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_思维品质论文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思维论文,品质论文,策略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从培养思维品质开始。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呢?

策略一:组织对开放型问题的讨论——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观在能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把它推广到类似的问题中去。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供很好的条件。

例如:用一根长14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形状不同且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并求出围成的各长方形的面积。

讨论结果一:先给宽取定值,再根据(长+宽)×2=周长,确定长方形的长。当宽是1厘米时,长是14÷2-1=6(厘米);同理,当宽是2厘米时,长是5厘米;当宽是3厘米时,长是4厘米。

讨论结果二:因为铁丝长14厘米,即长方形的周长为14厘米,那么,长+宽=7厘米,根据题意,长方形的长、宽应有三种可能:1+6=7(厘米);2+5=7(厘米);3+4=7(厘米)。

这种结论开放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只有在解题过程中善于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猜想、创造等活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开放型问题的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策略二:强化数学概念教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能深入地钻研与思考问题,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要做到思维深刻,就要在掌握概念上下功夫,只有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思考问题才能深刻,才能防止表面化。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再向学生提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发现: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如今年的产量比去 1 1

年提高了──,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如一堆黄沙重──吨;而百 5 5

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量。通过练习,学生不但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对“百分数”的认识不再停留于表面,而且真正理解了其本质,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策略三: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能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不拘泥于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例如:解放军某部进行野营训练,原计划15天行军525千米,实际提前1天行完原定路程。这样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多少千米?

一般解法:525÷(15-1)-525÷15;

列方程解:525÷15+x=525÷(15-1);

比例解:(525÷15):x=14:(15-14);

1 1

分数解:525×(────-────)。

15-1

15

教学中若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提取头脑中所储存的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则解题方法就越灵活、越简便。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以培养的同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策略四:挖掘隐含条件——训练思维的严谨性

思维的严谨性是指考虑问题严密、有据、细致、无漏洞。教学中应加强对一些条件含而不露的习题的教学,为那些审题马虎、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学生设置障碍,让他们通过对障碍的排除,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及严谨深刻的思维品质。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583,其中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如果把它的0丢掉,就和另一数相等,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题意可知,题中隐含了条件“这两个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10倍”,所以其中一个数为583÷(10+1)=53,另一个数是53×10=530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巧解应用题。

策略五:学会自我评价——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有主见地评价事物,评判自己提出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善于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的看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评判自己的作业,找出错误的原因。必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

很多学生计算为

2。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不应该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从算理上评判自己的解法,分析使用运算定律时是否出了偏差。学生通过评判,发现实际上应把"29×23"看作一个数,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这一找错过程,不但强化了乘法分配律意义的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策略六:提倡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联想,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地精选一些问题,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对意想不到的方法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例如:不用计算,你能很快地说出84439÷3余数是几吗?;

方法一:因为8+4+4+3+9=28,28÷3=9……1,所以84439÷3余数是1。

方法二:因为8+4+4+3+9=28,2+8=10,10÷3=3……1,所以84439÷3余数是1。

方法三:因为8+4+3+9=24,24能被3整除,而4÷3=1……1,所以84439÷3余数是1。

方法四:因为3和9都能被3整除,8+4=12也能被3整除,而4÷3=1……1,所以84439÷3余数是1。

比较上面四法,很明显,方法三、四思路独特而清晰,计算简便又不易出错,具有独到之处,体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策略很多,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综合地运用。

标签:;  ;  ;  ;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