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企厂务公开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论文,试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厂务公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厂务公开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深层矛盾不断反映出来。如何在推行厂务公开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急需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确处理实行厂务公开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究其厂务公开中思想顾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意识尚未到位,对厂务公开中的思想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没有处理好厂务公开同各方面工作的关系。
1.正确处理厂务公开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厂务公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促使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手段。当前,以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企改革,就是要把具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同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殊优势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从体制上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全面了解和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努力实现职工群众对企业领导的有效监督,形成企业内部权责分明、精诚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相互制约的机制,以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正确处理厂务公开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我国的《企业法》明确规定,职工有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有对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许多民主管理的先进企业,正是在依法行使企业民主管理权利的过程中,设法利用职代会这一重要阵地,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厂务公开是企业职代会制度的延伸、拓展和创新。它是依法落实职代会职权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职代会依法实践的必然结果,厂务公开的过程也是落实职代会职权的过程。事实上,要真正落实职代会的职权,厂务必须公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法制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领导者、职工群众民主意识和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提高,多数企业职代会的职权得到应有的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逐渐增强了透明度,厂务逐步在向职代会和职工群众公开。
这说明,厂务公开是职代会行使职权的前提条件,职代会是厂务公开的基本载体。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如果厂务不公开,职代会就会无的放矢;如果没有职代会制度或职代会不依法行使职权,厂务公开就会被束之高阁,难以产生有效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厂务公开是职代会的一个抓手,通过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将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正确处理厂务公开中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两个积极性的关系。
要实行厂务公开,推进国有企业有效管理,必须紧紧依靠经营者和劳动者的主体。笔者将其称之为主体有效战略。推行厂务公开最大的难点是解决企业领导的认识问题,尤其是第一把手的民主意识是否到位,有否搞好厂务公开的积极性,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能否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既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厂务公开的受教育者,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经营者的重大责任。只有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行为,努力将职工群众的智慧作为经营者决策的基本点,把个人高度集权的人治型体制转变为民主法治型体制,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应变能力。
实行厂务公开更重要的还要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厂务公开工作的高涨热情。列宁曾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仅有经营者厂务公开的积极性,而无广大职工群众厂务公开的热情,这只能说是瘸腿的厂务公开。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全过程,必须让职工群众具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所谓“领导给职工一个明白,职工还领导一身清白”,这正道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密切干部关系的奥秘。
总之,企业厂务公开中经营者和职工群众两个积极性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割裂。推行厂务公开同加强企业管理,行使好经营管理者的指挥权是一致的。国有企业厂务公开恰恰需要经营者的制衡和群体动力两个最基本的功底,以利于产生积极的“综合效应”。
二、国有企业厂务公开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应用
厂务公开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项扩建企业民主管理的系统工程。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乃至巩固发展,往往需要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拓思路,深入实践,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准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又是我们当前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并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保证。
1.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潜在性特点,力求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潜在性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潜在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潜在特征。不能期望,人们头脑里某种思想观点的形成,某种政治态度的培养,某种道德观念的确立,是可以经由某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一下子就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一般说来,经过某种教育的实施,人们思想上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变化,但它往往是潜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的,不大容易看得出来。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不到一定量的积累和被“激活”的时候,一般不会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它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体现,而且时间越长,体现得越充分。为了缩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潜在期,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思路:
(1)宣传力度要强化。 这是缩短厂务公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潜在期的一项基础工程。宣传厂务公开要把实施操作部门的“自拉自唱”变为党政工的“大合唱”,形成全方位的舆论氛围。企业党委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对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意识的深层次灌输,把厂务公开的专题教育培训和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活动及企业体制改革,跨世纪持续发展战略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推行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管理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群众评价列入具有实质性的奖惩考核内容之中,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排除那种“不想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懒得公开”的错误倾向,做到思想上有位置,操作中有建制,奖惩时能实施。企业工会组织要注重对广大职工的思想教育,充分运用职代会、股东大会等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精献良策,全面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千方百计把职工群众推上厂务公开的政治舞台。
(2)公开内容要规范。 这是缩短厂务公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潜在期的重要环节。要坚持做到四个必须:一、凡需依靠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的事项必须公开。二、凡需依靠职工群众民主监督的事项必须公开。三、凡需依靠职工群众民主管理的事项必须公开。四、凡需职工群众审议决定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公开。公开内容的规范,不仅能促使厂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系列化,而且能有效防止企业应当公开的项目不公开的现象发生。
(3)公开的渠道要拓宽。 这是缩短厂务公开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潜在期的重要途径。职代会是职工参政议政的主渠道,推行厂务公开必须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职代会闭会期间,遇重大事项,应组织职工代表行使企业民主管理的职权。同时,还须借助企业多种媒体,开设厂务公开的“快车道”。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设栏精管。
(4)公开的建制要完善。 这是缩短厂务公开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潜在期的重要保证。实行厂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具体承办,职工群众积极参加的工作格局。二要建立保障机制。把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使职工行使权利、发挥作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可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视察、督查,形成职工监督保障机制。三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由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监评小组,加强对公开内容、程序等问题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将其实际工作效果与考核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双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对违纪操作、愚弄群众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理,以确保厂务公开的严管督查。
2.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相对性特点,拓展厂务公开工作的幅度。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相对性特点是指人们为感知者、思考者的主体,在接受某种教育影响之前,已经印刻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背景。教育对象各自的心灵王国,不象英国哲人洛克所说的那样,是一块洁净划一的“白板”。当主体以外的教育内容作用于人脑时,总是将信息落在各个个体特定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基础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相对性特征。因此,厂务公开不是在白纸上作画,职工群众在接受厂务公开这一新事物以前,已经受到各方面思想影响。因此,厂务公开制度的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核心在于企业领导是否真心实意搞公开。公开要真实,领导就必须从拓展工作幅度抓起。先要形成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检、组织、工会是第一监督实施人,职工群众是第一评价人的运行机制。并形成预审公开内容制,加强公开前的监督。之后要密切注意一些与钱、物相关,极易产生腐败现象的新项目论证、公关费、考察费的适时公开,以克服厂务公开的盲区,防止不明不白产生隔阂。再要切记厂务公开不能避重就轻、避大就小,避实就虚、掺杂使假,以公布代替公开,以“粗布”愚弄群众。如果领导缺乏诚心,就难于换得职工真心。特别是在国企体制改革后,劳动关系的新变化会带来利益格局的新调整,职工群众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身份更期盼厂务公开的真实可靠性。
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模糊性特点,把握厂务公开工作的尺度。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模糊性,是指由于人脑是思想的加工厂,当人们在加工思想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影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加工制作过程,以致科学至今无法精确地测量和量化它。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的“无形结果”会突出地表现出模糊性特征。它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多元函数,要通过“有形结果”来折射,但这种“折射”的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状况,也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彼此间维系着的仍是经由复杂的中介所反映出来的模糊关系。因此,我们从模糊性的特征中所得到的启迪是:厂务公开工作是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工作,把握公开的尺度必须讲究科学。对类似哪些是商业秘密,哪些是正常决策,哪些需要公开,哪些不需要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等等,企业均应结合实情规章定法,做到既有利于职工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又有利于企业经营和保守商业技术秘密。同时,对那些不公开的事项,还要采取约束举措。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在保守企业秘密和保证工程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物资供应采购实行公开竞价,保证原材料低成本、高质量,同时,使职工了解市场,自觉降低工程产品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当然,厂务公开的责任人、也不能以企业技术、商业保密性为借口,降低厂务公开工作的质量,也不能以保密性的名义隐瞒厂务公开的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