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并重 思维与方法兼顾——从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谈高考备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答卷论文,考生论文,思维论文,能力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是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自主命题的第二年。试题遵循了山东省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与相关原则,体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命题特点。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保证了自主命题的平稳性。在答案制定时兼顾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命题立意关注重大历史问题,体现出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自主性,做到了考查知识能力与考查学科人文素养的统一,考查学习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统一。
历史试题分析
一、试题(卷)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所不同的是23、24、25为综合题。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是必做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为非选择题。历史学科选做题共3道,考生可选择其中1道题作答。
答题卷专门设计了答题纸,从技术层面上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考生答卷欠规范的问题,减轻了阅卷教师的负担。
2.题型、题量及分值
今年山东卷的题型仍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没有新突破。其中,选择题仍以情境创设类题目为主,非选择题基本上是主题式材料解析问答题。
文综卷总分值为240分,历史试题总分占78分;Ⅰ卷选择题为8小题,32分。Ⅱ卷3题,46分。具体情况见下表:
3.考查内容范围及比重
(1)中外史内容比重(不含选做题10分)
从上表中看出,中国史与世界史考查内容之比为61∶39,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是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考查比例较去年相比分值过高。如果考生选做33题,中外比例是67∶33;选做34题中外比例是51∶49。
(2)各模块内容比重(不含选做题10分)
从上表中看出,必修Ⅰ、必修Ⅱ考查内容比重基本持平,必修Ⅲ考查内容比重略低,属正常范围。总之,三个模块的赋分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对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3道选做试题中外史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一道题,分配较为合理,值得提倡和继续保持。
4.选材与设问
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非选择题所依据的材料,短小精悍,容量适中,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设问的主要依据是新材料、新情景,考查了考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本知识,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设问的材料内容涉及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材料、衬托历史现象的背景材料、印证或论证历史的材料,考查了原因、现象、特点、(或时代特征)策略等。还考查了对历史现象的评判和认识,以及概念特性的比较,及其存在的差异,从而考查了考生识记理解、比较概括、论证说明、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命题设问灵活,出现了两处考生自主选择作答的设问,开拓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值得肯定。
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必修模块的考查注意三个模块的联系、整合,最典型题目是第27题,从文化史(必修3)内容切入,同时考查了必修一、二、三,三个模块中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29题通过经济模块内容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模块内容。选修模块的考查没有进行跨模块联系整合考查,而是在选修模块内进行了整合考查,如第33题、35题整合两个事件比较考查。
5.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思路开阔,比较准确严谨,能够较好地涵盖所设计问题应有的答案内容;行文简洁流畅,文字简约;一些设问的参考答案不固定评分标准,鼓励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评价历史问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开放性。
二、试题命制的特点
1.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导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判断能力。如,第9、11、13、14题。
2.材料选取围绕命题立意展开,设问与情景材料紧密结合,情景、知识、设问三位一体。如27题,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发展演变的表现及原因,理解传统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不足。从文化切入,考查了近代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和当今社会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这一问题。题目设计体现了学习历史旨在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指向。命题立意高,考查的思维含量大,导向明显。29题(1)问与材料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了材料的信息,揭示现象,分析原因。
3.选修模块命题围绕考纲重点,开放灵活,较好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揭示历史特征,辨证评价问题。如33题是通过再现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措施,通过设问找比点,找差异,再通过筛选措施内容概括抽象出特点(策略);34题,通过一则材料创设两种观点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观点情景的评判正确与否,最后通过两则材料比较概括出进步性和革命性;35题通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形成的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显示联合国的特点。总之,三个选修模块的命题思路和命题的主观性有其一致性,从命题指导思想上体现了考查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紧扣考纲重点,深入考查考纲二级子目中的具体内容,适当兼顾不同版本的相同知识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版本的限制。如,选择题第9、10、13、14题。33题中的克里埃尼图斯跻身于第三等级享受的政治权利;梭伦改革崇尚中人中庸和谐等。35题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概念特征的考查等。
