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以河职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论文

高职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以河职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高 燕 马韦伟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 伴随着我国“双创2.0”时代的到来,如何在原来的新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成了高职院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以河职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其在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对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由此探究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职;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引言

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开篇就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在新媒体领域,促进战略性媒体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改革重点,对于培养新媒体人才的高校而言,在原有的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成了高职院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职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1]

二、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双创”能力培养

“培养什么人”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才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在新时代新媒体人才培养中,要想培养的人才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首先应该将“双创”能力纳入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不然他可以把她留在身边。“特务不分家”,不是有这句话?况且她不过是个学生。他们那伙人里只有一个重庆特务,给他逃走了,是此役唯一的缺憾。大概是在平安戏院看了一半戏出来,行刺失风后再回戏院,封锁的时候查起来有票根,混过了关。跟他一块等着下手的一个小子看见他掏香烟掏出票根来,仍旧收好。预先讲好了,接应的车子不要管他,想必总是一个人溜回电影院了。那些浑小子经不起讯问,吃了点苦头全都说了。

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创新”能力显得更为突出和急切,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是建立在网络和科技的基础之上的,是典型的技术驱动,曾经“内容当先”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传统媒体如何适应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众多互联网、手机客户端这一系列的“新葫芦”,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对于创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优酷网副总裁魏明曾经在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上说过的一句“没有新媒体,只有新思维”恰是道出了其中真谛[2]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过去“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便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培养让学生拥有为就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也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某种层面上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校企共制、共施、共评培养机制和共建、共营、共管“双创空间”。

三、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中加强“双创”能力培养

河职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是培养新媒体人才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河源乃至全省培养和输送高水平新媒体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伴随着“双创2.0”时代的到来,只有保障所培养的新媒体人才具备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标准,才能够切实可行地解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创业就业的难题。

(一)校企共制、共施、共评培养机制

1.产业标准不健全。中国物联网产业标准不健全,制约着物联网的创新和发展。标准化问题是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欧盟在发展物联网过程中,首先制定的就是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物联网通用技术标准或规范。当前,物联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正在逐步推进,但推进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物联网标准化组织一拥而上,其职责不够明确,各个标准组织之间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标准交叉,相互矛盾,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互联网企业无所适从。部分行业标准缺失,如园区、照明、交通等行业。同时,存在标准制定缓慢、宣传贯彻力度不足的问题,不能适应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需求。

障水埝堤顶高程10.1~11.3m,平均10.5m。堤顶高程10.5~11m,堤段占90%,堤身完整,较密实。

(二)校企共建、共营、共管“双创空间”

为有效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快速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加快搭建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鼓励亿万群众创新创业,创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在重点任务的第三点中明确提出:“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新媒体人才能力要求方面,我们可以从社会企业中对招聘新媒体人才的职业能力的描述中加以明晰,例如熟悉新媒体,可以及时跟踪热点,进行相关新媒体内容的更新、维护和管理并做好微信、微博、QQ、自媒体等PC端和手机端的运营;具备较强的数据收集、整理、过滤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分析了解网友的使用习惯、情感及体验感受,从而合理有效地制定推广策略和计划,文字功底好,撰写能力强,创建互动话题,提升用户和粉丝活跃度,增加关注数量和黏性;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熟练使用网络相关编辑软件。通过以上对新媒体人才能力的要求分析,了解了就业出口的能力要求与标准,才能设置能力入口的课程,尤其是技术驱动变革与发展的新媒体,更是对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扶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在新媒体领域,河职院应立足本校积极与社会传统媒体、新媒体企业、公司联系和沟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共同建立一套“学校与企业、课程与任务、项目与平台、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科技与创新、就业与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实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机制[3]

四、在新媒体人才课程建设中加强“双创”能力培养

(一)在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加入“双创课程”

为响应国家号召,河职院在2016年12月成功立项了创新强校项目——“新媒体‘双创’空间建设”项目,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媒体“双创”空间。通过建立学生新媒体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扩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室(“影视后期”)和“电商网站运维”创新室;新建河职院“新媒体协会”;建立市场化运营的新媒体创业工场,创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主要营业范围:电商运营、微课制作、商业影视制作、商业设计等新媒体信息化服务);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校企合作、技术服务、下企业、到农村等),校企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平台”;整合、扩建数字媒体技术实训室建立产学融合“校园众创实训平台”,推动河源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4]

因此,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规划更加合理的课程进度,对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双创人才显得更加重要,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河职院始终秉承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合理的时间做规划,除了设置符合新媒体能力要求的课程,还需将素养课程、实训课程纳入其中,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的学生的社会综合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真正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平台+四层次课程”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课后,与科学教师交流,她不是纯粹的台湾籍教师,是本地人但在这所学校工作多年,或多或少地有点我国大陆教师的味道。

(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河职院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上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原则,在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增设双创课程,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评比,积极为学生开办专业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项目+导师+学生”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在创新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双创课程始终坚持课内、课外结合突出“双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突出在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和技能大赛等方面,“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突出在第二课堂,例如讲座、技能展和参与导师项目创作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表1

五、结束语

以河职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培养新媒体人才,目的就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人才保障,而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适应社会、就业好能力强规格的新媒体“双创”人才,必须根据时代的需求,在原本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S].国办发 〔2015〕 36号.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S].国发 〔2019〕 4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S].国办发 〔2015〕 9号.

[5]余兰亭,杨帆,杨慧桢.双创时代下的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视听,2018(02).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2019)24-0018-02

作者简介: 高燕,女,汉族,浙江长兴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理论与实践。

课题项目: 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河源新媒体双创人才培养途径研究”(课题批准编号:HYSK17ZC07)。

其他作者简介:

马韦伟,男,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及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  ;  

高职新媒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以河职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