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华 甘肃省康乐县城东小学 731500
摘 要: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在增强体质、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游戏在教学准备活动中、在技术技能教学中、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加速体育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游戏教学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要逐渐进行改革,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近年来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逐渐融入了游戏教学,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游戏。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正逐渐渗透到教师的教学中,小学生在活泼好动的特点下,驱使其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设计与教学,可以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共同进步。学生在游戏中还可以锻炼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多方面发展。
一、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育游戏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手段,需要参与者生全身心参与,可有效放松小学生的身心、活跃思维。特别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体育游戏中,需要参与者开动脑筋思考,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是消除小学生反感心理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体育课是开展枯燥的跑步等活动,使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而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穿插体育游戏,以此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课前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融入。小学生本就好奇心理和猎奇心理较强,对于新鲜事物可以很快地燃起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设置情境中可以结合有趣新奇的出发点,尽量让游戏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化,秉承着“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小学生只有在调动起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后,才能全身心地融入游戏中。
例如在讲授做早操的好处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早操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做一个“抓手指”的小游戏。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手放平,食指尖必须顶着手掌心,只有听到教师的口令后才能抓手指。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抓手指中教师可以逐渐渗透做早操的重要性。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做早操的好处,包括可以让大脑更加清醒,又便于更好地学习。对于健康方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全面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同时可以让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参与度的游戏
小学的体育教材和幼儿园的体育教材已有所不同了,学生们不单单是做游戏,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设计相关的走、跑、跳、攀爬等内容。因此,教师应在设计游戏时极具技巧性,要让学生在典型的游戏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教师有时在设计游戏时只是照本宣科,只是单单为了游戏而游戏。在实践中,设计每一个游戏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考虑到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是否感兴趣,一改教师有时候在设计时只是一味地注重整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时,教师可以设计“穿过小树林”的游戏,让学生必须站在起跑线后,听到拍手后才可以起跑,不可以将树碰倒,如果碰倒必须扶起来再接着跑。这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可以在其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专注能力。总之,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对于学生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充分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设计游戏时从学生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作为契入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体育知识,从小就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谭艳华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策略[J].田径,2018,(10),12~13。
[2]杜风萍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255。
[3]夏牡丹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J].未来英才,2016,(19),242~242。
[4]孙晓东 探究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6,(27),125。
论文作者:马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游戏论文; 体育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学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论文;