5.试题命制紧紧围绕着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演进、实事求是的标准展开,题目设计关注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生产发展的作用,以实事求是原则评价历史和联系现实。试题内容的设计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并注重考查内容的选择性;强调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材料简约,考生解题时阅读量小,无阅读障碍,设问贴近材料,解题实现了相对自由选择的灵活性。题卷分离,答题纸的设计从学生答卷实际出发,对答题注意事项、答题区域都作了细致的规定和要求,富有人性化,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理念。
7.试题既重视了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考查,又重视了对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考查,这将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如27题考查的基础知识有,小农经济、儒家思想;民族资本主义、西学东渐、民族危机等。运用材料创设的情景解决层层递进的问题,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就是考查过程与方法。对“父母在,不远游”的认识直接考查了考生对传统家庭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答题情况(非选择题)
第Ⅱ卷必做部分,历史学科共有2道题,第27题为历史单科题,第29题为政史地三科综合题,历史学科占了其中2问。
1.第27题(家庭文明)
第(1)问难度低,设问指向非常明确,多数考生能紧扣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作答,考生普遍答得较好,得满分(4分)者很多。此问考生失分情况是,一些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和思想特点认识模糊,有答封建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有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第(2)问考生得分不平衡,差距大,得满分(8分)者很少,一般在4-6分之间。此问中的前一问“家庭伦理观有何变化”从材料中难以提炼出变化,考生只好按照材料的表述找出变化:“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或“主张集体和民主”,实际这都不是家庭伦理观的变化所在,但前者是标准答案,答后者的不得分,有一半考生答了后者;此问中的后一问失分较少,考生多能站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外侵等方面分析原因,一般能概括出两到三个要点,但也有一些考生把思想传播固定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这些重大事件上,脱离了材料,作答不合题意情景。
第(3)问考生得分不平衡,差距大,得满分(8分)者很少,一般在4-6分之间。前一问参考答案应从材料中直接概括提炼,多数考生能答出社会化大生产、工厂化、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但也有一些考生没有很好概括提炼观点,直接运用材料信息如工厂、婚姻法运动等作为答案。后一问“家庭伦理关系新变化”多数考生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提供的背景,从家庭伦理角度答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和睦等。但很多考生不清楚家庭伦理道德范畴,答案出现了自由民主、政治热情、祖国建设等情况。
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可自主发挥,赋分标准难以把握,致使不同阅卷者赋分差距较大。满分(5分),一般得3分左右。在谈认识时,很多考生不能辩证地,宏观地理解把握问题,只是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不能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也不能从传统美德应进一步发扬等角度理解。
2.第29题(中国社会新变化)
第(1)问主要考查了考生运用材料、抽象概括的能力,满分(7分),考生实际得分在2-4分之间。这反映出考生不会运用材料概括抽象答案,只是从材料表面取义,看不出材料一中的两层含义——发展不平衡,认识不一。对原因的分析不能紧扣“以为非者也半”从不接受的角度思考,然后再回到近代东西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中分析。
第(2)问是“洋”字消失的原因。满分(4分),考生多为(0分)。考生失分的原因一是没有审明题意,没把“后来”与“从……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起来思考,所以作答时把去掉“洋”字的原因放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上了,这样的分析既不符合历史史实,又徒劳无获。失分的另一原因是设问指向不明,如把“后来”改为到“今天”,考生作答时可能会把答题要点落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上。如果再加上一段有关新中国成立后或改革开放后去掉“洋”字的的材料,问题歧义就会大大降低,考生失分也不会如此惨重。
第Ⅱ卷选做部分,历史学科共3道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作答。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选做33题的较多,34、35题也有很多考生选做。
第33题(改革)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2—5分。第(1)问中的前问由于考查的知识点过细,且版本表述不一,加大了题目的难度。(1)问中的后问需考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迁移知识,理解作答。但考生往往直接从商鞅变法的措施直接作答,就出现了“奖励军功”“奖励耕织”这样不合题意的答案。直接答出立军功、努力耕织的较少。
第(2)问由于设问的是策略,很多考生在解题时不知所措,如果学生能认真审题,从剥夺贵族特权这个关键词上去搜寻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有关对待贵族的措施,再抽象概括提炼,就能得出标准答案中的中庸、温和,不畏权贵,严刑峻法。这一设问思维含量很大,考生如果通过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中有关剥夺贵族特权规定的比较,概括其特点,考生的得分就会有所提高。
第34题(民主思想与实践)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2—4分。第(1)考生失分严重,考生在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仓促作答,考生大多是从“清室优待条件”的具体内容上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背离了题意。考生失分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设问指向不明确,考生很难理解命题人命题意图,即通过分析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妥协性和临时政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等角度作答。
第(2)中设问指向明确,但考生很难从两段材料上找比点,概括出进步性。考生答案多停留在材料的表面上,甚至摘抄材料。
第35题(战争与和平)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3—6分。第(1)问中的前问指向明确,考生多能答出“和平与安全”或“和平与发展”。(1)问中的后问考生没有很好地判断出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失分严重。
第(2)问得分不高。失分原因是考生思维混乱,缺乏答题技巧,解答时无从入手。设问中的“联合国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需与国际联盟比较才能得出答案。
二、存在问题
