但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传统农业的生产率是低下的。人们常说中国农业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这是以80%的人口务农为前提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曾有过滥垦乱伐的年代,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水源短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生态恶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任其继续下去的后果不堪设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已严重制约着其它产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为此,我国引进了“可持续农业”的理念。

“可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持续农业教育法》中提出的,其目的旨在重新选择农业发展道路,全面、系统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和食物等大问题。时至今日,“可持续农业”已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和政府的普遍和广泛的重视。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共同发表的《丹波宣言》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意见的分歧,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农业的功能已扩展到环境美化、食物生产以质量目标为主、更多地强调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这是一种农业现代化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分散、农产品从数量上还满足不了消费的需求,因而农业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上。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即通过农业的发展以求解决温饱,所追求的是一种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也重视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农业。

我国政府在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在保证当今农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破坏与损耗,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以确保后人的发展机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

(1)保持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食物的安全保障,达到保证供给,不断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消灭贫困,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

(3)建立起农业和农村经济系统有效运转及良性发展的生产经营机制;

(4)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持续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最具传统特色的产业,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一定的自然条件、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主要引自于西方的“可持续农业”的理念,要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就必须将其与传统的“三才论”农学思想相联结,构建起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理念的新形态。当然,现代“可持续农业”并不是对传统“三才论”的简单认同,而是全面的超越。现以“整体观”、“平等观”、“发展观”等三个基本概念的简单比较说明之:

第一、整体观。“三才论”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农业生产系统划分为生物有机体、自然条件和人的社会劳动三大系统,并认为三大系统的有机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思想与“可持续农业”的基本观点是一致。但它缺乏实证分析,过于抽象和简单,与其说是农学思想不如说哲学思想,直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农业问题,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可持续农业”的整体观则突出现代的系统思维方式,它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之中,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实施“可持续农业”战略,就是要求以整个地球、整个人类(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作为大的生态系统,人及其他生物、非生物是这一大系统下并存的子系统。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变革过程。可持续农业的研究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社会等多个方面,强调“可持续农业”中的问题是综合性、多学科性和整体性的问题。由此可见“可持续农业”的整体观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对于现实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二、平等观。“三才论”以“天人合一”为其哲学基础,强调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协调和谐,这与“可持续农业”的平等观也是相近的。但“三才论”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时,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普遍化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有泛伦理化的倾向。“可持续农业”则从平等发展的观念出发,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人类不能够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无限制地掠夺自然,否则将会遭遇自然的报复。也不应当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无限制地掠夺他人和后代人的权益。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平等是以人的主体地位的确定为前提的,人们是为了能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而尊重自然,并不是为了“善”,它更为真实、合理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

第三、发展观。“三才论”受传统“循环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协调和谐,是农业生态系统实现顺利循环的前提条件,强调的是可持续性而并没有看到发展。但农业生产如果没有发展就难以健康地、持续地进行。“可持续农业”则把可持续与发展紧密结合,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代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求人们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旧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人们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中谋求农业生态、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

植根于传统农学思想土壤之中的“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将“可持续农业”与“三才论”进行全面地比较和联结,对我们理解、接受和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可持续农业”的本质在于农民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国家长远利益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其核心都是人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农业”战略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1、“可持续农业”要以人为本。社会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理论主题中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要保持其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机会平等。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人的文明素质。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发展是人类最终目的,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应该把人的文明素质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因此,发展首先是指的人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取决于人的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有根本的区别。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全球生态危机,说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的弊端,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再单纯依靠广种薄收、消耗自然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一种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正在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2、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游修龄先生在分析我国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时说:“……几千年来的种田大军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他们完全依靠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世代相传,充实丰富,但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读书识字的士人,很少直接从事农业”(注:游修龄:《农业研究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他认为传统农业缺乏读书识字的农民,既影响农业理论认识的深化,也影响农业地位的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而不相应普及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事实证明正是我国农业落后的根源所在。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农民素质是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力。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物主要是由人的能力所创造的。在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可见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乡镇工业、民营工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又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力量。目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已达到70%-80%,而我国才40%左右。中国农村目前科学技术人员十分奇缺,并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造成了目前的农科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假象;非常有限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常常处于“无钱打仗”的境地,很难架起沟通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与8亿农民的稳固“桥梁”。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国大多数落后地区的贫困是双重的,即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相交织,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相伴随,引起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低下。国家虽然每年都拿出不少资金扶持这些地区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积累,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下,投资的效益很差,有些项目甚至连成本都难以收回。可见落后地区的经济振兴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资金的大量投入,只有同时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世界经济增长史也证明,物质资源的匮乏并不能阻挡一个民族从落后转向发达,但如果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匮乏,那么即使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是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的。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还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和智力密集型,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劳动密集型农业经济中,生产本身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要求并不很高。而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生产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因此,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须时刻抓住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努力提高农民的现代素质。

从“三才论”传统农学思想到“可持续农业”新战略,尽管是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但它们的基本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则是一致的,引自于现代西方的“可持续农业”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既不要囿于老祖宗的“祖训”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简单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的模式,应立足于现实的国情,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科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形成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的理念和战略方针,并坚决而又持久地贯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

标签:;  ;  ;  ;  ;  ;  ;  ;  ;  ;  

从“三才论”到“可持续农业”--论中国传统农业观念与现代农业观念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