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论文_严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论文_严杰

(鹤峰县下坪乡民族中心学校,湖北 恩施 445809)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基础,它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的普通话,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大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此,本人结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改进策略,希望为大家的语文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也能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缺失;对策

1 朗读的概念及本质

说到朗读教学,我们首先要理解朗读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之一,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播音主持,也不是极具表演色彩的舞台剧,语文朗读教学偏重于教学的语言表达,它往往适用于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的方式将文本转化为有声的外部言语,在转化的过程,往往需要朗读者加入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的思维,在自己的头脑中再创造出新形象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朗读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向主动建构而成的。朗读承载着阅读的特点与功能,道林和莱昂把阅读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强调的是译码的过程,一类则是强调意义的获得。吉布森和利文关于阅读的定义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被许多人所接受,他们认为:阅读乃是从篇章中提取意义的过程。①为了能够在篇章中提取意义,需要做到:①把书写符号译码为声音;②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因而可以从语义记忆中获得书写词的意义;③能够把这些词的意义进行整合。②纵观以上学者对朗读概念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朗读是一种主动意义上的再创造活动,先输入文本,经过认知、同化、顺应之后的输出,输出的过程中调动口、眼、嘴、脑各种感官,最终获得文本意义的一种再创造活动。 我们在理解了朗读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思考,朗读的本质是什么呢?本人认为朗读是实现课堂多元对话的一个媒介。首先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朗读的本质就是文本对象化读者对象化的交互作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这个感情从何而来呢?这个感情不是老师强制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感知课文中的思想情感,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景当中,体会文本中蕴含的哲理,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思考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交流过程。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也同样认为,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老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已有经验和教育的一个媒介,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论联系实际,保证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均衡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2 朗读教学的问题

2.1朗读内容不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对朗读教学没有引起重视,他们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规定明确的朗读内容,导致学生盲目朗读;也没有一定的朗读计划,影响朗读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反复地、毫无兴趣地为了朗读而朗读课文,没有拓展的内容,没有知识性,更没有创新性。

2.2朗读时间缺少。由于个别初中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但没有给朗读教学安排充分的时间,还在朗读的时间内给学生填充一些别的内容,包括背课文,做阅读题等等。我们知道,朗读不但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也是对新知识的预习,更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延伸。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根本无法有效地完成朗读,更无法对朗读中发现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致使学生也轻视朗读,影响朗读的质量。

2.3朗读指导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但是由于个别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机械、死板、缺少针对性,致使朗读教学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脱离了初中语文教学,使朗读教学失去了意义。

3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3.1明确目标,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要有目的,不能盲目。为了保证朗读的效果,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指出朗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以朗读目标为指导进行自觉朗觉,培养朗读兴趣,还要在朗读中根据不同文体制定不同的要求,增强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提高朗读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用淡雅的语调进行示范朗读,在教师恰到好处的运气、语调的朗读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感悟春天。

3.2保证时间,促进朗读教学质量。

合理安排朗读时间,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内涵,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朗读,既可以让学生互相督促,又能提高朗读的质量;也可以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既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又能增强接下来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朗读时间,给学生指定一些朗读内容,或者让学生自由选择朗读内容。如此,不但可以充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朗读课的重视,在以后的教学中给朗读课充分的时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的意识和能力。当然,也能促使学生的普通话更标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3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不会在朗读中根据内容把握基调、语气等,影响朗读效果。因此,教师要发挥指导、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把握文章的基调,读出效果。朗读不是阅读,更注重技巧的运用,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朗读的技巧,如,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在语调上如何应用,如何掌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语速等等。比如,在《春》的教学时,我们就要根据朱自清描绘的春风的柔和、温暖等特点,把春天的特点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指点,就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领悟到阅读内容中的情感,让朗读有形、有色、有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3.4科学制定朗读评价体系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的评价,因为不管朗读的多精彩,朗读的形式多丰富,如果没有反馈和改正,朗读教学是没有效果的。目前的朗读评价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话“你读的不错”、“读的特别好”、“读的还行”这样没有任何特色的评价,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还要重视科学的朗读评价,使学生真正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去缺点。对初中生的评价层次可以分为“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正确”、“流利”是对学生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读出文章的感情,教师可以根据朗读标准和其他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根据反馈做出适当的调整,力争做到语音规范、语速适当、感情充沛。其次朗读评价还要求具体鲜明,学生哪里读得好,哪里不足,给学生改正的方向。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朗读引起充分重视,认识到朗读的价值和意义,并针对朗读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给朗读课充分的时间,制定目标,有效指导,使朗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0(10).

[2]黄永红.试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

[3]顾春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考试周刊,2010(14).

[4]王娅.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09(19).

论文作者:严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论文_严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