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全国人民论文,旗帜论文,团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要把爱国热情凝聚成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共同意志,励精图治、增强国力的坚强决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具体行动,自觉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民族价值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5000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这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
60年前,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各阶级、各党派、各兄弟民族万众一心,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妄图灭亡中国的迷梦。抗日战争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进步,首先是反对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抗日战争的核心民族价值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抗日战争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而团结奋斗。越是搞现代化建设,越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教育青年一代,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把爱国奉献精神大大发扬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科学理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民族性。即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把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及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精辟的概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有机地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是先进性。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的核心力量,赋予新时期爱国主义以先进性特征。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传统最忠诚的继承者。我们党自建立以来,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把爱国主义精神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汲取一切有益的新思想、新经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自己事业的核心力量,选择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道路,选择并成功地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就没有中国的前途和希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通过改革不断加以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是广泛性。即新时期爱国主义要求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爱国与否是最根本的政治分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方针和任务,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统一战线由过去四个阶级的联盟发展成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只要是爱国,赞成祖国统一,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也要积极团结。我们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在海外统战工作中求爱国和祖国统一之“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异”。在爱国的旗帜下,团结得愈广泛,愈有利于我们事业的胜利发展。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和完成祖国统一的总目标上来。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四是科学性。即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同时,在面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挑战的情况下,又要始终注意把国家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利益。正是基于爱国主义的科学性,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要特别强调正确区分爱国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的界限,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又要防止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把少数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犯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把顽固坚持军国主义立场的人和已经悔改并用现身说法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参与者区别开来,既充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又充分体现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对日关系指导原则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友好外交政策。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科学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实践内涵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推进爱国主义精神向爱国主义实践的转化与发展。爱国主义的实践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热爱祖国。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人类在社会生活的早期,随着定居的乡土生活的发展,自然地产生一种爱故乡和故乡人的感情,这种感情后来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爱。它在各个民族的政治、法律、文学方面都有反映,也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形成具有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着强烈的影响,使人们从小使用祖国的语言,掌握着祖国的文化,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继承祖国的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使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建设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实践目标,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为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更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加创业,尤其艰难。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积极创造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后人的业绩。我们重视个人的利益,同时必须通过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道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只讲个人利益、个人奋斗,而不讲国家利益、社会贡献,那么,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不懈奋斗。
保卫祖国。抗击侵略、保卫国土,是爱国主义的突出表现。一定要把保卫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爱国主义实践的基本内容。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全民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教育全体人民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我们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不断提高国防和军事实力。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富强祖国。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爱国主义最根本的使命。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按照党的十六大描绘的蓝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意气风发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前景是无限美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的前进征程也是充满艰辛的。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不移地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团结奋斗,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