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化在数学课堂上闪闪发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文化论文,数学论文,课堂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文化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倡导中华文化,杜绝“去中国化”的倾向,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但是,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让中华文化在数学课堂上散发耀眼的光芒,还没有深入的探讨研究.一种直觉的感受是:我们需要从源头开始做艰苦的基本建设. 众所周知,现代的学校数学,是清末民初从西方国家全盘引进的.西方数学所承载的是西方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这些文化因子,经过百年的数学教学,已经不知不觉地汇入了我国的现代文明.我们从中得益良多.但是,中国的数学教育毕竟还要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即西方数学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国际上有所谓的民族数学(Ethnomathematics),其内容就是研究数学如何融入各个民族的文化中. 中华文化与西方数学联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的我国的数学前辈,曾经在1950年代掀起过一个西方数学本土化的高潮.就以现今通用的勾股定理来说,在民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里,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一更名,并不简单.如果翻开1950年的《中国数学杂志》,就可以看到许多文章在探讨此事.有人建议称“商高定理”,也有人认为叫“陈子定理”较为合适.最后大家倾向于不以人名命名,直接点明其内容称之为“勾股弦定理”,最后为简单起见,确定为“勾股定理”.数学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教师高度认同,写入教材,进入课堂,一直沿用至今.此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继续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杨辉三角”代替了“巴斯卡三角形”.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研究成为数学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那时的高中数学教材,有无限等比数列的内容.由于数列是极限为0的无限过程.于是,就有人引用古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加以比喻.这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数学的巧妙融合,至今成为经典. 可惜的是,这一进程没有继续下去.随着“数学=逻辑”的形式主义数学哲学思想的流行,数学教学渐渐远离文化.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曾经对我说,通篇只有符号、图形,一个文字都不出现的数学才是最好的数学.这种极端的“形式主义”数学观,连承载西方数学的西方文化也看不见了,何谈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在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也曾有过一些创见.例如宏观上有吴文俊先生提出中国古代数学传统是“算法”体系,认为是可以和《几何原本》相提并论的创造.微观上,则有徐利治先生提出“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可以表示连续量趋向于0的过程(这一形象的描绘,乃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比喻的发展).但是,事情也就到此为止.这些见解没有大力研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教学理念,因而也就没有真正地进入数学课堂. 21世纪初进行的大规模数学课程改革,曾经大量地引进和借鉴的是西方的做法.诸如数感、符号感、估算等等相继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这场改革并没有提出数学教学与中华文化互相融合的目标.与之相反,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把体现中国古代数学传统的“珠算”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幸的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让算盘重回课堂,要求学生“认识算盘”,能用算盘表示多位数,这是一个恢复性的改进.但是从总体上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仍未着力于数学和中华文化的融合,并没有跨出新的步伐.翻开今天的教材,提到中华文化的地方,依然是杨辉三角、刘徽割圆、负数引入、祖冲之的约率和密率那几个熟悉的题材. 那么,中国的数学课堂里能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呢?我觉得,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中华文化中确实包含着许多数学智慧,只是我们未加重视而已.让我们来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众所周知,《道德经》里最出名的一段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13个字,简直是一组中国化的自然数公理.它透露了以下的信息: ·自然数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出来的; ·1“加1”,就能生出2;2再“加1”就能生出3;不断地“加1”就能生出万; ·自然数里有1,2,3,…等,多得不得了,没完没了; ·1前面还有一个“道”,在数学上用0代表. 我在想,让一年级小学生将它背下来,有何不可?儿童记住这13个字既不困难,也不啰唆.其中有熟悉的一、二、三、万等数字,又有“生”这个极为生动传神的动词.小学生是能领会,愿意背,喜欢听的.进一步说,一年级小学生需要背诵的古文,并不必全懂其含义.儿童们会背的唐诗中,有许多意思也是没法完全理解的.例如《静夜思》里“低头思故乡”一句,何谓“故乡”?如何思念?小学生不甚了了.这非得长大成为离乡的游子,才能有深切的感受.这就是说,从模模糊糊到渐渐清晰,那是要好多年不断地进行反刍才能领悟的.然而,这不妨碍孩子们背诵. 更进一步,细细品味《道德经》中的这段话,还和高中数学的数学归纳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数学归纳法原理是和自然数的归纳公理等价的.一生二,二生三,相当于数学归纳法中n=1,2时,命题成立的要求.