根据对考生答卷中失分的现象与原因分析,考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有效知识解答问题。如选择题基本都是需要依据相关基础知识才能确定正确答案,间接考查了有关基础知识;非选择题中如第29题中第(1)问,第33题第(1)问、(2)问,第35题第(1)问、(2)问则基本上是直接考查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是要求再认、再现课本知识,但许多考生失分严重。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迁移知识的能力差。高考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情景大多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解决这些新角度、新情景问题所依托的知识却是在教材之中的,考生只需按题目要求,从时间、空间范围上与教材内容加以对应,稍加归纳整理即可回答。但许多考生不顾题目中的新要求,机械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导致答非所问或针对性不强。最典型的就数第29题第(2)问,第34题第(1)问。
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一是找不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对有效信息缺乏概括归纳,抽象出观点。最典型的就是第27题第(1)与(3)问、第29题第(1)问、第33题第(1)问、第34题第(2)问、第35题第(1)问。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是山东卷的主要特点,考生应加强训练、减少失误。
③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首先是概括归纳不够精炼、准确,答案内容多而得分少;其次是分析评价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思维角度单一、片面。许多考生在回答第27题中的第(2)问、第(3)问、第(4)问,第29题第(2)问,第33题第(2)问,第35题第(2)问内容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问题。
④审题能力差。审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考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主要表现在审题能力上。考生审题能力差表现在缺少解答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如何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做到详略得当,怎样寻找答题途径,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等,考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典型的审题失误就是第27题第(3)问、第29题第(2)问、33题第(2)问、34题第(1)问等,许多考生因不解题意而答非所问。
3.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命题人的命题立意。第27的命题立意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在现代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中发展变化以及如何看待传统观念。29题的命题立意是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使中国赢得了独立,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富强。33题在比较中看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差异与特点。34题是用辨证的观点客观评价南京临时政府对待清廷的态度。第35题是通过两大国际组织比较充分认识联合国作用和意义。如果考生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再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
4.行文答卷仍缺乏表述技巧。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无谓的文字重复,如每一问都写“答”,每一问都要重复一下相关设问,这些文字是没有必要重复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挤占了试卷的答题空间;三是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
5.考生的选择能力差。这主要表现在对选做部分试题的选择上,考生机械解答自己学过的选修模块试题,而不是根据试题难易或得分难易而进行选择。
教学与备考指导建议
根据以上对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的分析,以及对考生答卷情况的总结,对今后高中历史教学与备考指导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研究课标、考纲、高考命题三者的关系,明确高考命题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深入研究高考命题特点,使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加适应高考选拔性考试。高中基础年级的教学应认真研究课标,选择和整合教材资源,使高考能力要求逐步渗透到教学中。高三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今年山东卷的试题,细致总结其考查内容范围、设问角度、答案设计、选材利用等方面的特点,准确把握山东卷命题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因势利导,提高高三教与学的实效性。
2.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教学,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高考实际就是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知识,能力就不存在了。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从量的方面看,就是要全面复习,所有重要的概念、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等内容都应学习掌握。对某一历史事件、现象的具体情况也应分析掌握。其中要特别重视阶段特征的教学,阶段特征有时虽然不是高考直接考查的内容,但却是解决许多相关问题的主要依据。从质的角度看,就是要将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高三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整合教材,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3.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为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问题意识教学。教材是按叙事(史)的程序编写的,使用的是陈述性的语言。教师讲课大多也是陈述性地阐释教材内容。但是,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需要教学中能够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要明确思维定势的表现,掌握突破思维定势的标准及方法。
③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④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切实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注意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做到:能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4.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高考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最终落脚到行文答卷上,这是真正的“临门一脚”功夫。对此,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
其一,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
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明显角度较易确定,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避免文学化语言。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2至3句话表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