最后的目标是要获得“三生万物”的结果.然而,要“生”出万物(自然数全体)来,必须要每个与n有关的命题都能“生”出与n+1有关的命题.这不正是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精髓吗? 今日的教学设计,大多用多米诺骨牌比喻数学归纳法.不过,现实的多米诺骨牌迟早总会停止,即一定会有某个第n块倒下,却不能让第n+1块倒下.说白了,就是n命题“生”不出n+1命题来.为了要“三生万物”,就必须生生不息,如同愚公所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在数学上,就是要保证每个n命题不仅自己成立,还必须保证n能“生”出第n+1个命题来.这就是说,数学归纳法后半部分要做的不在于检验“n命题”是不是正确,要做的是证明n命题能不能“生”的问题.总之,强调一个“生”的动词,保证每个n命题都能“生”,做到生生不息,正是《道德经》里蕴藏着“数学归纳法”智慧. 中华文化中的数学智慧需要我们去探究、发现、提炼、解说.那么,一般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中华文化和数学的融合,让中华文化在数学课堂上生根开花呢?我们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然后积极而又慎重地进教材,进课堂,形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的新风. 一、中外数学知识需要进一步融合 前已提到,我们已经有过将西方数学与中华文化互相融合的成功范例.今天的任务是继续前辈的探索,与时俱进地增加新的融合点.以下是一些已经使用或者建议试用的案例. ·如前所说,一年级小学生就可以背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珠算是手指计数的延长,算盘比一捆小棒之类的计算工具高明得多. ·中国的十进位置记数制与罗马计数制的比较.上海外滩大钟上使用的是罗马数字,它不是位置计数制. ·墨子关于圆的定义. ·西方数学中的“对称”与纯粹中国化的“对联”的共性:寻求变化中的不变性质. ·如此显然的“对顶角相等”定理要不要证明?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文化认为需要证明.中国皇权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管理数学”对此没有兴趣. ·人为设置的温度计正负度数,与自然形成的中国古代收入支出的正负数. ·三角比:角的正弦是单位菱形面积(现代创新.张景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与周期性.可以写出草长的表示式. ·《道德经》与数学归纳法. 这是一个极不完全的清单,有待集思广益,不断补充. 二、数学与人文意境的沟通 中华文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虽然并不直接反映数学知识,但在意境上可以和西方数学沟通.这里也略举数例. ·抽屉原理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纯粹存在性定理的意境.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样的判断与数学中的反证法,在意境上彼此可以沟通. ·高中数学要遇到两种不同的无限:[a,b]中点的实无限与数列的潜无限.我们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杜甫:《登高》)进行比喻,可以增加数学的人文性.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意境正与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相通. ·整体与局部.欧拉多面体定理是一个整体性的结果,和局部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正是韩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 我们希望,文史学者能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合作探究,架起中华文化与数学意境相互连接的桥梁,既能增加数学内容的人文性,也会给中国古典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三、发扬中国学者诠释西方数学的优良传统 西学东进以来,我国学者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西方数学,有许多已经成为文化经典.我们需要加以继承发扬,代代相传,形成传统.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例子. ·明代徐光启在《几何原本杂议》中指出:“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这样的认识,不正是几何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吗?如果我们把它写入教材,让学生体会几何学的精髓,将会十分有益. ·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文化,与数学、逻辑的论证的殊途同归.钱宝琮认为“研究经书和史书都要掌握些数学知识,所以古典数学为乾嘉学派所重视”.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对数学十分重视,有许多论述和译作. ·李善兰将“等式”一词翻译为“方程”的良苦用心.最近的研究表明:将西方数学里的“等式”一词译成“方程”是一次中国化的创新.实际上,“方程”出自中国传统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八章的标题,内涵远远超过“等式”一词.李善兰的用心,我们至今没有充分认识,需要深刻理解,并加以弘扬. ·近代数学家的贡献,如华罗庚关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形结合的论述.吴文俊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的论述. ·当代数学教育曾经大力研究“珠算、笔算、心算”三算结合.在计算器盛行的今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以上列出的揭示中华文化里数学智慧的研究领域,还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这些课题,大多还是思考与建议,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任何改革都要从实际出发,看看数学课堂融入中华文化的教学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欢迎,如何做才能有效.只有经大量的实事求是的经验总结,才能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使得中华文化进入数学课程标准,融入数学教材,走进数学课堂,乃至出现在考试试卷里,我们需要克服“数学无关人文”,“人文无助于数学成绩”的思维定势,坚定地做不懈的努力.让中国文化在数学课堂中闪耀_数学论文
让中国文化在数学课堂中闪耀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